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孟子 梁惠王上》五:仁者無敵的道理
    

醫(yī)家薈萃:《孟子梁惠王上》五:仁者無敵的道理

  作者: 羅大倫
2012年的春節(jié)來了,終于可以放假,我泡上杯茶,在家里看了會各個臺的春節(jié)晚會,非常熱鬧,其中東方衛(wèi)視表現(xiàn)出眾,搞得我這幾天基本鎖定東方衛(wèi)視在看,我估計,以后有一天文藝中心會從北京轉(zhuǎn)移到上海的。我坐在沙發(fā)里,看著看著,突然,心里想念起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孟子,那位兩千年前的孟子,后來他怎么樣了?和魏國國王又發(fā)生了什么?他又說了哪些讓我們感動的話語?于是,我拿起《孟子》這部書,再次穿過歷史的時光的迷霧,來了解那些先哲的智慧。所以,今天讓我們接著來聊孟子吧。話說上一次,梁惠王因為治國成績不好,被孟子痛批,被罵“帶著動物吃人”,當著那么多人的面,估計面子實在難以掛住,難免心情低迷。孟老先生覺得這位也應(yīng)該有個反思的時間,于是倆人交談暫告段落。過了些時日,孟老先生突然再次接到梁惠王的邀請,要再次探討問題。彼時,孟先生正端著茶杯,望著院落里的一地陽光,想著未來的日子。突然聽說梁惠王有請,孟先生喜出望外,心想這辛苦還真沒白費,估計這位老梁終于想明白了,一定是對仁政有了心得,要是這樣,那也是百姓之福啊,于是再次帶領(lǐng)著研究生們,興沖沖來到了宮殿。此時,梁惠王也是兩眼放光,很有心得地對孟子說:“孟老,您也知道,我們晉國以前那叫一個強大,應(yīng)該也是天下最強的吧!焙,孟子心里這個高興,心想這位看來志向開始遠大了,于是點頭。那么,有的朋友該問了:這位梁惠王不是魏國的國君嗎?歷史上也被稱為魏惠王,為什么他說自己是晉國的呢?原來,這個魏國的前身,就與晉國有關(guān),春秋的時候,晉國非常強盛,稱霸諸侯,地位估計跟今天的美國差不多,后來在最強盛時期,很有做為的晉獻公打仗俘虜了一個女人叫驪姬,這女人八成兒是妖精變的,把晉獻公迷暈了,于是想立驪姬生的兒子,就把自己以前的兒子趕了出去,從此晉國內(nèi)亂,走向衰敗,這叫“驪姬亂晉”,雖然后來經(jīng)過晉文公時期重新稱霸,但是后來國力還是衰敗下去,若干代后,輔政大臣六卿的力量逐漸增強,國君慢慢被架空,最后剩下這六家互相掐架,結(jié)果剩下趙、魏、韓三家,這三家最后干脆把晉國分掉,這叫“三家分晉”,建立了趙國、魏國、韓國,晉國最終滅亡。所以梁惠王說自己是晉國的,聽著體面,但是有點不厚道。我們再聊回來,話說孟子聽梁惠王說當年晉國最強,心想這位開始目光遠大,于是點頭。結(jié)果,梁惠王的面色突然變得非常不忿,很有些惱火地說:“可是,國家傳到了我的手里,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手氣太不順了,就跟點兒背的時候進了賭場似的,東邊,我敗給了齊國,連我們家那大兒子,也在打仗的時候被他們做掉了;西邊,我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地方,別提多丟人了;這還不算,南邊,說起來更丟人,連楚國那幫小子都欺負我,您瞧瞧,我這都混到什么份兒上了?”(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我估計大家一看到這,一定很暈,這位梁惠王都說什么呢?原來,他在講他的心酸史。我們前面提過,梁惠王剛當上國君的時候,還是很進取的,后來,則錯誤不斷,使用了龐涓做軍事統(tǒng)帥,這龐涓心眼特小,使陰招把孫臏給陷害了,挖掉了髕骨,于是孫臏忍辱逃到了齊國。當時正好梁惠王發(fā)兵攻打趙國(大家一定奇怪,怎么總是打來打去的?這是當時他們這些國君的主要工作——看那個國家稍有虛弱,立刻發(fā)兵攻打,來增加自己的地盤),趙國因為被攻打,所以向齊國求救,齊國一看,打!早就看魏國不順眼了,于是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出兵。這孫臏是個打架的好手,腦袋機靈,他讓田忌不直接去救趙國,而是直搗魏國老巢,好比打群架你出拳打我朋友的臉,我不去替朋友擋,而是直接出拳打你肚子,你肚子疼了,自然收回拳頭(各位原諒我寫的暴力,實際上戰(zhàn)國的情形和打群架實在有的一拼)。結(jié)果魏兵不得不撤兵回救,兩軍于桂陵相遇,齊軍大破魏軍。這是孫臏第一次雪恥,也是“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的來歷。