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膽囊息肉
    

醫(yī)患雜談:膽囊息肉

母親膽囊息肉,還不是很大,各位有好辦法沒?先謝了
-----------女,59歲 患者于5年前患膽囊炎,其后每因進食油膩及情志抑郁誘發(fā)右脅疼痛,腹脹,食少納呆,大便溏泄或先干后溏,無明顯寒熱。近半年來右脅部持續(xù)隱痛,進食后脹悶不舒,乏力,倦怠,食量漸減,體重下降,舌紅,苔黃,脈弦細。超示:膽囊稍大,壁增厚毛糙,內側壁見2.8cm×3.3cm腫塊,表面光滑。西醫(yī)診斷: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中醫(yī)證屬肝氣郁滯,脾失疏泄,運化失司,痰濕郁結所致。治以疏肝健脾,祛濕化痰。
  處方:柴胡15g,陳皮15g,赤芍20g,枳實15g,香附,荔枝核15g,木香15g,焦山楂30g,內金zog,蓼實蒼術20g,半夏15g,云苓20g,黃芩15g,梔子15g,靈脂20g,元胡5g。7劑,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二診:
  右脅脹痛減輕,食欲稍增,仍乏力倦怠,大便溏,日次,舌淡紅,苔黃,脈弦。肝氣漸舒,脾氣漸旺,痰濕仍未盡去,正氣未復。前法獲效,可在此基礎上側重健脾益氣。
  上方去枳實、蒼術,加黃芪30g,防己15g,白術20g。7劑,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三診:
  右脅脹滿已緩解,仍時隱痛,食欲漸增,乏力未減,時腹鳴,大便溏,日1次,舌淡紅,苔黃,脈弦。患者氣機已暢,脾氣漸復,但右脅隱痛不解,此為氣滯日久,膽腑瘀血內結所致,擬健脾益氣、行氣活血止痛之法。
  處方:黃芪30g,當歸20g,白術20g,陳皮15g,赤芍,五靈脂15g,梔子15g,蓼實20g,文術15g,三棱,焦山楂30g,元胡20g,香附15g,黃芩15g。7劑,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四診:
  右脅脹痛基本緩解,飲食及二便正常,乏力亦減輕,舌淡紅,苔薄,脈弦。藥達病所,瘀血漸行,效不更法。
  上方去黃芩、梔子、蓼實。7劑,日l劑,水煎分3次口服。
  五診:
  病人自覺無明顯不適,飲食及二便均已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復查彩超:膽囊正常大小,壁稍厚,內側腫塊為0.9cm×1.2cm。前方奏效,繼服10劑,以鞏固療效。
  按語膽囊炎屬中醫(yī)脅痛范疇,其治本屬平常,但并發(fā)息肉其治又有不同,因息肉中醫(yī)為積,其治必須消瘸散結,故在本例治療中雖以疏肝健脾為主,同時隨證加入祛濕化痰、消瘙化積之藥如蓼實、文術等,使膽囊炎和息肉獲同步穩(wěn)定好轉。

-----------謝謝你
-----------老師,學習了,謝謝。

-----------我看過艾灸灸好的案例,只要用艾在膽的部位堅持灸即可。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