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高山金粉蕨、黑足金雞蕨 |
漢語拼音 | tie jiao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中國蕨科植物黑足金粉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90cm。根莖橫走,疏被深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薄革質,近生或遠生,一型,偶為二型;葉柄長20-50cm,基部黑色,略被鱗片,向上為禾稈色;葉片卵狀長圓形或闊卵形,長20-40cm,漸尖頭,五回羽狀細裂;羽片10-14對,卵狀長圓形,互生,基部1對最大,長10-25cm,寬5-14cm,柄長約1cm,四回羽狀細裂;末回孢子葉裂片倒卵形,較寬;營養(yǎng)葉裂片較狹,先端常銳二裂;葉脈二叉分枝,營養(yǎng)葉裂片有小脈1條。孢子囊群短線形,長2-4mm,生于小脈先端的連接脈上;囊群蓋灰白色,全緣,寬達主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甘肅、臺灣、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00-3500m的山谷、溝旁或疏林下,常成片叢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根莖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蔗糖(sucrose),山奈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trin)。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尿;止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利尿藥;止血藥 |
主治 | 瘡毒;水腫;白帶;崩漏;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0-30g。外用:適量,研末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Onychium contigum(Wall.)Hope[Cheilanthes contigua Wall.] |
科屬分類 | 中國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