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神仙服氣上
    

圣濟總錄:神仙服氣上

論曰神仙服氣之術,古方不載,黃庭內(nèi)景,玉函隱書,雖有于世,而學人莫得其要,故服氣之法,率多口傳心授,或食從子至巳,或飲玉池之津,或吐故納新,導引按蹺,或餐日月,或閉所通,大抵氣以形載,形以氣充,氣形充符,自然長久,所謂保其委和,合彼大和者也。赤松子服…

論曰神仙服氣之術,古方不載,黃庭內(nèi)景,玉函隱書,雖有于世,而學人莫得其要,故服氣之法,率多口傳心授,或食從子至巳,或飲玉池之津,或吐故納新,導引按蹺,或餐日月,或閉所通,大抵氣以形載,形以氣充,氣形充符,自然長久,所謂保其委和,合彼大和者也。

赤松子服氣序曰∶天道悠長,萬品不齊,人生為貴,陰陽同階,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專愚,相隨徘徊,生不及踵,性命殞頹,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不服氣,與仙同棲,經(jīng)曰∶福莫大生,禍莫大死,子欲長生,腹中當清,長生不死,腸中無滓,是以食谷者智,食氣者神,故曰休糧絕食為生道,陰陽還精為重寶,能常行之永壽考,何為恣欲自使老,神仙食氣,常以春二月三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滿日行之,佳。

夫行氣,欲于山林中幽寂處,近東流之泉,向陽之地,沐浴蘭湯,以丹書玉房為丹田方

一寸(玉房在臍下三寸是),精念玉房,內(nèi)視丹田,納氣致之于丹田,又先去鼻中毛,偃臥,兩足相去五寸,兩臂去身亦五寸,瞑目握固(握固如嬰兒之卷手)蒲 為枕,高三寸,若胸中有病,枕高七寸,病在臍下,可去枕,既行氣,不復食生菜辛臭物。

絕谷行氣法,當食日減一口,十日后可不食,不食二日,腹中或 苦饑,取好棗九枚,方寸術餅九枚食之,一日一夜,不過此也,不念食,即勿啖也,飲水日可五升,亦可三升,勿絕也,口中常含棗核,令人愛氣,且生津液。

經(jīng)曰∶道者氣也,愛氣則得道,得道則長生,精者神也,寶精則神明,神明則長存,行氣一名煉氣,其法正臥徐漱醴泉咽之(醴泉者華池也),以鼻微微納氣,徐引之,勿令太極滿,入五息已,可吐一息,屈指數(shù)之,至九十息,若身大煩滿者,可頻伸,頻伸訖,復行之,滿四九三百六十息為一周,久久眾病自除,吐氣既還,欲吸之時,先復小吐,微微往來,如是再三,更鼻引之,不爾令人氣逆,凡納氣則氣上升,吐氣則氣下流,久自覺氣周于身中,若行氣未定,意中疲倦,便煉氣以九十息為一節(jié),三九二百七十息為一周,行氣令 滿臟,無令氣大出,閉氣于內(nèi),九十息一咽,咽未足者,復滿九十息,三九自足,無頓數(shù)也,當念氣使隨發(fā)際上極,及流四肢,四肢自熱,下至三里,經(jīng)曰∶行氣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念氣從手十指出,十六日至三十日,念氣從足十趾出,久自覺氣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輕強,氣脈柔和,榮衛(wèi)調(diào)暢,長生之道,在于行氣,靈所以長存,服氣故也,諸行氣之后,或還欲食者,初飲米汁粥,日增一口,以漸加之,十日以后,可食淖飯,勿致飽也。

經(jīng)曰∶行氣之法,其初多不和,謂令人咳迎,四肢或冷,既行之久,日自益也,四九三百六十息,身如委衣,骨節(jié)皆解,久久乃覺氣行體中,經(jīng)營周身,濡潤形體,悅澤皮膚,五臟六腑皆悉充滿,百病除去。