結(jié)果過了十三年,魏國與上次挨打的趙國和好,兩國又一起出兵攻打韓國(瞧瞧,您又吃驚了,其實當時就是這樣的,亂作一團,今天打,明天好,然后再一起掐別人,沒有永恒的敵人和朋友,只有國君的利益),韓國又向齊國求救,齊國一看,呵,機會又來了,你們哥幾個還真照顧我,總是互相亂打,你們打得越亂,就越是給我機會插手!于是再次出兵,兩軍相遇,孫臏設(shè)計,讓齊軍先退,同時每天把做飯的爐灶從十萬減至五萬,再減到三萬,龐涓大喜,覺得齊軍害怕,逃兵很多,于是輕率進軍,最終,孫臏于馬陵設(shè)伏,在一棵大樹上刻字“龐涓死于此樹之下”,并讓齊軍夜里一見到樹下有火光,就萬箭齊發(fā)。龐涓追到樹下,見有字,就點火看,“讀其書未畢”,也就是說剛看了一眼,就成了靶子,魏軍被射殺大亂,龐涓見大勢已去,說了句“遂成豎子之名”,于是自殺。同時,魏國的太子被俘,魏國就此衰落下去。這就是梁惠王說的“東敗于齊,長子死焉”。梁惠王說的“西喪地于秦七百里”指的是后來,馬陵之戰(zhàn)以后,秦國又打敗了魏國,占了不少土地,導致魏國遷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至于他說的“南辱于楚”,原來是南邊的楚國曾經(jīng)進攻魏國,并占領(lǐng)了一些地盤。梁惠王嘮叨了這么多自個兒的倒霉事兒,孟子聽了也暈:這位老兄到底想干嘛?是想勵精圖治?他到底明白沒明白我講的仁政的道理呢?孟子正兀自發(fā)愣,就聽到梁惠王接著說:“孟老您說說,什么叫恥辱?這就是恥辱啊,我現(xiàn)在特想做的,就是為那些死難的人報仇雪恨,洗刷恥辱,您能給出個主意嗎?您說我該怎么干,才能報仇雪恨?”(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一聽,鼻子差點氣歪,這位敢情什么都沒懂,您以為我老孟不知道您心里都想什么呢?您就是想接著打仗,您是想問我怎么才能打贏,說雪恥是好聽的,其實就是想把別國的土地都占了,這點小心眼兒還想蒙我?我估計,當時孟子望著這位不爭氣的梁惠王,心里一定特沮喪,之前的話這位到底聽進去多少,孟老先生心里實在是沒譜,怎么辦呢?朽木也要雕啊,于是,再接再厲,接著開始教育。孟子說:“您不就是想取得天下嗎?別急啊,我告訴您,別說您現(xiàn)在魏國這么大了,如果按照我的措施執(zhí)行,只要有百里見方的小小的國土,也能夠取得天下!”(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梁惠王一聽,立刻睜大了眼睛,就像一個正在街上閑逛的小偷,突然看到街邊的一個桌子上擺著一堆錢,他既想立刻把這堆錢納入囊中,又不明白為什么好端端的有這么一堆錢擺在這沒人動,于是疑:“有,這等好事兒?”孟子接茬兒說:“有。【臀覀儌z這關(guān)系,我還能蒙您嗎?我告訴您,秘訣就是,大王您需要對百姓施行仁政(估計老梁一聽“仁政”兩字手就麻了),大王您只需要少用刑罰,減輕賦稅,然后讓老百姓深耕細作,讓年輕人在耕種之余學習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如果能做到這樣,那么即使他們拿著木棍,也能打贏盔甲堅硬、刀槍銳利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老梁聽罷,更加狐疑,心想:您沒蒙我吧?聽您的話,最后老百姓拿根簡單的木棍子就能打敗秦國楚國的裝備精良的特種兵?孟子早料到會如此,于是接著講:“您還別不信,您看看他們秦、楚那邊,常年奪占百姓的農(nóng)時,搞得百姓連農(nóng)活兒都干不了,結(jié)果根本就沒有糧食來奉養(yǎng)父母。最后怎么樣?他們的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各自逃散。他們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老梁聽罷,覺得將信將疑,覺得有些道理。孟子見此情況,最后說:“大王請千萬不要懷疑這句話,那就是‘仁者無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這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就此,《孟子 梁惠王上》的第五篇結(jié)束。那么,孟子的這篇,到底是在講什么呢?除了治國之外,我們還能理解到什么呢?原來,孟子在這篇里,講的是“通過增加內(nèi)在積極的能量,來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的道理。