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黃子_圖缺)
味甘,平,無毒。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此禹余糧殼中未成余糧黃濁水也。出余糧處有之。陶云∶芝品中有石中黃子,非也。(唐本先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功同上。bhskgw.cn/jianyan/去殼研用即是,殼內(nèi)未干凝者。
圖經(jīng)曰石中黃子,《本經(jīng)》不載所生州土,云出禹余糧處有之,今唯出河中府中條山谷內(nèi)。
黃。兩說小異。謹按葛洪《抱樸子》云∶石中黃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潤濕不燥,打石,石有數(shù)十重,見之赤黃,溶溶如雞子之在殼,得者即當飲之,不爾,便堅凝成石,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數(shù)合,法當正及未堅時飲之,即堅凝,亦可末服也。若然舊說,是初破取者。今所用,是久而堅凝者耳。采無時。
衍義曰石中黃子,此又字誤也。子當作水,況當條自言未成余糧黃濁水,焉得卻名之子也?若言未干者,亦不得謂之子也。子字乃水字無疑。又曰∶太一余糧者,則是兼石言之者也。
今醫(yī)家用石中黃,只石中干者及細末者,即便是。若用禹余糧石,即用www.med126.com其殼。故本條言一名石腦,須火燒醋淬。如此即是石中黃水為一等,石中黃為一等,太一余糧為一等,斷無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