凡初行氣之時,先安身和體,若氣未調(diào)身不安者且止,和乃行之,氣至則形安,形安則鼻息調(diào)和,鼻息調(diào)和則清氣來至,清氣來至則自覺形熱,形熱則頻汗出,且勿便起,安徐養(yǎng)氣,務欲其久。

諸行氣,無令意中有忿怒愁憂,忿怒愁憂則氣亂,氣亂則逆,惟精思則正氣來至。正氣來至則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則津液自生,而鼻息微長,鼻息微長則五臟安,五臟安則氣各順理,如法為之,長生久視也。

行氣之法,以鼻微微引氣納之,以口吐之,此為長息,納氣有一,吸也,吐氣有六,呼也、吹也、嘻也、呵也、噓也、 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有此數(shù),行道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呵以去煩,嘻以下氣,噓以散滯, 以解極,夫人之極率多噓 ,噓 者,長息之忌,道家行氣之所惡也。

夫欲長生,三一當明,上一在泥丸中,中一在絳宮中,下一在丹田中,修真之土當知此,夜半至日中為生氣,日中至人定為死氣,常以生氣時強臥瞑目,握固閉口,不息,心數(shù)至二百,乃口中微吐氣出之,日增其數(shù),數(shù)得滿二百五十,即絳宮守,泥丸滿,丹田成,數(shù)得滿三百,則華蓋明,耳目徹,身無疾,邪不能干,長生不死也。

閉氣之法,以鼻微微引納之,數(shù)滿于口中微吐之,小吐即更以鼻小引咽之,如此再三,可長吐之,饑取食止,絕谷長久,若閉氣數(shù)得至千五百,則氣但從鼻入,通行四肢,不復從口出也,行之不止,仙道成矣。

行五行氣法春以丙日時加巳,食氣百二十,致氣于心,令心勝肺,無令肺傷肝,此養(yǎng)肝之時也(春有九丙凡一千八十食氣)。

夏以戊日時加未,食氣百二十,以助脾令勝腎,使腎不傷心(數(shù)亦如上)。

季夏庚日時加申,食氣百二十,以助肺令勝肝,使肝不傷脾(月有三戊凡三百六十食氣)。

秋以壬日時加亥,食氣百二十,以助腎令勝心,使心不傷肺(秋有九壬行亦加上)。

冬以甲日時加寅,食氣百二十,以助肝令勝脾,使脾不傷腎,此五行食氣之要法也。四時各有一千八十食氣,各以養(yǎng)其臟,周而復始,令不相克,為之精者,還自內(nèi)見其五臟矣,經(jīng)曰∶道以精為寶,施與則生人,留己則生身,身生則得仙,生人則功遂,天地有陰陽,陰陽人所貴,貴之合于道,愛之慎無費,故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也,是以精去則骨枯,骨枯則身斃,人以身為國,以神為君,以精為臣,以氣為民,故氣變則為精,精化則為神,神化為嬰兒,嬰兒上為真人,夫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寶三丹田,兩眉間卻入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丹田,此為上元,其一赤子,字符先,一名帝卿,心為絳宮,中丹田,此為中元,其一真人,字子丹,一名光堅,臍下三寸下丹田,此為下元,其一嬰兒,字符陽,一名谷元,此三一也,行氣則常存念之。

神仙絕谷十二時食氣法始從夜半,九九八十一咽。

日出,六六三十六咽。

日中,九九八十一咽。

日入,六六三十六咽。

雞鳴,八八六十四咽。

食時,五五二十五咽。

日 ,八八六十四咽。

黃昏,五五二十五咽。

平旦,七七四十九咽。

禺中,四四一十六咽。

晡時,七七四十九咽。

人定,四四一十六咽。

黃庭經(jīng)曰∶玉池清水灌靈根,子能修之命常存,飲食自然補命門,自然者,華池也,呼吸如法咽之,即不饑,常以夜半食生氣九九八十一咽,以次下周十二時,為五百四十二咽,不饑初絕谷三日小極,七日又小極,十四日復小極,頭眩慎勿怪也,三七二十一日,則氣力日增。

神仙絕谷食五行氣法東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華,祝已,舌撩上齒表舐唇,漱口咽之三。