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孟子讓梁惠王對老百姓做些什么吧。孟子讓梁惠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边@里面“省刑罰”與“修其孝悌忠信”是對應(yīng)的,我們知道,刑罰是消積的行為,刑罰用多了,生機就會被壓抑,所以刑罰雖然是懲戒行為,但是總有些消積的影子。而“修其孝悌忠信”,則是積極的,是預(yù)防的措施,兩者雖然都很重要,但是這兩個比起來,孟子更傾向于使用積極的手段。而“薄稅斂”,則也是讓民心積極的手段。當稅收收得多的時候,民間的生機難免被抑制,所以民心會不快,這個民心可千萬不要小瞧,非常的重要,如果民心都是積極陽光的,這個國家一定會有所發(fā)展,如果民心都是忿忿的,則會問題多多。孟子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孟子盡心下》)這話的大概意思是稅收的種類可以很多,但是有道的統(tǒng)治者只會收很少的稅,這樣可以讓民心積極平穩(wěn),社會安定。如果多征了,老百姓就會有挨餓的了,如果再多征,則老百姓就會父子離散了,所以要慎重。所以“薄稅斂”是使民心安定、積極的一種方法,古代管這叫休養(yǎng)生息。那么,孟子講的“深耕易耨”是什么意思呢?這個“深耕”,是干農(nóng)活耕地的一種要求,要把深層的土壤翻上來,表層土壤覆下去,現(xiàn)代的要求是一般要深于22厘米。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雖然耗費勞力,但是可以明顯促進產(chǎn)量,深耕則莊稼長得好;“易耨”的耨讀音是nou,四聲,是指除草,易耨的意思是經(jīng)常的除草!吧罡遵瘛边@個詞就出自《孟子》這里,這兩個行為看起來只是農(nóng)活的要求,實際說明的是什么?其實孟子在這里說明要讓民心安定,因為只有民心安定了,才能踏踏實實地仔細地干活,也才能有心思把地耕得深一些,有心思常來除草。所以,像孟子這樣的大學問家,講的話我們必須往深了理解,否則就會只理解一半的含義。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的內(nèi)容,“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從其實質(zhì)來講,都是要讓國內(nèi)的民心安定,積累積極的能量。那么,這里面有一個謎團,就是孟子說讓“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這個“壯者”是什么意思?難道只有體力好的人,才能學習孝悌忠信嗎?體力差的就不學了?大家都沒怎么搞明白,所以歷代注釋的書上也很少解這個“壯者”,那么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來,這個“壯者”并非體力壯的意思,而是成人的意思,古代講人到了三十歲就被稱作壯年了。比如《禮記曲禮》中說“三十曰壯”。那么,孟子為什么要單單提出這個“壯者”呢?這必須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里才能明白,否則總是搞不清楚孟子在說什么。原來,孟子是在“哪壺不開提哪壺”。當年這個國家的壯者都干什么了?都去打仗了。在魏國,過去老百姓壯年的時候,都去備選魏武卒了。要說起這個魏武卒,可是大名鼎鼎,那是早年間吳起訓練出來的,每個魏武卒,要帶三重鎧甲,操十二石之弩,背著五十箭,帶著三天的口糧,半天行軍一百里,吳起帶領(lǐng)魏武卒“大戰(zhàn)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勝負)”,在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zhàn)中,吳起以五萬魏武卒,擊敗了五十萬秦國的軍隊,把秦國壓縮在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所以,別看后來秦軍很利害,可是在當年那還是不成,當時最為彪悍的軍隊,就應(yīng)該是魏國的魏武卒了,這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部隊?墒牵词褂羞@么強大的部隊,魏國就強盛了嗎?