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發(fā)生于全身各主要動脈,多見于腹主動脈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動脈。發(fā)生在腎動脈以下的腹主動脈與兩髂總動脈者稱為Leriche綜合征。
1.發(fā)病多在50歲以上,男性多見。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眼底動脈硬化、冠心病或糖尿病等。
2.早期患肢發(fā)涼、麻木、易疲乏及間歇性跛行,后期趾、足靜息痛;贾珷I養(yǎng)障礙,膚色蒼白,皮溫降低,感覺減退,趾甲增厚變形,沿動脈徑路可聞及收縮期雜音,病變遠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重者壞疽、潰瘍、肌肉萎縮。
3.肢體節(jié)段性測壓、動脈波形分析、經皮氧分壓測定等檢查,有助于判斷動脈閉塞的部位及程度,必要時行動脈造影。
1.非手術療法
包括控制飲食,適當鍛煉,忌煙,保暖;應用降血脂藥物、血管擴張劑及中醫(yī)藥;肢體負壓治療等。以上治療也可用于手術前后。
2.手術療法
根據病變部位、程度、范圍及側支循環(huán)情況,可選用以下手術方法:
(1)動脈旁路手術
應用人工血管或自體靜脈,在閉塞動脈的近、遠端,作橋式端側吻合,以重建血流。可分為解剖位旁路(位于病變附近)和非解剖位旁路(遠離病變部位),前者常用,后者僅在局部感染或難以耐受剖腹、剖胸手術時應用。
(2)動脈內膜剝除術
適于病變范圍短、中等以上的動脈,并且遠端通暢者。
(3)網膜移植術。
(4)靜脈動脈化手術
適于廣泛性肢體動脈閉塞,而靜脈正常者,多用于下肢,有三種手術類型:①淺靜脈型。應用健側或患側倒置的大隱靜脈,近端與股動脈或腘動脈吻合,遠端在踝平面與大隱靜脈遠側段吻合,建立大隱靜脈向遠端灌注血流的通道。②高位深靜脈型。應用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先于閉塞動脈近端與股淺靜脈之間搭橋。3~5個月后,再手術結扎吻合口近側之股淺靜脈,使其成為單向灌注。③低位深靜脈型。先在閉塞近端動脈與脛腓干靜脈或脛后靜脈之間搭橋,數(shù)月后二次手術結扎吻合口近端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