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紫山曰∶古方有十種論癥,然脈浮為風虛,沉伏為水病,沉則脈絡虛,伏則小便難,即為正水,脾脈虛大,多作脾腫,因循不治,乃成水腫。蓋脾屬土,喜燥而惡濕,土敗不能制水,則停蓄不行,留滯皮膚,故作浮腫。初得病時,是眼胞早晨浮突,至午后稍消。然此癥夏與秋冬治之頗易,惟春不然。蓋四時之水,bhskgw.cn/pharm/無如春水泛濫,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制水,所以難療。進退不常,徐徐調理取效。大凡小兒浮腫,先用發(fā)散,然后以泄法。
治法∶推三bhskgw.cn/shiti/關,推脾土,黃蜂出洞,運五經(jīng)紋,二扇門,掐威靈,天門入虎口,斗時。春夏用水,秋冬用蔥、姜,真麻油調之,再用酒一盞,飛鹽少許,皂角一片為末,黃土一鐘,同炒,布包,倒合掌心,掐大指節(jié)即消。
涂蔚生曰∶腫以四肢言,脹以心腹言。雖同是脾胃主病,而其中寒熱虛實,亦無不參雜其間。挾外感而發(fā)生腫脹者,亦不過十分中之一二耳。治之者必須審定此種腫脹,是否有寒有熱,有虛有實,而為一種寒熱虛實之對待法。方不至為病所誤,而為紫山之先用發(fā)散,后以瀉法所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