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Tian men dong
|
蒙藥名 | 赫日嚴-尼都
|
別名 | 尼興,敖蘭-溫都蘇圖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天門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多年生攀緣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zhì),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cm,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技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長1~3cm,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zhì)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1~3朵簇生葉腋,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花梗長2~6mm;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花絲不貼生于花被片上,花藥卵形,長約0.7mm;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6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6~7mm,成熟時紅色;具種子1顆;ㄆ5~7月,果期8月。
生于陰濕的山野林邊、草叢或灌木叢中,也有栽培。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忌干旱及積水。宜選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栽培,不宜在黏土或瘠薄土及排水不良的地方種植。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7~8月當果實由綠色變?yōu)辄S色時采收,搓去果肉,清洗干凈,選籽粒大、飽滿、烏潤發(fā)亮的作種。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在無霜或霜期短的地區(qū),以秋播發(fā)芽率高,生長健壯。春播種子用2~3倍濕沙貯藏過冬。播種前選蔭蔽度30%樹下作畦,也可搭棚遮蔭。于畦面開橫溝,行距17~20cm,播幅8~10cm,深3.5cm,將種子勻撒溝中,蓋細土或混有草木灰的土雜肥,再蓋薄草保濕。培育1~2年,在10月或春季萌芽前移栽,行株距(3~40)cm×(20~25)cm。分株繁殖,3~4月植株未萌發(fā)前,將根挖出,分成3~5簇,每簇有芽1~2個,穴栽,每穴1簇,行株距30cm×(20~25)cm,保持濕潤,10~15d出苗。
田間管理 每年進行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6~7月,追施人畜糞水,也可適當施用硫酸銨和尿素;第3次在9~10月,施土雜肥。當蔓莖長到50cm左右時,設(shè)支架或支柱,使其纏繞,以利生長。
病蟲害防治 短須螨,5~6月危害葉部,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雙甲瞇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
采收加工 | 秋冬季采收,洗凈,用水煮或蒸后趁熱剝?nèi)ネ馄ぃ傧,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塊根呈長紡錘形或長圓柱形,兩端漸細,略彎曲,長5~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細縱紋及縱溝,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對光照現(xiàn),有1條不透明的細心。質(zhì)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zhì)樣,中往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顯微鑒別 塊根橫切面:根被有時殘存,細胞壁波狀。皮層寬廣,外側(cè)有多數(shù)萬細胞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黏液細胞散在,內(nèi)含草酸鈣針晶束;內(nèi)皮層明顯。中柱韌皮部束與木質(zhì)部束各31~36個,粗的約至80個,間隔排列,少數(shù)導管深入至髓部。
粉末特征:黃白色。石細胞長方形,長條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完整者長85~460μm,直徑32~110μm,紋孔及孔溝極細密。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40~99μm。木薄壁細胞長方形,有的一端傾斜,壁稍厚,紋孔散在。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8~110μm。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粉末2g,加甲醇15m1,冷浸24h,濾液濃縮至干,加適量甲醇溶解,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一甲醇(9:1)展開約15cm。于紫外光燈(36nm)下察視,在Rfo.70、0.63處有2個藍色斑點。
|
化學成分 | 塊根含甾體皂苷:天冬呋甾醇寡糖苷Asp-Ⅳ、Asp-V、AsP-VI、Asp-Ⅶ[1],甲基原薯蕷皂苷(methylpro-todioscin),偽原薯蕷皂苷(pseudoprotodioscin)等[2]。近又從新鮮根莖分得6個甾體皂苷,其苷元為雅姆皂苷元(yamogeni)、薯蕷皂苷元(diosgenin)、菝葜皂苷元(sarsasapogenin)、異菝葜皂苷元(smilagenin),糖部有葡萄糖和鼠李糖[3]。又含7個寡糖I~w[4]。尚含瓜氨酸(citrull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種氨基酸[5]。近從塊根抑瘤有效部位中分離出4種多糖:天冬多糖(asparagus polysaccha ride)A、B、C D[6]。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取凈天冬,用牛奶(按天冬100kg,牛奶50L的比例)煎至透心,取出晾干。
|
性味 | 味苦、澀、甘,性溫。效鈍、燥、輕。
1.《金光注釋集》:“味甘、苦、澀,消化后味甘,性溫。效輕、燥、熱、鈍……”
2.《無誤蒙藥鑒》:“味甘、澀、苦。”
|
功效 | 滋補,固精,祛協(xié)日烏素,鎮(zhèn)赫依。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Tenji K,et a1. Chem Pharm Bul1,1979,27(12):3086
(2)Liang Z Z,et a1.Planta Med,1988,54(4):344
(3)黑柳正典,等.日本藥學會第107次年會論文選輯(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88,1O(1):56
(4)Masash T,et a1.Chem Pharm Bul1,1974,22(10):2306
(5)倪京滿,等.中草藥,1992,23(4):182
(6)杜旭華,等.沈陽藥學院學
|
蒙藥名出處 | 《無誤蒙藥鑒》、《認藥白晶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