并沒有,說衰落馬上就衰落了,孟子這里面直指問題的核心,壯年人該干的事兒,不是去打仗,而是建設(shè)好自己的家園,“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這就是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所以,孟子重視的是建設(shè)內(nèi)在,使內(nèi)在更加積極陽光起來。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第二個問題,難道增加了內(nèi)在的善的能量,就可以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嗎?這里最使我們奇怪的是,孟子居然說如果做到了這點,即使老百姓拿著棒子,也能打敗秦楚的堅甲利兵,這是真的嗎?對于這點,基本上大家都表示懷疑,不但梁惠王不怎么信,后世的學者也都不信,連司馬遷都認為孟子迂腐,大家都想:您別逗了,您為了宣傳您的孝悌忠信的學說,也不能這么胡說啊,噢,學了這個,連拿著木棒都能打勝仗,您這也太夸張了吧。那么孟子確實是在蒙梁惠王嗎?他說的到底是什么呢?原來,孟子是在教我們,從一個大的格局里面看問題。很多時候,當一個國家里面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另外一個國家窮兵黷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這個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國家會被窮兵黷武的國家打敗,但是,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那種窮兵黷武的國家,可能暫時會勝利,但是卻無法長久,比如秦國剛統(tǒng)一天下沒多久就滅亡了,倒是休養(yǎng)生息的西漢持續(xù)了很長時間。所以,從大的格局來看,一定是以仁政對待百姓的政權(quán)可以長久。所以,窮兵黷武常常可以占一時的便宜,但終究會倒霉,因為他忽略了民生的根本。在當時,基本上沒有哪個國君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看的都是眼前的利益,占鄰國多少個城池,國君就樂得睡不著覺了,所以打仗那是家常便飯,可是,到頭來暫時的勝利卻總是帶來最后的倒霉,比如齊國強大,曾經(jīng)把燕國差點滅了,國都都給占領(lǐng)了,這是多大的便宜啊,結(jié)果,這事兒卻埋下了齊國滅亡的種子,后來燕國后代復(fù)仇,終于滅齊。所以,孟子教育梁惠王,搞好自己的國家,讓國家強盛,當我們老百姓豐衣足食、孝悌忠信的時候,那些相鄰的國家,因為老百姓食不果腹、妻子離散,所以一定會向我們傾斜,這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道理。這就是增加內(nèi)在積極的能量,以此來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的道理。其實,孟子所講的道理,我們不能僅僅認為是治國用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這個道理。我們在生活中,環(huán)境復(fù)雜,周遭會給你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這是人生常態(tài),但是如何對待這些境遇,確是有學問的,任何一件事,其實都有兩種態(tài)度來對待,一個是積極的,一個是消積的。比如,冬天我們把被子拿到陽光下暴曬,晚上收回來,會有什么味道?大家一定說,有陽光的味道,這個味道非常的好聞,甚至聞著它,晚上睡覺都香?墒,這個味道到底是什么呢?據(jù)說有科學家研究了,他們發(fā)現(xiàn)被子里面有很多螨蟲,這些螨蟲被陽光照射,會死亡,尸體爆裂發(fā)出的氣味,就是這個陽光的味道。大家聽了一定很暈,其實,這就說明同樣一件事,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結(jié)局是完全不同的,一個讓我們愉快,一個讓我們惡心。在我們的一生中,有無數(shù)的這樣的事兒,我們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它,這非常關(guān)鍵。