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02自制溫灸器——我的小煉丹爐
    

針灸拔罐:02自制溫灸器——我的小煉丹爐

本帖最后由 疙瘩豆豆 于 2012/5/20 11:27 編輯 bhskgw.cn/pharm/

自制溫灸器——我的小煉丹爐

                                                            
○ 徐 來 軍

確定要艾灸了,就該考慮如何灸了。傳統(tǒng)的是艾炷灸,當今比較時興的是艾條灸。同其他治病防病的手段相比,這已經(jīng)是很容易操作,已經(jīng)是簡單易行的了。就是艾炷灸,稍事培訓與練習掌握起來也并不難。然而據(jù)我看來,還是有須要改進的地方。艾炷灸多不易為現(xiàn)在的人所接受,操作起來畢竟須要一定的技術(shù)與技巧。艾條灸容易操作,但煙霧較大,盡管艾煙有益于人的健康,且有殺菌功效,卻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艾炷灸與艾條灸它們二者的共同點,其實也算不上是缺點的,就是須要你支出一些時間。比如說你艾灸一個小時,你就得拿出一個小時來供艾灸使用。這一個小時之內(nèi)你不能讀書看報,不能洗衣做飯,更不能上街辦事。無論是自灸還是他人代灸,都是如此。如果加上做準備的時間,你還得支出多于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只著眼于這一次實驗性的艾灸,這點小麻煩也許算不了什么;可是我們打理自己的健康,是須要長年累月地堅持的呀。在你興趣濃厚、熱情高漲的時段,問題不大,但一般規(guī)律是文武之道有張有弛,誰能保證你一直熱心于此道?在毅力堅強的時候,這點小麻煩不在話下,但人都有懶惰的時候。也許在某個倒霉的時段,這點小麻煩就悄悄地中斷了你的長期堅持之路。我的辦法就是自己動手制作溫灸器,實行自動化的溫灸。自動化溫灸所須要你支出的時間大大少于前者。你點火、將灸器固縛到施灸部位,這些時間是少不了的。完成之這些后,你就可以該干嘛干嘛、想干嘛干嘛去了。外出上街時施灸,如果是灸命門穴,將其固定在腰部,別人基本看不出來。如果是灸關(guān)元,固定在腹部,那就有點不好看了,這就要你在維護形象與節(jié)約時間兩者中間進行選擇。如果是灸腿部,若褲子比較寬松,別人也不大容易發(fā)現(xiàn)異常。睡覺時施灸也是節(jié)約時間的好辦法。冬天,更是集取暖、灸療于一體。


我自制的溫灸器見上圖。是用一大一小兩個不銹鋼“味寶”做成的。大味寶口徑9厘米,厚度4.5厘米;小味寶口徑5厘米,厚度3.5厘米。所謂“味寶”,我們也可以管它叫鹵料盒,是做鹵菜時裝佐料用的,可在賣小商品的地方買到。下面說說它的用法。把艾絨或艾段裝進小盒中點燃扣緊,再將小盒裝入大盒中扣緊。然后用適當厚度的套子套好就可以綁定于施灸的部位。艾段由市售的艾條剪取而成。此溫灸器,艾絨、艾條都能用,雙層防火保險,安全好用。施灸時只感到溫熱卻沒有煙霧,舒適又不防礙日;顒印S冒q的好處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加藥進去。雖然市售也有藥艾條,但所加藥的處方無法選擇。而自己加藥就靈活得多了。用艾條的好處是價格便宜又容易買到。買回艾條剪取艾段時,長短可以自己靈活掌握,一般3厘米多點,即一根艾條的六分之一即可。每次一個小盒可以裝一個艾段,也可以同時裝兩個艾段。裝兩個艾段時,為了熱力均勻,可以一顛一倒地置放。裝一個還是裝兩個,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而定。如果是用艾絨灸,一次可裝12到15克艾絨——這是就上述小味寶5厘米口徑說的,如果小味寶口徑略大一點的,裝艾絨量也可以多一點,當然,溫度和燃燒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裝艾條也是有變化——裝艾絨時略按實一點,周圍邊緣多按一按,中間呈略鼓起的形狀。艾絨裝在沒有增加孔眼的那一半;多打了眼的那一半權(quán)當網(wǎng)罩好了。

在使用時,套子的厚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效果,但都好用。開始我擔心太厚了會影響透氣,就用兩層紗布或者一層毛巾做套。這樣的厚度,施灸時已經(jīng)沒有煙霧,但衣服被薰黃了。而且灸到某一個時間段,往往須加一個口罩之類的布塊以緩解溫度。后來用書畫毛毯做套,就好多了。經(jīng)過反復試驗,最終結(jié)果是用兩層書畫毛毯最為合適。這個厚度仍有一定的透氣性,不至于窒息艾火,同時保溫性能也有所增強。里面溫度高了艾火也不容易熄滅。進入的空氣受到控制,艾燃燒的速度也得到控制,且前后均勻一致,起伏變化較小。里面燃燒的速度均勻,溫灸器外部的溫度也就均勻。以前用薄套,灸的中途需要加墊口罩,如果說這樣算是半自動化灸的話,那么用厚套就可以說是全自動化灸了。我用書畫毛毯做套是就地取材,并不是非此物不可,且各地出產(chǎn)的毛毯厚薄也不一定完全相同,難以定出一個固定的標準,多試就可以找出一個合適的厚度。不要拘泥于毛毯,用同等厚度的其他材料亦可,比如裁縫店里給人做棉衣用的半成品棉花夾心布,其厚度就同畫毯差不多。艾灸期間要注意安全,要防患于萬一。在灸過之后,不要馬上把艾灰倒進垃圾筒里,以防死灰復燃?啥鄠渚钠鬏啌Q操作,昨天灸的今天倒灰,今天灸的明天倒灰。也可以準備一個不怕火的容器,把灸灰倒在里面,次日再倒入垃圾筒內(nèi)。

