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an zha gen |
英文名 | Howthorn Root |
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野山楂等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1.山里紅 落葉喬木,高達(dá)6m。枝刺長1-2cm,或無刺。單葉互生;葉柄長2-6cm;葉片闊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狀卵形,長6-12cm,寬5-8cm,有2-4對羽狀裂片,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有光澤,下面沿葉脈被短柔毛,邊緣有不規(guī)則重鋸齒。傘房花序,直徑約4-6cm;萼筒鐘狀,5齒裂;花冠白色,直徑約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約20,花藥粉紅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徑可達(dá)2.5cm,深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diǎn),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下一圓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內(nèi)面?zhèn)让嫫交。花?-6月。果期8-10月。 2.山楂 本種與山里紅極為相似,僅果形較小,直徑1.5cm;葉片亦較小,且分裂較深。 |
資源分布 | 1.山里紅 分布于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江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山楂生于海拔100-1500m的溪邊、山谷、林緣或灌木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秋季采收。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平;無毒 |
歸經(jīng) | 胃;肝經(jīng) |
功效 | 消積和胃,止血,祛風(fēng),消腫 |
功效分類 | 行氣藥;止血藥 |
主治 | 食積;痢疾;反胃;風(fēng)濕痹痛;咯血;痔漏;水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綱目》:消積。治反胃。2.《分類草藥性》:消中膈之氣,去肉積。3.《浙江民間草藥》:祛風(fēng)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痛。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1.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var.major N.E.Br. 2.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
科屬分類 | 薔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