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2,5(1):43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10g,蒲公英20g。 |
加減 | 熱盛加山梔,寒盛加蓽茇,食滯加焦三仙;脾應加黃芪;血瘀加赤芍,吐酸加烏賊骨,痛甚加元胡,便秘用大黃。 |
功效 | |
主治 | 胃脘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3次分3次飯前半小時服,7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胃脘痛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齡6-61歲;病程3日至21年。顯效(自覺癥狀、上腹部壓痛消失,飲食正常,隨訪一年未復發(fā))39例,好轉(自覺癥狀、上腹部壓痛減輕,飲食增加,隨訪有間斷發(fā)作,但癥狀較前減輕,再服上方癥狀消失)15例,無效(治療前后病情無變化)2例,總有效率96.43%。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