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水黃邊、五角連 |
漢語拼音 | ya jiao huang li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毛茛科植物裂葉星果草的根及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裂葉星果草,多年生草本,高12-20cm。根莖短,密生黃褐色細(xì)根;~2-7;葉柄盾狀著生,長6-13cm,無毛,基部具膜質(zhì)鞘;葉片五角形,寬4-14cm,5裂,裂片三角形,邊緣稍呈波狀,上面有時具短伏毛,下面無毛;ㄝ1-3,無毛或被疏柔毛;苞片生于花下5-8mm外,卵形或?qū)捖研,長約3mm,近互生或輪生;花兩性,直徑1.3-1.6cm;萼片5,花瓣狀,白色,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8mm,寬3-5mm,先端圓;花瓣5,小,長約為萼片的一半,黃色,瓣片近圓形,下部具細(xì)爪;雄蕊多數(shù),比花瓣稍長,花藥黃色,長約1mm;心皮5-8,無毛。蓇葖果星狀展開,長達8mm。種子多數(shù),橢圓形,長約1.5mm,棕黃色;ㄆ5-6月,果期6-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湖南西部、廣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云南東南部文山。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50-2400m的山林地下、路旁或水旁陰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喜冷涼、濕潤的環(huán)境,忌高溫、干旱及強光。土壤以圭層深厚、質(zhì)地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的壤土為好,野生于石縫中均能生長正常。 栽培技術(shù),種子繁殖。種子于8-9月成熟,采收后的種子干燥易喪失發(fā)芽力,應(yīng)隨采隨播,由于種子細(xì)小,應(yīng)將種子拌15-20倍草皮灰撒播,再覆蓋2cm厚腐殖土,插后蓋草澆水并立即搭蔭棚。當(dāng)種子發(fā)芽時應(yīng)除去蓋草,苗期追施人糞尿,苗長至3片以上真葉,株高5-5cm以上即可移植,按行株距12cm×8cm定植于大田。 田間管理定植成活后除草追肥,生長前期蔭蔽度需80%以上,后期調(diào)節(jié)至50%-30%左右,氣假干燥需淋水保濕。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炭疽病,4-5月發(fā)生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用1:1:120倍波爾多液防治。蟲害有金龜子、螻蛄咬食幼苗,可用毒餌誘殺。 |
采收和儲藏 | 定植3-4年后,于冬初期收獲,除去地上部分,法凈曬干或烘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根莖極短,密生細(xì)長須根。須根長5-20cm,直徑1-2mm;表面鮮時黃色,干后棕褐色,有毛狀較短的支根。質(zhì)柔脆,易折斷,斷面棕色,無明顯木心。氣微,味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莖含生物堿。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脾;大腸;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濕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利濕藥 |
主治 | 濕熱痢疾;泄瀉璜 疸;水腫;火眼目赤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適量,煎水外洗;或研粉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Asteropyri Cavalerie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t Vant.)Drumm.et Hutch.[Isopyrum cavaleriei Levl.et Vant.] |
科屬分類 | 毛茛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