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阿皮卡
|
漢語拼音 | BEIMU
|
拉丁名 | 1.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2.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et Batal.;3.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4.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楂物川貝母及同屬多種植物的鱗莖、花、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1.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多年生草本,高15~55cm,體態(tài)變化較大。鱗莖卵圓形或近球形及圓錐形,直徑0.8~1.5cm。莖單一,直立,光滑,上部綠色,下部紫褐色,并具細(xì)小灰色斑點。葉通常對生,2~3對,少數(shù)在莖中部兼有散生或輪生的,葉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5~12cm,寬2~10mm,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葉狀苞片3,狹長,寬2~4mm;花1朵,生于莖頂,少有2朵,下垂,鐘狀;花被片6,由紫色逐漸過渡到淡黃綠色,具紫色格狀斑紋及脈紋,長3~4cm,外輪3片寬1~1.4cm,內(nèi)輪3片略寬,先端鈍圓或稍尖,蜜腺窩在背面明顯凸出;雄蕊6,長1~1.5cm;子房3室,花柱較粗,柱頭3,長3~5mm。蒴果長圓形,長0.7~2cm,直徑達(dá)1.2cm,具6棱,棱有狹翅,寬1~1.5mm。種子多數(shù),薄而扁平,半圓形,黃色或淺黃褐色。 2.甘肅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et Batal.:多年生草本,高20~30(~45Cm)。鱗莖卵圓形、圓錐形或心臟形,直徑6~8mm,由2枚乳白色,肥厚的鱗片組成。莖細(xì)弱,光滑。葉最下部的2枚常對生,上部的2~5枚互生,線形,長3.5~7.5cm,寬3~4(~5)mm,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我豁斏,稀為2朵,下垂;苞片葉狀,1枚,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鐘狀,6片,長2~3cm,淺黃色,有紫色斑點,蜜腺窩不明顯;雄蕊6,花絲除頂端外密被乳頭狀突,花藥黃色,線形;子房上位,較花柱短約2倍,柱頭有明顯的3淺裂。蒴果周圍有6條棱,棱上的翅寬約1mm,長1.2~1.5cm。 3.棱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Franch.:多年生草本,高20~30(~40)cm。鱗莖較大,長卵圓形或圓錐狀,直徑1.5~2cm,白色或微黃白色。莖直立,綠褐色。葉3~5枚,下部的互生,最上部的2枚有時近對生,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6cm,寬1.5~2cm,上部的葉比下部的短而窄,有時長約2cm,寬約0.7cm,先端鈍頭,不卷曲,基部抱莖,全緣。單花頂生,略俯垂;花被6片,較厚,淺黃色或綠黃色,具深色的平行脈紋和紫紅色或褐色斑點,外輪花被片長3.2~4.5cm,寬1.2~1.5cm,內(nèi)輪花被片比外輪的稍長而寬,基部的上方具長6~10mm,寬約2mm的蜜腺凹隙;雄蕊6,長為花被片的1/2,花絲無毛;花柱遠(yuǎn)比子房長,連同子房比雄蕊長,柱頭3裂,裂片長約1mm。蒴果具6棱,棱翅寬約1mm,宿存花被常萎縮而略包住蒴果。 4.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鱗莖由2枚鱗片組成,呈球形或圓錐形,直徑6~8(~11)mm。莖直立,綠色或深紫色。葉在下部的1~2對為對生,上部的1~2枚散在,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6~6.5cm,寬3~7mm,先端不卷曲;無柄,花多單生(罕2~3朵)于莖頂,深紫色,略有黃褐色小方格;具葉狀苞片1枚,先端不卷曲;花被片6,長2.5~2.7cm,外輪3片近長圓形,寬6~9mm,內(nèi)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寬1~1.3cm,蜜腺窩不很明顯;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藥近基著生,花絲有時密被小乳突;柱頭3裂,裂片外展、長0.5~1~1.5mm。蒴果長圓形,長1~1.5cm,粗1~1.2cm,具6棱,棱上有寬約1mm的窄翅。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1.川貝母:產(chǎn)于西藏南部及東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爾也有。
