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heat and blood stasis at muscleorbiculus |
拚音 | FENGLUNREZUXUEYU |
別名 | 中醫(yī):雞冠蜆肉,魚子石榴,時復癥,砂眼,西醫(yī):結膜結石,結膜乳頭狀瘤,椒瘡,結膜細胞瘤,砂眼濾泡增生,卡他性結膜炎,結膜基底細胞癌,瞼板腺癌,淚腺癌,鱗狀上皮癌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中醫(yī)病證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
中醫(yī)釋名 | 本證良由脾胃積熱,肝臟受邪,熱郁成毒,血脈凝滯;或由脾肺積毒,心火熾盛,毒邪上攻于目,脈絡因熱瘀滯所致。 |
西醫(yī)病因 | |
中醫(yī)病因 | 本證之病因,多因飲酒嗜辛,過食甘肥厚味,熱盛則血壅,瘀血而成。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熱阻血瘀之證,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良者易治,惡候難醫(yī)。惡證雖屬少見,但癥侯險惡常可喪生。本證良由脾胃積熱,肝臟受邪,熱郁成毒,血脈凝滯;或由脾肺積毒,心火熾盛,毒邪上攻于目,脈絡因熱瘀滯所致。本證之病因,多因飲酒嗜辛,過食甘肥厚味,熱盛則血壅,瘀血而成。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澀磨疼痛,羞明流淚,刺癢眵多,胞瞼內面紫脹,叢生紅色細小顆粒,或如雞冠之形,或如蜆肉之狀,頭大蒂小,甚則重生瞼裂之外,逐漸長大變硬,疼痛異常;或見白睛或黑睛上生淡紅色顆粒,或聚萃如魚子,或如破綻石榴,伴有口苦咽干,心煩燥熱,大便秘結。舌赤苔白,脈數(shù)或滑數(shù)。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
血液 | |
尿 |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
中醫(yī)治療 | 治療法則: 疏風清熱,涼血散瘀,化滯軟堅。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1)抽風湯加減:桔梗10克、芒硝10克、大黃10克、車前子15克、玄參10克、細辛3克、黃芩10克、防風10克、歸尾10克、郁金10克、薄荷5克。本方適用于脾胃積熱,復感風邪,血瘀不化為主者。 (2)茺蔚子丸(改湯):茺蔚子10克、黃芩10克、黃連3克、石決明20克、玄參10克、茯苓10克、山藥10克、生地10克、花粉10克、赤白芍各10克、丹參15克。本方適用于肺脾積熱,心火熾盛之熱阻血瘀者。 (3)涼膈清脾飲加減:荊芥10克、防風10克、生石膏20克(先下)、赤芍10克、生地15克、黃芩10克、連翹10克、梔子15克、薄荷6克、燈芯草3克、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風熱偏盛,肺火上炎,瘀血凝滯者。以上方藥;水煎,取汁300毫升,微溫,分2次服,每日1劑。 2.加減變化:大便干燥,苔干黃以基本方(1)加杏仁10克。老年體虛或陰虛便秘 者基本方(2)加火麻仁15克、郁李仁10克。大便稀基本方(1)加蔻仁10克、白術10克。消化不良基本方(3)加焦三仙各10克、內金10克。局部紫赤而硬,觸之出血者基本方(2)加川貝10克、鱉甲10克、夏枯草15克;內眥赤脈基本方(3)加黃連6克、枳殼10克、山梔10克;白睛鮮紅基本方(2)加二花20克、野菊花20克、丹參10克;白睛淡紅基本方(3)加玄參10克、楮實子10克、青葙子10克;頭痛基本方(1)加羌活10克、川芎10克、白芷5克;黑睛生翳基本方(2)加柴胡10克、密蒙花10克、膽草5克;眼癢加蟬蛻6克、白蒺藜10克;眵多加銀花15克、連翹10克,白睛膠樣結節(jié)加夏枯草20克、赤芍10克。 (二)外治法 1.