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萬(wàn)病回春1587年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人參12g,白術(shù)(去蘆)9g,茯苓9g,黃連(姜炒)12g,胡黃連15g,使君子(去殼)12g,神曲(炒)9g,麥芽(炒),山楂肉12g,甘草(炙)6g,蘆薈12g(碗盛,泥封固,置坑中,煨透用)。 |
加減 | 脾胃損傷型每次加熟大黃粉2g(l歲內(nèi)1g),陳皮粉1g;氣血雙虧型加山藥、扁豆粉各1g;兼蟲(chóng)者加檳榔1g。 |
功效 | |
主治 | 小兒疳積。 |
制備方法 | 上藥為末,黃米糊為丸,如黍米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米湯化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小兒疳積應(yīng)用本方:人參8g。蘆基8g,白術(shù)15g,胡黃連15g,茯苓9g,川連6g,使君子12g,神曲10g,山楂10g,麥芽10g,炙草5g。共研末,過(guò)100目篩,早晚各1次,白糖溫開(kāi)水調(diào)服。每次1歲內(nèi)患兒2g,1-3歲患兒3-4g。治療小兒疳積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6個(gè)月至3歲。結(jié)果: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神、色、食、便均正常為痊愈,共98例,無(wú)效2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