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xiao er ke chuan chong ji
|
英文名 |
Xiao er ke chuan granules
|
標準號 |
WS3-B-1880-95
|
藥物組成 |
麻黃30g,川貝母30g,苦杏仁(炒)50g,黃芩50g,天竺黃50g,紫蘇子(炒)60g,僵蠶(炒)60g,山楂(炒)60g,萊菔子(炒)60g,石膏100g,魚腥草120g,細辛5g,茶葉5g,甘草30g,桔梗50g。
|
處方來源 |
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標準1995年
|
劑型 |
|
性狀 |
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氣微涼,味甜、微苦。
|
功效 |
清熱宣肺,化痰止咳,降逆平喘。
|
主治 |
小兒發(fā)熱,咳嗽,氣喘。
|
用法用量 |
溫開水沖服,周歲以內每次2-3g;1-5歲,每次3-6g;6歲以上,每次9-12g,日3次。
|
用藥禁忌 |
|
制備方法 |
以上十五味,取川貝母粉碎成細粉;細辛、魚腥草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藥渣與其余麻黃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0.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8-1.40(85-9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2.2份,糊精0.5份,加入川貝母細粉,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噴加細辛、魚腥草揮發(fā)油,混勻,即得。
|
檢查 |
應符合沖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10頁)。
|
鑒別 |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廣卵形或貝殼形,直徑40-64μm,臍點短縫狀、人字狀或馬蹄狀,層紋可察見。
(2)取本品2g,研細,加水5ml,浸漬1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二硝基苯肼試液1滴,顯橙紅色,再加2滴,生成橙紅色沉淀。
(3)取本品4g,研細,置試管中,加入5%硫酸溶液5ml,充分混勻,在試管口懸一條用碳酸鈉試液濕潤過的三硝基苯酚試紙,用軟木塞塞緊,置水浴中,10分鐘后,試紙顯磚紅色。
(4)取本品5g,研細,加甲醇20ml,置水浴中熱浸30分鐘,濾過。取濾液1m1,加鹽酸3-4滴,加鎂粉少許,溶液顯櫻紅色。另取濾液1ml,加二硫化碳試液、硫酸銅試液及氫氧化鈉試液各1滴,生成綠黃色沉淀。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規(guī)格 |
6g/袋(相當于原生藥12.63g)
|
貯藏 |
密封。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