如果我們消積對待,則一生充滿痛苦,這樣的人,整天不開心,當然身體也會毛病多多,因為肝氣不舒啊,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大多數(shù),因此會有:“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說法,F(xiàn)代人這樣的問題尤其多,根據(jù)我的體會,無數(shù)的所謂的疑難雜癥都與此密切相關(guān)?墒,如果我們積極對待,則會開心很多,因為每個看似糟糕的境遇,都可能是一個包裝得很精致的禮物。比如,我們開車迷路了,這看似糟糕,但是我們卻可能因此而發(fā)現(xiàn)從未見過的美景,這就是好事了。遇到挫折了,我們才能借此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努力修改,積蓄力量,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因此,有這種心態(tài)的人,其實無論遇到別人看起來多么糟糕的事兒,在他們都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心中自有化解困境的陽光。這樣的人,則心寬體胖,身體當然會健康很多。那么,這個化解困境的陽光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能使我們積極起來呢?這事兒說起來挺難的,淺層的方法是我們每天告訴自己積極,對著鏡子說“積極”,這是一種程式的訓練;而更深層地分析,這個能讓我們積極起來的陽光,其實就是一顆仁慈之心,我們用這顆心對待人,則坦誠愉悅。我們用這顆心對待世界,則處處晴朗。孟子告訴我們的,在治國的時候,國君要有仁慈之心,其實“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其中所有的措施的核心就是“仁政”的“仁”字,是這個“仁”字使得老百姓變得積極起來;同樣,在處理我們生活中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憑借的,也正是這個“仁”字。有了仁心之后,我們的生活才能處處陽光。有了仁心之后,我們才能積蓄自己積極的能量,才能感染他人一同走向陽光。這種仁心的獲得,這種積極心態(tài)的獲得,其實是通過學習實現(xiàn)的,這事兒誰都不能吹牛,說自個兒是天生的,連孟子都是在孟母的教育下,自個兒又努力學習才最終成材的。所以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您學習一點,就比不學強,多修煉一點,就會多受益一些。這個過程我自己也有體會,我曾經(jīng)說過,我以前的性格非常不好,急躁、自私等等壞的品性多多,后來接觸到fo教,明白了一些慈悲的道理,又接觸到古代大醫(yī)的事跡,性格才開始慢慢改變,所以我知道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有的時候我會想,如果真的能穿越的話,我回到過去遇到那個蒙昧的我,真會上去給他一個耳光,讓他警醒:還不趕快學習,為什么要浪費那么多年的時光?當然,我現(xiàn)在也還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經(jīng)常犯錯誤,很多道理,就是昨天或者今天翻書才知道的。沒準兒,如果未來的我遇到現(xiàn)在的我,也想上來打一記耳光讓我精進,也說不定的。我們說回來,那么,這種內(nèi)心充滿善的能量的人,會不會在生活中被欺負呢?這就是司馬遷所迷惑的,這樣的行為方式,豈不是會被欺負?其實不會的,這正是孟子在這篇里面要強調(diào)的,這樣的人,處處受歡迎,因為人人都喜歡心態(tài)陽光的人,都討厭暴戾陰暗的人,這是人之本性。心態(tài)陰暗、處處算計的人可能暫時會占點便宜,但是大家一定會繞著他走,時間長了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微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心態(tài)陽光、心懷仁慈的人。一個國家,如果充滿這種積極的能量,會讓周圍的國家受到感召而接近;一個團體里面,如果有人內(nèi)心充滿這種積極的能量,他的光芒會從內(nèi)心散發(fā)出來,感染這個團體的每個人,最終這個團體都會因此而改變,變得積極向上,變得富有活力,變得光芒四射。這就是孟子在這一篇里面所講的“仁者無敵”的道理。其實,“仁者無敵”的真正含義,并不是你去打誰都能打贏,而是仁慈的人,根本就沒有誰愿意與他為敵。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