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切斷甲狀腺峽部 緊貼氣管正中前壁,分離甲狀腺峽部,用血管鉗緊緊夾持后于中線處切斷(圖5)。用絲線作貫穿縫合結(jié)扎(圖6)。
圖5 分離切斷甲狀腺峽部
圖6 縫扎甲狀腺峽部
7.切斷氣管 于環(huán)狀軟骨下緣,分出氣管、食管間隙。分離時既要防止過后,把食管損破,又不宜太前,致穿入氣管?少N著氣管后壁,順著它的彎度,逐漸與食管前壁分離于間隙中,引入一紗條,提拉紗條兩端使氣管向前凸出,便于切斷。并防誤傷食管壁。
切斷氣管的部位一般于環(huán)狀軟骨下緣與氣管最上緣間,切面略成前低后高的斜面(圖7)。如聲門下腫瘤,可于第二環(huán)或第三環(huán)上緣切斷。切斷氣管的具體部位除術(shù)前根據(jù)喉鏡檢查及頸側(cè)位X線攝片應有估計外,術(shù)時可用小圓刀于環(huán)狀軟骨下緣先切下一小洞,向上窺視聲門下情況后決定。切斷氣管前,應于頸正中胸骨上窩處切去2cm圓形皮膚一塊,作為縫合氣管斷端的造口,切緣皮下組織稍加分離。術(shù)前已作氣管切開術(shù)者,應將切口周圍肉芽、疤痕、壞死組織清除。用尼龍線穿過氣管壁將氣管斷端直接縫于頸部造口處。
圖7 于環(huán)狀軟骨下緣切斷氣管
8.游離喉體 將喉體兩側(cè)余下的肌肉、韌帶、軟組織等一一游離,并由下而上,使喉體后面與食管前壁分離,直至杓狀軟骨水平(圖8)。然后剪開喉咽粘膜。進入喉咽腔有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兩種途徑。由下而上的途徑為從杓狀軟骨后緣切開,進入喉咽腔,沿杓會厭皺襞及會厭舌面粘膜剪開,直至喉體完全游離取出(圖9、10)。由上而下的途徑是先將會厭前間隙處的軟組織逐層分離,至暴露會厭后,用鼠齒鉗將其挾住,沿會厭邊緣切開,進入喉咽腔,循杓會厭皺襞緊靠喉體剪開喉咽粘膜,直至喉體完全游離后取出(圖11、12)。
圖8 將喉體向上翻起,與食管前壁分離
圖9 自杓狀軟骨后緣進入喉咽腔
圖10 沿杓狀會厭皺襞,分離、剪開會厭舌面粘膜,由下而上剝離喉體
圖11 分離會厭前間隙,暴露會厭
圖12 剪開會厭邊緣粘膜,自上而下截除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