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消化系統(tǒng)藥物\抗酸藥及抗?jié)儾∷?
|
英文名 |
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膠體次枸櫞酸鉍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本品為白色粉末,味咸,略帶氨臭,有引濕性。極易溶于水,極微溶于乙醇,其水溶液為膠體溶液,微堿性。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主要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本品為一種潰瘍隔離劑,具有保護潰瘍粘膜的作用,促使?jié)兘M織修復再生和愈合。本品還有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與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或奧美拉唑同時應用可增加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其作用機制為服用后在胃酸環(huán)境下,水溶性膠態(tài)鉍變?yōu)椴蝗苄缘陌咨趸G沉淀,并與潰瘍面或炎癥部位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形成覆蓋性的保護膜,隔絕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對潰瘍粘膜的侵蝕作用。同時本品有抗胃蛋白酶作用,與胃蛋白酶發(fā)生螯合作用而使其失活。此外,本品還能促進胃粘膜分泌具有保護作用的前列腺素,刺激碳酸氫鹽和粘液的分泌,對潰瘍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
體內(nèi)過程 |
本品在胃中形成不溶性的膠體沉淀,難以被消化道吸收,通過糞便排出體外。痕量的鉍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腎及其他組織中,以腎分布居多,主要經(jīng)腎臟排泄,清除率約為50ml/min。血液和尿液中鉍的排泄過程符合三室模型。t1/2為5-11天。
|
劑型 |
片劑,顆粒劑,膠囊
|
規(guī)格 |
片劑:300mg(相當于鉍110mg),顆粒劑:每袋1g(相當于鉍110mg);每袋1.2g(相當于鉍110mg);膠囊劑:0.3g(相當于鉍110mg)。
|
用法用量 |
顆粒劑:1袋/次,膠囊劑:110mg/次,片劑:110mg/次,用法皆為1日3-4次,飯前半小時或睡前服。
|
不良反應 |
1.個別病人可出現(xiàn)皮疹、惡心等癥狀。
2.服藥期間口中可能帶有氨味,并可使舌、糞染成黑色,停藥后即消失。
3.痕量的鉍吸收后以腎臟分布居多,且主要通過腎臟排泄,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腎臟毒性,故嚴重腎病患者禁用本藥,孕婦忌服。急性胃粘膜病變時最好不用。
4.血鉍濃度>0.1μg/ml有發(fā)生神經(jīng)毒性的危險。
|
注意事項 |
1.牛奶和抗酸劑可干擾其作用,不宜同時進服。
2.連續(xù)用藥不宜超過2個月。
|
貯藏 |
密閉涼處貯藏。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