1.深吸氣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從平靜吸氣末作最大吸氣時所能吸入的氣量為深吸氣量,它是潮氣量和補吸氣量之和,是衡量最大通氣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胸廓、胸膜、肺組織呼吸肌等病變,可使深吸氣量減少而降低最大通氣潛力。
2.功能余氣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xiàn)RC):平靜呼吸末尚存留于肺內的氣量為功能余氣量,可見它是余氣量和呼氣量兩個數(shù)量之和,正常成人大約為2500 ml。肺氣腫患者的FRC增加,肺纖維變性時FRC減少。FRC的生理意義是緩沖呼吸過程中肺泡氣中的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的過度變化。由于FRC的稀釋作用,吸氣時,肺內PO2不至于降得太低;呼氣時,肺內PO2不致升得太高。這樣,肺泡氣和動脈血液的PO2和PCO2就不會隨呼吸而發(fā)生大幅度的波動,以利于氣體交換。
3.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吸氣后,從肺內所能呼出的最大氣量稱為肺活量,VC=TV+IRV+ERV。VC的值有較大的個體差異,與身材大小、性別、年齡、體位、呼吸肌強弱等有關。正常成年人男性平均約為3500 ml,女性為2500 ml。VC反映了肺一次通氣的最大能力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是最常用的肺通氣機能指標之一。但VC作為肺通氣的指標尚有缺點,例如當病人肺彈性降低或氣道狹窄時,肺通氣功能已受到明顯影響。而VC在任意延長呼氣時間的條件下,仍可在正常范圍內, 如果限制呼氣時間,則呼出氣量卻比正常人少,由此提出時間肺活量的概念。
4.時間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TVC):一般指盡力吸氣后, 再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呼出,頭三秒鐘內所呼出的氣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數(shù),分別稱為1、2、3s的時間肺活量。正常人分別為83%、96%、和99%的肺活量。即正常成人在3s內基本上可呼出全部肺活量的氣體。時間肺活量是一種動態(tài)指標。不僅反映肺容量的大小, 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變化,所以是評價肺通氣功能的較好指標。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需要5~6s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的氣體。
5.肺總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是指肺所容納的最大氣量,也即VC與RV之和。正常成人男性約為5000 ml,女性約為3500 ml。
更多初級護師考試信息:
執(zhí)業(yè)護士導航 | ||||||
考試動態(tài) | 考試大綱 | 政策解析 | 報名時間 | 成績查詢 | 準考證 | 分數(shù)線 |
考試時間 | 成績單 | 注冊查詢 | 考試查分 | 報名時間 | 成績單 | 護士注冊 |
初級護師 | 主管護師 | 考試題庫 | 內科護理 | 外科護理 | 婦科護理 | 兒科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