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六首 方一十五首 灸法六首 轉(zhuǎn)女為男法三首)
論曰∶夫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妊生產(chǎn)崩傷之異故也。是以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經(jīng)言,婦人者,眾陰所集,常與濕居,十四以上,陰氣浮溢,百想經(jīng)心,內(nèi)傷五臟,外損姿顏,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斷絕,其中傷墮不可具論矣。然五臟虛實交錯,惡血內(nèi)漏,氣脈損竭,或飲食無度,損傷非一,或瘡痍未愈,便合陰陽,或便利于懸?guī),風從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婦人別立方也。若是四時節(jié)氣為病,虛實冷熱為患者,故與丈夫同也。惟懷胎妊而挾病者,避其毒藥耳。其雜病與丈夫同,則散在諸卷中,可得而知也。然而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著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療之難瘥。故養(yǎng)生之家,特須教子女學習此三卷婦人方,令其精曉,即于倉卒之秋,何憂畏也。夫四德者,女子立身之樞機,產(chǎn)育者,婦人性命之長務,若不通明于此,則何以免于夭枉者哉。故傅母之徒亦不可不學,常宜繕寫一本,懷挾隨身,以防不虞也。
論曰∶人之情性皆愿賢己。而疾不及人,至于學問,則隨情逐物,墮于事業(yè),詎肯專一,推求至理,莫不虛棄光陰,沒齒無益。夫婚姻養(yǎng)育者,人倫之本,王化之基。圣人設(shè)教備論,厥旨后生莫能精曉,臨事之日,昏爾若愚,是則徒愿賢己,而疾不及人之謬也,斯實不達賢己之趣,而妄徇虛聲以終無用。今具述求子之法,以貽后嗣,同志之士,或可覽焉。
論曰∶夫欲求子者,當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與德合,并本命不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克,及與刑殺沖破,并在子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了不可得,慎無措意,縱或得者,于后終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須根據(jù)法如方避諸禁忌,則所誕兒子,盡善盡美,難以具陳(禁忌法,受胎時日推旺相貴宿日法,在二十七卷中)。
論曰∶凡人無子,當為夫妻俱有五勞七傷,虛羸百病所致,故有絕嗣之患。夫治之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門冬丸及坐藥蕩胞湯,無不有子也。
治丈夫風虛目暗,精氣衰少無子,補不足方。
五味子 鐘乳粉 牡荊子 菟絲子 車前子 菥 子 石斛 干地黃 薯蕷 杜仲 鹿茸 遠志(各八銖) 附子炮 蛇床子 川芎(各六銖) 山茱萸 天雄 人參 茯苓 黃牛膝(各三銖) 桂心(十銖) 蓯蓉(十銖) 巴戟天(十二銖)
上二十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以知為度,禁如藥法。不能酒者,蜜和丸服亦得。
一方加覆盆子八銖,求子法一根據(jù)后房中篇。
治婦人立身以來全不產(chǎn),及斷緒久不產(chǎn)三十年者方。
樸硝 牡丹 當歸 大黃 桃仁(生用,各三銖) 細辛 濃樸 桔梗 人參 赤芍藥 茯
上十八味, 咀,以清酒、水各五升合煮,取三升,日三夜一,分四服,每服相去三時,更服如常,覆被取少汗。汗不出,冬日著火籠之。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赤小豆汁,本為婦人子宮內(nèi)有此惡物使然。或天陰臍下痛,或月水不調(diào),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盡,氣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悶不堪,可服酢飯冷漿,一口即止。然恐去惡物不盡,不大得藥力,若能忍服盡大好。一日后仍著導藥。(《千金翼》不用桔梗、甘草)
治全不產(chǎn)及斷緒,服前樸硝湯后,著坐導藥方∶
皂莢炙 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瓠) 當歸(各一兩) 細辛 五味子 干姜(各二兩) 大黃
上十味為末,以絹袋盛,大如指,長三寸,盛藥令滿,納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黃冷汁,汁盡即止,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見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別有葶藶bhskgw.cn/zhuyuan/、砒霜各半兩),此藥為服樸硝湯恐去冷惡物出不盡,以導藥下之。值天陰冷不疼,不須著導藥。亦有著鹽為導藥者,然不如此藥。其服樸硝湯后,即安導藥,經(jīng)一日外,乃服紫石門冬丸。
治全不產(chǎn)及斷緒方。
紫石英 天門冬(各三兩) 當歸 芎 紫葳 卷柏 桂心 烏頭 干地黃 牡蒙(《千金翼》作牡荊,《外臺》作牡蒙) 禹余糧 石斛 辛夷(各二兩) 人參 桑寄生 續(xù)斷細辛 濃樸 干姜 食茱萸 牡丹 牛膝(各二十銖) 柏子仁(一兩) 薯蕷 烏賊骨甘草(各一兩半)
上二十六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漸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熱為度。
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藥法。比來服者,不至盡劑即有娠。