溫灸器的制作方法,見下圖。首先是打眼。味寶本身原就有眼,這個打眼工作主要目的是增加孔眼的數(shù)量。在施灸時對著自己身體的那一面打眼,增加孔眼的密度,另一面不必打,大小盒子都是如此。在側(cè)面也要打眼,用以固定細鐵絲。小盒的側(cè)面也要打眼,雖然小盒不用拴鐵絲,但還有別的作用,一是加強透氣程度,二是用艾絨灸時,在裝艾絨的那一半(即

未多加打眼的那一半),有使艾絨易于固著,不使脫落的作用。要記住打眼一定要從外往里打,不要從里往外打。否則做出的灸器可就變成刺猬了,一拿就棘手。具體做法:下面墊一

塊饅頭狀的木塊,用一個大小合適的水泥釘子,對準選定的部位,用釘錘敲一下或幾下就打

出一個眼來。如此一個一個地打下去,很容易的。打眼的密集程度同通氣量有關(guān)。然后就是在大盒子上安裝鐵絲柵欄,它的作用是使小盒子在大盒子的肚子里面,要好好地懸空呆著,不要緊貼著這邊的壁,也不要緊貼著那邊的壁。這樣,自己動手制作的溫灸器就完功了。用的材料是味寶和細鐵絲,工具除上述木頭墊塊、錘子和水泥釘外,還需一把尖嘴鉗子。材料方面,如果買不到配套的大小味寶又當如何呢?以后我們還要談到其他各種溫灸器的做法。

溫灸器做好了。為什么又說它是小煉丹爐呢?也許別人會以為我是在玩幽默、搞調(diào)侃呢。其實不是。

古人煉丹,早先是真的安爐立鼎,燒火烹煉諸如朱砂、雄黃云母、硫黃、硝石芒硝、、汞等多是些礦物類的藥材。其煉法是效法日月交替、陰陽轉(zhuǎn)換的節(jié)律來掌控火候的進退,以五日為一候,若干候為一轉(zhuǎn),至九轉(zhuǎn)便煉成大丹。后來又煉內(nèi)丹,主要是指道家的內(nèi)修功夫,以人體為爐鼎,以精氣為藥材,以意念和呼吸的運用程度為火候,將元神與精氣相合于任督二脈上,進行運轉(zhuǎn)烹煉,煉養(yǎng)成為內(nèi)在的金丹。煉內(nèi)丹并不真的點燃自然界某種物質(zhì)燃燒出來的火,所謂爐鼎、藥材、火候,全是比喻。從養(yǎng)生立場,對于外丹,我一向是難于接受;對于內(nèi)丹,則是心向往之,而只能望洋興嘆,無從做起。

道家修仙的虛無大道,其下手工夫有兩端,一是頓法:直接從煉神還虛做起。這主要是修煉心性,屬于性功;另一是漸法:煉己筑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等,一步步來,屬于命功。二者互有優(yōu)勝,雖為兩途,卻可殊途而同歸。煉內(nèi)丹就是修的命功。

在上一篇文章中,曾經(jīng)提到過,中醫(yī)扶陽派理論支撐了他們的重用附子。而用該理論支撐附子,倒不如移接過來,用以支撐灼艾來得更為貼切。從扶陽理論來看艾灸,艾灸強壯坎中一點真陽之氣,也應當屬于命功的一種修煉吧,只不過是對外物有所借助罷了。這就同煉內(nèi)丹貼上邊了——二者同屬于命功。而且它也調(diào)和了外丹和內(nèi)丹:外丹用火烹煉,煉的是外物;而內(nèi)丹煉的是體內(nèi),但又沒有真的用火來煉。用灸器溫灸呢,又用了火,又作用的是體內(nèi)。你說,我稱自制的這種溫灸器為小煉丹爐,難道過分嗎?

            
上一篇:要想保住健康,身上常留艾香
下一篇:馬少群傳


----------- 本帖最后由 疙瘩豆豆 于 2012/5/20 15:19 編輯 bhskgw.cn

我添加的圖片哪里去了?或者方法不對?要不我重發(fā)一個,用附件的方式發(fā)pdg圖片,行不行?請在行的指教。
已經(jīng)另發(fā)了pdf格式的。附件。

-----------謝謝無私分享,收藏了,就是看不見圖,仔細琢磨吧。謝謝!
-----------樓主的做法不錯,值得肯定,但現(xiàn)在各種溫灸盒網(wǎng)上很多,有鐵皮鍍的,有不銹鋼和純銅的,品種很多,價格有高有低,少的兩元錢一個,多則也不會超過10元,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