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假椿、紫葉。 |
漢語拼音 | zi you mu ye |
英文名 | Leaf of Yunnan Pistache |
藥材基原 | 為漆樹科植物清香木的嫩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清香木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8m,稀達10-15m。樹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嫩枝被灰黃色嫩柔毛。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4-9對,葉軸具狹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小葉柄極短;小葉片革質(zhì),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小,長1.3-3.5cm,寬0.8-1.5cm,先端微缺,具芒刺狀硬尖頭。基部略不對稱,闊楔形,全緣,略背卷,兩面中脈上被極細微柔毛,上面稍有光澤。圓錐花序腋生,與葉同出;花小,紫紅色,無梗,苞片1,卵圓形;雄花花被5-8,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5-2mm;雄蕊5,稀7,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先端尖細;不育雌蕊存在;雌花花被7-10卵狀披針形,長1-1.5mm;子房圓球形,徑約0.7mm,無毛,花柱極短,柱頭3裂,外彎。核果球形,長約5mm,徑約6mm,成熟時紅色,先端細尖,上有網(wǎng)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廣西、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80-2700m的石灰山林或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為宜。因植株主根深入土層,適宜在土層深 厚、含腐殖質(zhì)豐富的砂質(zhì)壤土上種植。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采收成熟飽滿的果實,晾干,沙藏。翌年春播于3月,開溝條播,行距30cm,種子粒距5cm,覆土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35-40cm時移栽。按行株距300cm×300cm定植。 |
采收和儲藏 | 春季采收嫩葉尖,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澀;微苦;涼 |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祛濕;導滯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痢疾;泄瀉;食積;濕疹;風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on ex Franch.[P.coocinea Collett et Hemsl.] |
科屬分類 | 漆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