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祝已,舌撩下齒表,漱口而咽之三。

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祝已,琢齒七,漱口咽之三。

北方元滋,服食元滋,飲以玉飴,祝已,以鼻納氣而咽之三。

中央戊己,仰望泰山,服食精氣以醴泉,祝已,瞑目而咽之三。

食五行氣,內(nèi)附五臟(青牙者肝也朝華者上齒根也朱丹者心也丹池者下齒根也明石者肺也靈液者唇里津也元滋者腎也玉飴者舌也泰山者精氣也醴泉在齒后懸雍前華池在舌本下齒名玉英舌名金梁),夫食五行氣,饑取飽止,無時節(jié)也,雖服五行,當以六戊為主,朝食三十,暮食三十,取飽而已,日月短長,增減在己。

服六戊法。

平旦早起,正衣服,先讀甲子至戊辰止,向辰以金梁叩玉英,滌華池,漱醴泉,吸靈液,閉口周旋,三至而一咽,五咽止,次甲戌至戊寅,向寅行之如上法,盡六戊,凡百五十取氣,而三十咽其精華也,此是服三五之法,要朝暮為之,若饑者日中餉九宮,餉九宮之法,金梁叩玉英,三五而一咽之便止,下盡六戊,皆如行三五七九引氣法。

諸避世入山,欲絕谷不食,先知引三五七九之氣,又當知六甲六丁,不爾者,但坐家修身,食三五七九氣,口吐死氣,日日不止,可以長生爾,引三五七九之法,徐徐以鼻微引氣納之三,以口一吐死氣,勿令耳聞氣出入聲也,久久便三氣,次復引五氣,以口一吐死氣,久久便五氣,次引七氣,以鼻納之,以口一吐死氣,久久復便七氣者,次引九氣,鼻微入之,以口一吐死氣,久久盡便九氣者,因三五七九而并引之,以鼻二十四引氣納之,復以口一吐死氣,久久能皆便三五七九者,因并引,并引之者,并行二十四氣常咽之也,久久復便并引者,因逆報之法,逆報之法,因從九數(shù)引氣咽之下,到三,乃以口一吐死氣也,久久復便逆引者,因可九九八十一納咽氣而一吐之,以為節(jié)也,口中以去死氣也,但閉氣,行三五七九之數(shù),如上引氣之法也。

閉氣之時,當苦體中滿,發(fā)煩閉,以意推排,令氣周布四肢,上至頭中,遍行一身,意得之者,手足皆熱常汗出,此為行氣之中最妙者也,若得其道,病可立去,不得其道,則氣不來,病亦隨至,不可不慎,以意消息,令體中和平安穩(wěn),乃可為之,不爾則輕夭人命。

諸行氣,取之勿令粗,粗者使人心痛咳逆,而又不得清微之氣,但惡氣入身,吹噓嘻呵。亦務令細,不細則傷人肺,氣之出入,勿令耳聞,常欲向日吸之,春月多懈極,可嘻去之,若氣逆可呵下之,是以呵以去煩,又以下氣也,經(jīng)曰∶行氣絕谷,休糧一旬,精氣微弱,顏色萎黃,二旬動作眩瞑,肢節(jié)悵悵,大便苦難,小便赤黃,或時下痢,前剛后溏,三旬身體消瘦,重難以行,四旬顏色轉(zhuǎn)悅,心志安康,五旬五臟調(diào)和,精氣內(nèi)養(yǎng),六旬體復如故,機關調(diào)良,七旬心惡喧嘩,志愿高翔,八旬恬淡寂寞,信明術方,九旬榮華潤澤,聲音洪章,十旬正氣皆至,其效日昌,修之不止,年壽延長,三年之后,炙瘢除滅,顏色有光,行之六年,髓填骨bhskgw.cn/yaoshi/強,豫知存亡,經(jīng)歷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腦實脅胼,不可復傷,號曰真人,上佐上皇,與天同壽,日月齊光,傳非其人,身受其殃,可傳當傳,不可當止,可傳而不傳,為遏天道,不可傳而傳,為泄天寶,遏道泄寶,命不終老。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