2.甘肅貝母:產(chǎn)于青海東部和南部、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
3.棱砂貝母:產(chǎn)于西藏、青海、云南西北部。
4.暗紫貝母:產(chǎn)于青海、甘肅、四川;四川的若爾蓋、小金、南川等地有栽培。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1.川貝母:生于海拔3200~4200m的山坡林緣、草地或河灘、山谷濕處。
2.甘肅貝母: 生于海拔2700~4400m的山坡草叢或雜木林下。
3.棱砂貝母: 生于海拔3000~4700m的山坡流砂灘上和巖石縫隙中。
4.暗紫貝母: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山坡灌叢中。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1.川貝母:花期5~7月,果期7~9月。 2.甘肅貝母:花期6~7月,果期8月。 3.棱砂貝母:花期6~7月。果期8~9月。 4.暗紫貝母:花期6月,果期7~8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8~9月苗枯萎時采挖,將帶泥的鮮貝母,攤在烈日下曝曬(陰雨天用微火烘干),隨時用竹、木器制的工具翻動,當(dāng)曬至貝母表皮現(xiàn)粉白色時,將泥土篩去,把貝母裝入麻袋,輕輕撞去附上及老皮,過篩后再繼續(xù)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鱗莖、花、種子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1.川貝母:鱗莖呈圓錐形或卵圓形,頂端稍尖或鈍圓,高10~13mm,直徑7~15mm;表面淡黃白色,光滑,外層兩枚鱗葉形狀大小近似;味微甜而苦。 2.棱砂貝母:鱗莖呈卵狀圓錐形或長卵圓形,先端尖,基部略凸出微呈錐形,有的鱗莖盤殘留須根,高1.2~2cm,直徑0.8~1.3cm;表面黃白色,稍粗糙,常有深黃棕色斑點,形成虎紋,習(xí)稱“虎皮貝”。外層2鱗葉大小近等,先端開裂,露出內(nèi)部細(xì)小鱗葉或心芽;斷面均顯粉白色,粉質(zhì)而較堅。氣微弱。 3.甘肅貝母:鱗莖細(xì)小,呈圓錐形、長卵圓形至心臟形,先端稍尖或鈍圓,高2.5~5mm,直徑2~4mm;表面類白色或淡白色,外層兩枚鱗葉大小懸殊,緊密抱合,無裂隙;味微甜。以鱗莖質(zhì)堅實,顆粒均勻較整齊,先端不開裂,色潔白,粉性足者為佳。 4.暗紫貝母:鱗莖呈圓錐形或心臟形,先端較尖,少數(shù)鈍圓,基部較平或中央微凹,高5~10mm,直徑4~7~10mm。表面類白色,光滑,外層兩枚鱗葉大小懸殊,大鱗葉近心形,小鱗葉近披針形,緊裹于大鱗葉之中,只露新月形部分在外,習(xí)稱“懷中抱月”,將鱗葉剝開,可見細(xì)小的鱗葉及心芽,也可見細(xì)圓柱形的殘莖。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而苦。 顯微鑒別:1.甘肅貝母粉末:淀粉粒單粒形狀不一,有的呈梭形或菱形,邊緣大多不整齊或有不規(guī)則突起,直徑5~35~50μm ,長約77μm,臍點明顯,大多呈星狀、三叉狀、馬蹄狀,層紋不甚明顯;半復(fù)粒很少,臍點2個,復(fù)粒少見,由2個分粒組成;多臍點單粒常見,臍點2~3個,呈圓圈狀或半月形。氣孔圓形或類圓形,直徑45~60μm,副衛(wèi)細(xì)胞6個,略呈放射狀排列。 2.川貝母粉末:川貝鱗莖淀粉粒大多呈廣卵形、卵形、圓三角形或類圓形,直徑5~34~56μm,臍點不朋顯,偶見呈點狀或短縫狀,層紋細(xì)密;復(fù)粒稀少,由2~4分粒組成;此外,偶見具2個臍點的單粒。氣孔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34~63μm,副衛(wèi)細(xì)胞4~6個。 3.棱砂貝母粉末:黃白色。淀粉粒單粒形狀不一,有呈梨形或盾形、三角狀卵形、類貝殼形、燈泡形,邊緣凹凸不平,有的一邊兩邊角狀突出,少數(shù)呈菱肉形、茄形、葫蘆形;直徑5~35~54μm,長約至66μm ;臍點明顯,每?梢,人字狀、弧線狀、馬蹄狀、大字狀、十字狀、三叉狀或星狀,位于較小端、較大端或近中央;層紋隱約可看,少數(shù)明顯。復(fù)粒少數(shù),2~3(~5)分粒,3分粒者有時一大二小。半復(fù)粒較多,臍點2~5個,點狀、十字狀、人字狀或馬蹄狀,有的一方有臍點2~3個。