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湖北中醫(yī)雜志1986,(3):16 |
劑型 | 湯劑;丸劑 |
藥物組成 | 生地24g,丹皮12g,川連6g,牡蠣12g,蒲公英12g,乳香10g,沒藥10g,廣木香9g,烏藥10g,太子參10g,白術(shù)12g,甘草9g,烏賊骨10g,白芍12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
制備方法 | 或加倍劑量,干燥研末,煉蜜為丸。 |
用法用量 | 湯劑:水煎服;丸劑:每次服30g,日3次,3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70例,男62例,女8例;年齡20-41歲;病程5-11年;其中胃潰瘍12例,十二指腸潰瘍41例,復(fù)合性潰瘍17例。結(jié)果:癥狀完全消失,潰瘍面愈合為痊愈,共56例;主要癥狀消失或減輕,潰瘍面明顯縮小為好轉(zhuǎn),共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