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Xiao bo jin gao
|
維藥名 | 如蘇提
|
別名 | 歐祖孜《注醫(yī)典》。
|
考證 | 《注醫(yī)典》載:“小檗浸膏,是小檗果實或枝葉擠出之液的凝固體物,采集小檗果實和葉、枝,浸泡在適量水中,用溫火煎至濃縮曬干而成。原植物分兩種,一種生長在平原,果實圓形,色紅;另一種生長在沙漠和山地,果實橢圓形,色黑!薄端幬镏畧@》載:“植物小檗的果實,色紅或黑色,個小,味苦澀。樹高3~9尺,樹上有刺,3分叉,葉似大棗葉;開淺黃色花,果實似圓形葡萄,成熟前顯綠色,開始成熟后由黃漸變紅,曬干后變?yōu)榘导t色或紫黑色。采集小檗果實和葉、枝,浸泡在適量水中,用溫火煎至濃縮曬干而成!备鶕(jù)以上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小檗浸膏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Schrenk成熟果實或枝葉煎液濃縮后的凝固體。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參見“小檗實”條。附: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
落葉灌木,高1.5~3m,樹皮灰黃褐色。莖直立,基部多分枝,嫩枝條灰褐色,老枝條及黃土色,枝上具皮刺,多生于葉的基部,三叉狀或單一,長1~3cm,暗灰褐色。葉簇生,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6cm,先端鈍圓,帶刺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具疏齒,上面綠色,脈不明顯,下面黃綠色,網(wǎng)狀脈明顯,革質,光滑?偁罨ㄐ蜉^短,稀疏,有花3~9朵,花梗長約5mm;苞片2枚,披針形;萼片2枚,卵形;花瓣6枚,倒卵形,長約5mm,黃色,在基都有2個分離的暗棕黃色蜜腺;蜜腺瓣6枚,寬約為花瓣的1/2,暗棕黃色蜜腺縱貫蜜腺瓣的中央;雄蕊6枚,短于花瓣;雌蕊1枚,茶瓶狀,頂端盤狀,胚珠6枚,有短柄。漿果廣卵形或球形,紫黑色,具光澤并被灰白色粉霜,種子常為3~5枚,稀1枚或6枚;ㄆ5~6月;果期7~8月。
喜生于山前荒坡地、山谷沖積扇、河流岸邊石礫處。我國新疆各地有分布。國外前蘇聯(lián)亦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采集小檗果實和葉、枝,浸泡在適量水中,用溫火煎至濃縮,曬干而成。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含小檗堿(berberine),還含鞣質,樹脂等[1]。
|
藥理作用 | 有抗菌消炎、降血壓、擴張冠狀動脈以及增強乙酰膽堿抗箭毒作用[1]。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干寒,味辛。
1.《注醫(yī)典》:“寒熱性為平、二級干!
2.《拜地依藥書》:“干寒。”
|
功效 | 生于生寒,清血退熱,消炎退腫,止痢止瀉,燥濕愈傷,通淋除黃,防腐固牙。
|
主治 | 主治濕熱性或血液質性疾病,如發(fā)熱發(fā)燒,各種炎腫,腹瀉痢疾,各種創(chuàng)傷,鼻孔炎腫,痔瘡,耳道流膿,尿道疾患,黃疸,牙齦糜爛,牙齒松動等。
1.《注醫(yī)典》:“收斂止血,染發(fā)固發(fā),祛斑生輝,療惡瘡,療各種眼瘡,消炎退痔等;治各種出血,咳嗽咳血,毛發(fā)早白,毛發(fā)稀少,各種斑點,惡性瘡瘍,各種眼瘡,婦女痔瘡等!
2.《藥物之園》:“收斂燥濕,止汗止血,消炎愈瘡,健齦固齒,清熱解毒等;治體內(nèi)外濕性過盛,多汗,經(jīng)水過多,痔瘡出血,牙齦糜爛,尿路炎腫,尿路創(chuàng)瘍等!
3.《拜地依藥書》:“療眼疾,消除粒瘡,消炎止痛等;治眼部創(chuàng)瘍,皮膚粒瘡,肝臟炎腫,睪丸炎腫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1~3g。外用:適量?扇胄⊥鑴、湯劑、糖漿劑、訶子膏,漱口劑、粉劑、敷劑、耳滴劑、肛門栓、陰道栓、軟膏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
附方 |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14 藥理 [1]《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214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