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hong fu yang ge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紅麩楊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4-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軸上部有狹翅;具小葉7-13,無柄或近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2-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沿脈有細(xì)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20cm,密被微絨毛;花小,雜性,白色;花暮裂片狹三角形;花瓣長圓形,開花時(shí)先端外卷;花絲線形;花藥卵形;花盤厚,紫紅色,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成熟時(shí)暗紫紅色,被具節(jié)柔毛和腺毛。種子小;ㄆ5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叢或密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含貝殼杉雙黃酮(agathisflavone),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南方貝殼杉雙黃酮(robustaflavone),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酸;澀;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澀腸止瀉 |
功效分類 | 澀腸止瀉藥 |
主治 | 痢疾;泄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R.sinica Diels] |
科屬分類 | 漆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