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大腸桿菌病的特點與防治
-----
鴨大腸桿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鴨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在臨床上有大腸桿菌性
敗血癥、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臍炎、
蜂窩織炎等病型。 1.流行特點 從胚胎階段到成年種(蛋)鴨均可感染發(fā)病,其中以雛鴨和中鴨感染引起的死亡比較常見。本病可通過呼吸道、傷口、生殖道、種蛋污染等途徑感染和傳播。 種蛋污染可造成孵化期胚胎死亡和雛鴨早期感染死亡。雛鴨和中鴨階段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與飼養(yǎng)管理條件密切相關。成年鴨和種(蛋)鴨主要以生殖道感染、腹膜炎比較多見,有零星死亡。天氣寒冷、鴨舍地面潮濕時發(fā)病率較高。育雛溫度過低也可促發(fā)本病。 2.臨床癥狀 胚胎期感染表現為死胚增加,胚胎尿囊液混濁,卵黃稀薄或明顯的吸收不良。 卵黃囊感染的雛鴨主要表現為臍炎(大肚臍)。雛鴨精神沉郁,行動遲緩和呆滯,拉稀以及泄殖腔周圍糞便沾染等。 雛鴨和中鴨大腸桿菌性敗血癥,其臨床表現與鴨傳染性漿膜炎基本相似,精神沉郁、蹲伏、縮頸和采食減少;呼吸道型大腸桿菌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發(fā)病率高、病死率低。 成年鴨大腸桿菌性腹膜炎多發(fā)生于產蛋高峰期之后,病程發(fā)展比較緩慢,表現為精神沉郁、喜臥、不愿走動,站立或行走時腹部有明顯的下垂感。種(蛋)鴨生殖道型大腸桿菌病常表現為鴨群產蛋量下降或達不到預期的產蛋高峰,或出現產軟殼蛋、薄殼蛋、小蛋、粗殼蛋、無殼蛋等。 3.剖檢病變 卵黃囊感染可見腹部
臌脹,卵黃吸收不良以及肝臟腫大等。 大腸桿菌性敗血癥的特征性病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tcm/2009/20090113022153_76470.shtml" target="_blank">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可見心包粘連、心包內充滿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肝臟腫大、表面有一層纖維素膜,氣囊壁增厚、渾濁、表面有干
酪樣滲出物。呼吸道型大腸桿菌病可見
肺臟出血和淤血。 大腸桿菌性腹膜炎可見腹膜增厚、混濁、腹腔有蛋黃樣凝塊和干酪樣滲出物;肝臟腫大,有時可見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 生殖道型大腸桿菌病可見卵泡膜充血、出血,卵泡破裂、畸形等;輸卵管黏膜出血,并有膠胨樣或干酪樣滲出物。 4.診斷 可根據發(fā)病鴨的日齡,臨床癥狀、剖檢病變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要進行細菌的分離鑒定。 在臨診中,雛鴨或中鴨大腸桿菌性敗血癥與鴨傳染性漿膜炎相類似,種(蛋)鴨生殖道型大腸桿菌病易與鴨流感、減蛋綜合征、新型皰疹病毒病等相混淆,呼吸道型大腸桿菌病與鴨流感相類似,可根據各病的臨床特點和病原的分離鑒定加以區(qū)別。 5.防治方法 保持合適的飼養(yǎng)密度和改善鴨舍的衛(wèi)生條件對該病的預防至關重要,特別是育雛舍應注意通風、保持鴨舍干燥、及時清糞,地面育雛時要勤換墊料,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以便能夠進行徹底的空舍和消毒。有水池的鴨場應保持水體清潔,勤換水、勤消毒,避免種鴨交配過程中發(fā)生生殖道感染。及時收集種蛋并進行表面清潔消毒,入孵前應進行熏蒸或浸泡消毒。 免疫接種大腸桿菌滅活疫苗可有效地預防大腸桿菌病的發(fā)生,減少死亡和防止種(蛋)鴨產蛋下降及產畸形蛋。但由于大腸桿菌的血清型多而復雜,在養(yǎng)鴨生產中也應考慮使用自家苗或多價疫苗(劑量為0.5~1毫升/羽),商品肉鴨可選用大腸桿菌和傳染性漿膜炎二聯(lián)苗。 由于大腸桿菌極易產生耐藥性,在臨床治療時應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高敏藥物,并要定期更換用藥或幾種藥物交替使用。目前可供選擇的藥物有丁胺卡那霉素、先鋒類抗生素、洛美沙星、壯觀霉素和磺胺類藥物等。
畜牧導航:
養(yǎng)鴨資訊 養(yǎng)鴨技術 鴨價格行情 鴨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鴨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