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一個鐵桿中醫(yī)的心路歷程
    

醫(yī)師交流:一個鐵桿中醫(yī)的心路歷程

清末陸九芝說過:“學醫(y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癥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臨床堅實的基礎。成無己評其為“最為眾方之祖。”李東垣譽之為“群方之祖。”喻昌推之為“眾方之宗,群方之祖!蓖翮仲澲疄椤胺綍妗。傷寒名家柯琴鄭重指出,學醫(yī)者不讀仲景書,則“不可以為醫(yī)”。作為“經方”,主要特點是在重視實效的基礎上,力求方劑主治與藥物配伍精審、規(guī)范,使醫(yī)者在診療時易于掌握方劑中主藥、輔佐藥、引經藥之間的協(xié)調配伍!皶r方”實際上是在“經方”基礎上的變化與發(fā)展而來的。因此,學醫(yī)者對于《傷寒雜病論》所具有的代表性和特殊重要性,必須有深刻認識。


此文作者是我的老師、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彭堅,讀后覺得深受啟發(fā),將原文節(jié)選后轉發(fā)給網友們共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開始為徒學醫(yī),已過弱冠之年,靠背書記誦的“童子功”,自然是蕩然無存了,對中醫(yī)的了解,也近乎一張白紙。作為老師的二伯父,遞給我一本張仲景的《傷寒論》,囑咐不許看注解,以免受干擾,要把原文反復讀熟,仔細體會,直至倒背如流,全部印進腦子里,溶進血液中。我整日在《傷寒論》中遨游爬梳,苦思遐想。王國維講的讀書三境界中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我當年啃這三百九十七條簡牘的真實寫照。大約半年后,當我還在這兩層境界中熬煎度日時,二伯把我?guī)狭伺R床,一經點化,全盤皆活,我逐漸明白了《傷寒論》的價值,享受到中醫(yī)思維的樂趣。當然,到驀然回首,見燈火闌珊、佳人俏立時,己經在很多年以后了。至今為止,沒有哪本書讀得象這本書這么苦,也沒有哪本書象這本書那樣使我獲益終生。
就這樣,白天抄方看病,晚上讀書講經,我在伯父身邊度過了五年典型的中醫(yī)師徒相授的學習生涯。二伯最后一次教我,是臨終前的一刻。那是1978年1月17日,春寒料峭,二伯病危,等我趕到他身邊時,經過他的學生們的搶救,能坐起來了,面色潮紅,精神尚好,大家松了一口氣。二伯一會兒招呼伯母,給參加搶救的學生煮荷包蛋下面,一會兒喊我接尿,當我剛把尿壺湊上去,二伯忽然抓住我的手,叫我摸他背上的汗,連聲問:“摸到沒有?摸到沒有?這就是絕汗,‘絕汗如油’。 痹捯魟偮,便氣絕而亡。二伯用他生命迸發(fā)的最后一閃火花,為我上了最后一堂課。這是怎樣的一堂課啊,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的這些話:“為什么一開始學醫(yī),我就讓你苦讀《傷寒論》?清末陸九芝說過:‘學醫(y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癥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學習任何一門新知識,總是最初接觸的東西印象最深,這叫先入為主!秱摗肥侵嗅t(yī)的臨床圣典,言簡意賅,樸實無華,不奢談理論,緊扣臨床實踐,把一個疾病從開始到完結的全部過程,有序地展示出來,以錯綜復雜的文字,歸納了疾病千變萬化的各個方面,完美地、靈動地、全方位地表達了辨證論治的思想,是中醫(yī)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備的臨床著作,是中醫(yī)臨床思維科學的典范。中醫(yī)的生命,在于能看病,看病的本領,不在于記住了多少方子,而在于會辯證,‘認證無差’,是遣方用藥最重要的基礎,是中醫(yī)臨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先讓《傷寒論》占據了你的思維空間,讓辨證論治在你腦海中深深扎下根來,就牢牢掌握了中醫(yī)的核心和靈魂。但是,歷代注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妨甩開他們,直面張仲景,感受原文,直接領會和吸取他的原始思想,自己去思考、去體會,你將會受益終身!
