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裂瓣朱槿、裂瓣槿、風(fēng)鈴佛桑花、五鳳花、吐絲紅、紅花、南洋紅花。 |
漢語拼音 | diao deng hua |
英文名 | Herb of Christensen Ceropegia |
藥材基原 | 為錦葵科植物吊燈扶桑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吊燈扶桑 常綠直立灌木,高達(dá)3m。小枝細(xì)瘦,常下垂,平滑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上面被星狀柔毛;托葉鉆形,長約2mm, 常早落;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7cm,寬1.5-4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qū)捫ㄐ,邊緣具齒缺,兩面均無毛。花單生于枝端葉腋間,花梗細(xì)瘦,下垂,長8-14cm,平滑無毛或具纖毛,中部具節(jié);小苞片5,極小,披針形,長1-2mm,被纖毛;花萼管狀,長約1.5cm,疏被細(xì)毛,具5淺齒裂,常一邊開裂;花瓣5,紅色,長約5cm,深細(xì)裂作流蘇狀,向上反曲;雄蕊柱長而突出,下垂,長9-10cm,無毛;花柱枝5,無毛。蒴果長圓柱形,長約4cm,直徑約1cm。花期全年。 |
資源分布 | 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引人栽培。原產(chǎn)東非熱帶。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喜光,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最好。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一般土壤 均能種植,適合在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上栽培。 栽培技術(shù) 用扦插繁殖。于春季3月,選取二年生健壯的 枝條,長15cm左右,按行珠距15cm×5cm斜插,人士深度為枝條的2/3,插后壓緊,澆水。生根長葉后,選陰雨天氣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開穴,每穴種植1株。 |
采收和儲藏 | 秋后或冬季采挖,洗去泥沙,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涼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消食行滯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接骨藥 |
主治 | 食積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治無名腫毒,骨折。 2.《貴州藥植目錄》:滋補(bǔ),治虛弱。 |
考證 | 出自《貴州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Hibiscus rosasinensis L.var.schizopetatus Mast] |
科屬分類 | 蘿藦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