主令婦人有子方。
白薇 細辛 防風 人參 秦椒 白蘞(一作白芷) 桂心 牛膝 秦艽 蕪荑 沙參 芍 各二十銖) 桃仁 紫石英(各一兩半) 鐘乳 干地黃 白石英(各二兩) 鼠婦(半兩)水蛭 虻蟲(各十五枚) 吳茱萸(十八銖) 麻布叩 頭(一尺燒)
上三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當有所去。小覺有異即停服。
又方 治婦人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百病皆治之方。
白薇 干地黃 干姜 車前子 蜀椒(各十八銖) 紫石英 本 石膏 子 卷柏(各二十銖)赤石脂(一兩) 澤蘭 白龍骨 遠志 麥門冬 茯苓 太乙余糧(各二兩)當歸 芎 蛇床子(各一兩) 白芷 覆盆子 桃仁 人參(各一兩半) 桂心 蒲黃(各二兩半) 細辛(三兩) 橘皮(半兩)
上二十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漸增至四十丸,以知為度,亦可至五十丸。慎豬雞生冷,酢滑魚蒜驢馬牛肉等,覺有娠即停。三月正擇食時,可食牛肝及心。至四月、五月不須,但不可故殺,令子短壽,遇得者大良。
治月水不利,閉塞絕產(chǎn)十八年,服此藥二十八日有子方。
白薇 細辛(各三十銖) 人參 杜蘅(《古今錄驗》用牡蠣) 牡蒙 濃樸 半夏 白僵蠶 當歸 紫菀(各十八銖) 牛膝 沙參 干姜 秦艽(各半兩) 蜀椒 附子 防風(各一兩半)
上十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可增至四五丸。此藥不可常服,覺有娠即止,用之大驗(崔氏有桔梗、丹參各十八銖)。
論曰∶古者求子,多用慶云散、承澤丸,今代人絕不用此。雖未試驗,其法可重,故述之。
治丈夫陽氣不足,不能施化,施化無成方。
覆盆子 五味子(各一升) 天雄(一兩) 石斛 白術(shù)(各三兩) 桑寄生(四兩) 天門冬(九兩) 紫石英(二兩) 菟絲子(一升)
上九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細辛四兩。陽氣不少而無子者,去石斛加檳榔十五枚,良。
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chǎn)方。
梅核仁 辛夷(各一升) 葛上亭長(七枚) 溲疏(二兩) 本(一兩) 澤蘭子(五合)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大豆,先食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增之。若腹中無堅癖積聚者,去亭長,加通草一兩。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納少蜜和為丸。
治帶下百病無子。服藥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長蟲及青黃汁,三十日病除,五 ?
大黃(破如米豆,熬令黑) 柴胡 樸硝(熬) 干姜(各一升) 芎 (五兩) 蜀椒(二兩) 茯苓(如雞子大一枚)
上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七丸,米飲下,加至十丸,以知為度,五日微下。
治女人積年不孕方。
天麻 柳絮 牡丹 茯苓 干地黃 桂心(各一兩) 五味子 桃花 白術(shù) 芎 (各二兩) 覆盆子(一升) 桃仁(一百枚) 菟絲子 楮實子(各一升)
上十四味為末,蜜和丸如豆大,每服空心,飲苦酒下五丸,日中一服,晚一服。
治十二瘕癖及婦人帶下,絕產(chǎn)無子,并服寒食藥而腹中有癖者,當先服大丸下之,乃服寒食藥耳。大丸不下水谷,但下病耳。不至令人虛極。方見十一卷中。
治婦人絕產(chǎn),生來未產(chǎn),蕩滌腑臟,使玉門受子精方。
秦椒 天雄(各十八銖) 人參 元參 白蘞 鼠婦 白芷 黃 桔梗 露蜂房 白僵蠶 桃仁 蠐螬 白薇 細辛 蕪荑(各一兩) 牡蒙 沙參 防風 甘草 牡丹皮 牛膝 卷柏 五味子 芍藥 桂心 大黃 石斛 白術(shù)(各二十銖) 柏子仁 茯苓 當歸 干姜(各一兩半) 澤蘭 干地黃 芎 (各一兩十八銖) 干漆 紫石英 白石英 附子(各二兩)鐘乳
上四十四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若有所去如豆汁鼻涕,此是病出。覺有異即停。
婦人絕子,灸然谷五十壯。在內(nèi)踝前直下一寸。
婦人絕HT 不生,胞門閉塞,灸關(guān)元三十壯,報之。
婦人妊子不成,若墮落,腹痛,漏見赤,灸胞門五十壯,在關(guān)元左邊二寸是也。右邊二寸婦人絕嗣不生,灸氣門穴,在關(guān)元旁三寸,各百壯。婦人子臟閉塞,不受精,疼,灸胞門五十壯。
婦人絕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門十壯,三報之,穴在橫骨當陰上際。
論曰∶陰陽調(diào)和,二氣相感,陽施陰化,是以有娠,而三陰所會則多生女。但妊娠二月名曰始膏,精氣成于胞里。至于三月,名曰始胎,血脈不流,象形而變,未有定儀,見物而化,是時男女未分,故未滿三月者,可服藥方術(shù)轉(zhuǎn)之,令生男也。
治婦人始覺有孕,養(yǎng)胎并轉(zhuǎn)女為男方。
丹參 續(xù)斷 芍藥 白膠 白術(shù) 柏子仁 甘草(各二兩) 人參 芎 干姜(各三十銖) 吳茱萸 橘皮 當歸(各一兩十八銖) 白芷 冠纓(燒灰,各一兩) 干地黃(一兩半)蕪荑
上十九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
又方 取原蠶屎一枚,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 取弓弩弦一枚,絳囊盛,帶婦人左臂,一法以系腰下,滿百日去之。
bhskgw.cn/shouyi/又方 取雄黃一兩,絳囊盛帶之,要女者,帶雌黃。
又方 以斧一柄,于產(chǎn)婦臥床下置之,仍系刃向下,勿令人知。如不信者,待雞抱卵時,根據(jù)此置于窠下,一窠兒子盡為雄也。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