“學醫(yī)要善于‘奪人之長’。奪誰的長?古人、今人的長處,即古今名醫(yī)已經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中醫(yī)有個特點,就是間接經驗比直接經驗有時更重要。一名醫(yī)生個人的智慧、閱歷、生命畢竟有限,治病完全靠自己在臨床中摸索總結,幾十年也熬不出頭,要學會把別人的經驗拿來,為我所用,最終變成自己的經驗。中醫(y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古今名醫(yī)寫下了大量總結臨床經驗的文獻,這是學西醫(yī)的人所沒有的優(yōu)勢,學中醫(yī)的人有書讀,要讀書,還要有一雙‘慧眼’,識得真貨,更要有一份膽識,看準了就用。古今名醫(yī)著作中介紹的效方,大部分是可靠的,但有時也難免摻雜水份,或有夸大不實之辭,拿來用過,有效,成我囊中寶物,無效,棄之亦不可惜,久而久之,就積累了一大批寶貴的經驗。”
  “學醫(yī)要抓住方劑這個核心。中醫(yī)的理、法、方、藥四個環(huán)節(jié),方是中心,是靈魂。一首好的方劑,往往組方嚴密,層次井然,充滿了辨證法,充滿了結構美。象陽和湯的剛柔相濟,六味地黃湯的動靜得宜,使你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構方的技巧。張仲景的二百余首經方,至今效如桴鼓,古今幾十萬首方劑,無不凝聚著創(chuàng)方者的心血。學方要潛心領會其風骨精神,用方要盡量使用原方,決不能自以為聰明,畫蛇添足,隨意加減,否則,必將破壞原方的療效。打個比喻,一首古代名方,猶如一首優(yōu)美的古詩,一幅千古名畫,更象一座古代建筑,如果你不能領略其中的情趣,信手涂鴉,還自鳴得意,固屬淺;倘若隨意拆梁換柱,增損加減,則原有建筑的風格與功能也就不復存在了。”
  “治病要抓主證,解決主要矛盾,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古方為什么講究君臣佐使?就是針對疾病的主要矛盾而設。用藥要單純,處方宜精當,切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結果是一面也顧不到,喜開大方的醫(yī)生,古人譏諷為‘廣絡原野,希冀一、二’,其實是心無定見,靠碰運氣!
  “當醫(yī)生是一門高尚而艱辛的職業(yè),而中醫(yī)更是一種可以寄托終生的事業(yè)。守著這個事業(yè),一輩子不一定會轟轟烈烈,但可以過得很充實,很豐富,也很平靜。一旦咬定從事中醫(yī)事業(yè)這個目標,就不要輕易舍棄,還要準備為之付出畢生的精力和才華。能夠與中醫(yī)事業(yè)相伴始終,是人生的一種機遇,一種福氣!


-----------
不知道該說什么,現在在讀《四圣心源》,看了您的文章有點矛盾了。
----------- 本帖最后由 橘龍 于 2011/2/18 17:05 編輯 bhskgw.cn/hushi/

回復 yangyangboo 的帖子

一個拋棄了經典,拋棄了《傷寒雜病論》的人是很悲哀的。必定走無數彎路,學而無成。

-----------讀書,臨證;再讀書,再臨證!每日的青燈黃卷能換來臨床實效則吾愿足矣!
-----------就是啊,是該看《傷寒論》還是《四圣心源》啊
-----------

讀了幾遍的《四圣心源》感覺古文還可以,《傷寒論》是不是比這個更難?
-----------回復 abh777 的帖子

沒有學過《傷寒論》的人,不是中醫(yī)!秱摗肥侨魏我粋中醫(yī)都承認的經典。
-----------回復 yangyangboo 的帖子

學醫(y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癥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就這么點內容嗎?好期待有下文。
要學習古人的智慧,當然是從經典入手好了。能讀《黃帝內經》、《傷寒論》是最好不過了。我正在努力中。
-----------學習了,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