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牛溫次哇
|
漢語拼音 | ZHULI
|
拉丁名 | Phyllostachys nigra(Lodd.) Munro 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流出的液汁。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常綠喬木或灌水狀竹。稈高7~18m,胸高直徑3~10cm,圓筒形,綠色,無毛,分枝之一側(cè)節(jié)間有寬5~10mm的縱長縱槽,稈環(huán)及籜環(huán)均甚隆起。稈籜長于節(jié)間,硬紙質(zhì),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花,稻草色并有灰黑色之斑點及條紋;籜耳顯著;籜舌發(fā)達(dá),頂具纖毛;籜葉長披針形,鮮綠色,先端漸尖,有皺折,基部收縮。主枝三棱或微作四方形,具白色蠟粉;小枝上端有葉1~3枚。葉鞘淡綠色或稻草色,通常無毛;葉舌短,棕色;葉片質(zhì)薄,狹披針形,長7.5~16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收縮為一長約5mm之葉柄,邊緣一側(cè)平滑,一側(cè)具小鋸齒,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較淡,基部具微毛。穗狀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花枝有葉,頂生小穗?yún)?~3枚,基部托以4-6枚佛焰苞;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1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nèi)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鱗被3~1,或缺如,披針形,長約3mm;雄蕊3,花絲甚長,懸垂于花外;子房尖卵形,花柱絲狀,柱頭3枚。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長江流域各省。日本、朝鮮亦有。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筍期4~5月;ㄆ10月至次年5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取鮮竹桿,截成30~50cm長,兩端去節(jié),劈開,架起,中部用火烤之,兩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
藥用部位 | 以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佳。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有鉀、鈣、硅、鐵等十七種無機(jī)離子,以及氨基酸、糖類、甲酸、苯甲酸等有機(jī)物。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湯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有顯著的鎮(zhèn)咳祛痰作用。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兩歲羊羔的后段脊椎骨熬湯,加臀椎肌肉、三辛、肉桂、竹瀝、大蔥。
|
藥性 | 味甘,性涼。
《晶珠本草》:味甘。
《藏醫(yī)百科全書》:味甘,性涼。本品又名牛澤。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胸腔癰疽之熱。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婦科熱癥。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6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兩歲羊羔的后段脊椎骨熬湯,加臀椎肌肉、三辛、肉桂、竹瀝、大蔥煮熟。每日早、晚各服1次,無定量。治婦科骨蒸、寒冷、關(guān)節(jié)麻木。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牛溫次哇清胸腔癰疽之熱,治婦科熱癥。鮮嫩竹子的竹瀝收膏如飴糖,味甘。如無竹瀝,可用竹茹搓成粉代用。讓鈞多吉說:牛溫次哇固腎。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