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江蘇中醫(yī)1993,(14):64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桂枝9g,炒白芍15g,炙甘草7g,黨參15g,炒白術(shù)20g,炒枳殼15g,制半夏10g,柴胡9g,黃芩9g,生姜3片,大棗5枚。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胃脘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分2-3次服,1月為1個(gè)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胃脘痛120例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最小34歲,最大71歲,以40-60)歲為多;病程最短者2年,最長者26年,以5-20年占大多數(shù)。結(jié)果:顯效43例,占35.8%;有效64例,占53.3%;無效13例,占10.8%;總有效率為89.2%。其中服藥最短者15日,最長76日,一般服藥l-2個(gè)療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