多臍點單粒較多,臍點2~4(~5)個,點狀、人字狀或三叉狀,位于小端或中央。氣孔長圓形者直徑40~60μm,長約至69μm,類圓形者直徑50~60μm,副衛(wèi)細(xì)胞4~6個。有的表皮細(xì)胞垂周壁波狀,稍增厚。 4.暗紫貝母粉末:淀粉粒形狀多樣,單粒呈三角狀卵形、貝殼形、卵圓形、燈泡形、橢圓形、廣卵形,也有不規(guī)則卵形、不規(guī)則圓形而邊緣略凹凸或作分枝狀,少數(shù)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4~22~50(~60)μm,長約至56(~64)μm;臍點明顯,呈點狀、人字狀、短縫狀,少數(shù)呈馬蹄狀,大多位于較小端,少數(shù)位于較大端或近中央,層紋細(xì)密較明顯。半復(fù)粒較多,臍點2~5個,有的一方臍點2~4個;復(fù)粒少數(shù),由一大一小或等大的2分粒組成,并有分粒與半復(fù)粒合成的顆粒。此外,較易察見2~5(~7)個臍點的單粒,位于小端或近中央,3個臍點者有的集成三角形,也有橫向或縱向排成1列。氣孔類圓形或扁圓形,直徑40~52μm,副衛(wèi)細(xì)胞5~7個。草酸鈣結(jié)晶細(xì)小,呈類方形或簇狀,存在于表皮細(xì)胞及薄壁細(xì)胞中,導(dǎo)管均為螺紋,直徑10~15μm。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川貝母含有多種生物堿,如貝母素丙(fritimine C(38)H(62)O(3)N(2))及松貝堿(sonpeimine,C(27)H(43)O(4)N)等。甘肅貝母鱗莖含岷貝母堿甲(minoeimine,C(27)H(43)NO(2))、岷貝母堿乙(minpeiminineC(27)H(41)O(3)N),另外還含貝母素丙(fritimine,C(38)H(62)O(3)N(2))。 棱砂貝母鱗莖含白爐貝素(beilupeimine,C27H43O3N)、貝母素丙(fritimine,C(38)H(62)O(3)N(2))及貝母素丁(爐貝堿)(fritiminine,C(26)H(30)O(3)N)。暗紫貝母鱗莖含有多種生物堿及甙類,如貝母素(fritimine C(38)H(62)O(3)N(2))及松貝堿(sonpeimine,C(27)H(43)O(4)N)等。 |
理化性質(zhì) | 理化鑒別:(1)取貝母粗粉末2g,加2%醋酸溶液10ml,不斷振搖,煮沸3min,濾過,取濾液5ml,加碘化鉍鉀試液3滴,發(fā)生橙黃色沉淀,再取濾液5ml,加20%硅鎢酸溶液3滴,即發(fā)生白色絮狀沉淀。(檢查生物堿)
(2)取貝母生藥粉末,置熒光燈下觀察,可見亮淡綠色的熒光。
(3)取貝母生藥橫切片,加2~3滴0.1mol/L碘溶液即顯藍(lán)紫色,而邊緣一圈仍為類白色。
(4)用十二種貝母鱗莖進(jìn)行薄層層析,可資鑒別不同品種的樣品。樣品制備:取貝母粉末0.1g,加95%乙醇7ml,微沸30 min,濾過,濾液蒸發(fā)至干,殘渣加95%乙醇4滴(約0.05ml),微熱使溶解,溶液全部作點樣用。吸附劑用硅膠G(青島,粒度10~40μm)加0.8%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35∶100),濕法制板,干燥后置115~120℃活化2小時。展開劑用氯仿-甲醇(80∶20)并用12%的氨溶液進(jìn)行飽和。展距10cm。顯色劑用改良碘化鉍鉀試液,噴霧后顯棕紅色與淡棕紅色斑點。其中川貝母為八個斑點(棕紅色5,淡棕紅色3);甘肅貝母為九個斑點(棕紅色6,淡棕紅色3);棱砂貝母為六個斑點(棕紅色4,淡棕紅色2);暗紫貝母為兩個斑點(棕紅色)。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毒性:對小鼠的最小致死量為40mg/kg。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豚鼠,小鼠,兔,貓。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苦,微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鱗莖治中毒癥、肺熱咳嗽;葉治黃水;種子治頭病、虛熱癥。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每次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貝母、甘草、杏仁各等量。共研細(xì)粉,以涼開水泛丸,如綠豆粒大小。治肺熱燥咳、胸悶、痰喘。一次3~4丸,一口3次。 方二:貝母、麥冬、紫菀、款冬花各等量。共研細(xì)粉。治小兒咳嗽。一次1g,一日2~3次。 方三:貝毋、知母各等分。共研細(xì)粉。治肺癆虛咳、肺熱。一次3g,一日3次。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