敷點藥物 (1)化積散:白丁香5粒、凈樸硝少許、硇砂少許,研細至無聲,用玻璃棒取如芝麻粒大小點肉眥處,15分鐘后用食鹽水沖洗去藥物。每日2~3次,可治雞冠蜆肉,及早期之魚子石榴。 (2)羌活10克、防風10克、黃芩10克、菊花10克、蔓荊子10克、薄荷6克、川芎6克、白芷6克,將上藥煎成濃汁,去渣再濃縮成糊,再加入研極細之爐甘石15克、火硝1.5克、冰片0.3克,調勻即可,用之前先點1%的卡因3滴,然后取藥少許涂在新生物表面,每日早晚各1次。 (3)黃連西瓜霜眼藥水:黃連素2.5克、西瓜霜25克、硼砂l克,加蒸餾水1000毫升,加熱熔化,過濾消毒,每日點眼3~4次。 (4)三黃眼藥水:黃連6克、黃芩6克、黃柏6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小時,過濾,藥渣再加水500毫升,煮沸半小時,再過濾,將兩次藥汁相合,濃縮成300毫升 加入適當西月石,平衡酸堿度,高壓消毒,每日點眼2~3次。 (5)冰黃散:冰片0.3克、黃連0.3充、甘草0.3克、硼砂0.15克,研極細末,以無聲為度,高壓消毒,用時以人乳汁少許敷于患處表面上。每日1~2次。 (三)手術法 1. 挑結石法:先點1%的卡因二滴,待表面麻醉后,將胞瞼翻轉,暴露內面,用注射針頭,挑出白色細小結石,然后點三黃眼藥水,閉眼片刻。 2:海螵蛸棒磨擦法:將海螵蛸削去硬殼,切削成蠟筆狀或鴨舌狀,用黃連素液或 食鹽水浸泡一天后煮沸,備用。用法,先用1%的卡因麻醉,在眼胞瞼內面滴2滴,翻轉胞瞼,暴露內面,在椒瘡簇集處,用海螵蛸棒之鴨舌端來回磨擦至出血,待椒瘡基本消失,用消毒棉簽拭去血液,點黃連西瓜霜眼藥水或三黃眼藥水,4~5天磨擦1次。 3.割烙法:用藥物無效后,可采用手術割法或烙法。防止病情惡化,轉請西醫(yī)手術,或化療,或放療。早期均有效果,不可延誤病情。 (四)飲食療法: (1)黑豆漿:將黑豆水泡磨成漿,煮沸,放糖每日早晚飲之,有清熱瀉火作用。 (2)英菊飲:新鮮蒲公英、鮮野菊花,洗凈用水煎開,放入少許白糖飲之。也可代 茶飲。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癰作用。 (3)油菜粥:白米50克、油萊適量,洗凈切段,同煮粥方法將白米煮至半熟時加入 油菜熬爛,每日晨起早餐食之,有行血散瘀,消腫作用。 (4)銀花蓮子湯:銀花30克、蓮子肉30克(不去芯),先用銀花煮水,去渣后用水 煮蓮子肉,至蓮熟透后,加入少量白糖,每日晚上飲之。有清熱瀉火作用。 施治要點: (一)本證為實證熱證,治療宜清宜瀉宜消散。早期應瀉心肺二經(jīng)之火邪,以消瘀散結。內眥赤紅而脹者,心火也,宜清心火而瀉小腸;赤脈虬睛者,肺火也,宜瀉肺火而解熱毒;眼瞼赤腫,內生顆粒累累者,脾火也,宜清胃熱而通腑氣;黑睛被浸,血翳包睛者,肝火也,宜瀉肝火而去目翳。 (二)本證雖屬實熱證,攻之必傷陰血、損脾胃。病至后期,可調理脾胃,養(yǎng)血益 陰。調理脾胃宜參苓白術散加減;養(yǎng)血益陰宜杞菊地黃湯加味。 (三)本證分良惡兩種,良性易治,惡候難療,對用藥物治療無效者及早轉手術或 其他療法,防止不測。 |
中藥 | |
針灸 | 1.體針:取穴:瞳子髎、絲竹空、太陽、陽白透色腰、承泣、四白、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每次取4~5穴,每日1次。 2.耳針:取穴:跟、目1、目2、肝、腎、脾、耳尖。每次取2~3穴,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在耳尖處放血,或在耳后小靜脈處放血,每2日1次。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1.禁忌煙酒,改掉不良嗜好。 2.工作、學習、生活處所宜干燥,空氣宜新鮮。 3.勞逸結合,避免熬夜及日光曝曬。出外時應戴有色防護眼鏡。 4.如屬傳染性眼病(如粟、椒瘡),接觸病眼后應立即洗手。洗臉時應一人一巾一 盆水,以防相互傳染。 5.若手術后要禁房事,忌惱怒,更不得沖風冒日,辛苦勞碌。 |
康復 | |
預防 | |
歷史考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