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衛(wèi)生寶鑒 卷十七 上課筆記
    

衛(wèi)生寶鑒教程:卷十七

腸風(fēng)痔漏門腸風(fēng)痔漏論腸風(fēng)痔漏?傓o也。分之則異。若破者謂之痔漏。大便秘澀。必作大痛。此由風(fēng)熱乘食飽不通。氣逼大腸而作也,故經(jīng)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 為痔也。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胃熱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燥熱之實勝。風(fēng)附熱而來,是濕、熱、風(fēng)、…

腸風(fēng)漏門

腸風(fēng)痔漏論

腸風(fēng)痔漏?傓o也。分之則異。若破者謂之痔漏。大便秘澀。必作大痛。此由風(fēng)熱乘食飽不通。氣逼大腸而作也,故經(jīng)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 為痔也。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胃熱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燥熱之實勝。風(fēng)附熱而來,是濕、熱、風(fēng)、燥。四氣相合,故大腸頭成塊者。濕也。作大痛者。風(fēng)也。大便燥結(jié)者。主病兼受火邪熱乘也。當(dāng)去此四者,其西方肺。主諸氣其體收下。亦助病為邪。須當(dāng)以破氣藥兼之。治法全矣。不可作丸,以銼湯與之。效如神速。

秦艽蒼術(shù)湯】
秦艽(一錢。去苗) 澤瀉(二分) 當(dāng)歸尾(三分。酒浸) 蒼術(shù)(七分) 防風(fēng)(半錢) 大黃(少許。雖大便燥。不可多加) 檳榔(一分。為末) 仁(湯浸去皮。一錢。研) 皂角仁(燒存性。去皮。一錢為末) 黃柏(去皮。四分。酒洗。若大腸頭沉重。濕勝也,以意加之。天氣或大熱。亦以意加之,或病躁熱喜寒亦加之)
上十味 咀。和勻,都作一服。水五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渣。入桃仁、檳榔、皂角仁。再上火,煎至一盞,去渣?招臏胤。待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也。服日忌生冷硬物、酒、面、菜、大料物之類。犯之其藥無效,如有白膿。加白葵花五朵去心萼。細剪。青皮半錢。不去白。入正藥中同煎。又入木香末半錢,同皂角等末,同入。依上法服。若病大者。再服而愈。

乳香丸】
治諸痔下血。肛邊生肉,或結(jié)核腫疼,或生瘡癢痛,或大便艱難。肚腸脫出。又治腸風(fēng)下血。無問新久及諸 根在臟腑。悉能治之。

枳殼(去穣。麩炒) 牡蠣(火煨) 蓽澄茄 大黃(蒸焙) 鶴虱(炒) 芫青(去頭翅足。糯米炒。米黃色,各半兩) 乳香(研) 白丁香(研,各一分)
上為末。粟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如治腸風(fēng)。臘茶清下。諸痔煎薤白湯下。諸煎鐵屑湯下,并食前服。

【神應(yīng)黑玉膏】
治丈夫婦人久新腸風(fēng)痔漏。大腸頭疼不可忍。服此藥不過三四次。便效。 初得此疾。發(fā)癢或疼。谷道周回。多生硬核。此是痔。破即成漏。只下血腸風(fēng)。皆因酒色風(fēng)氣。食五辛過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科涂治。不知病在腸自有藥。若不去根本。此病不除。此藥的有神效。

豬懸蹄(二十個) 刺 皮(一兩一錢) 牛角腮(銼炒。一兩二錢) 敗棕(八錢。 )亂發(fā)(洗凈。焙) 槐角(各六錢) 苦楝根(五錢) 雷丸 脂麻(各四錢)
上九味銼碎。用瓷罐內(nèi)燒存性。細末。入乳香二兩、麝香八錢。研令勻。酒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丸。先嚼胡桃一個,以溫酒吞下。早晚腹空時。日二服。甚者三服。切忌別藥。不過三日除根。

【釣?zāi)c丸】
治久新諸痔。肛邊腫痛,或生瘡癢。時有膿血。又治腸風(fēng)下血。及肛門脫出。并宜服之。

亂發(fā)(洗凈。燒存性) 皮(兩個。銼碎。罐內(nèi)燒存性) 雞冠花(銼。微炒存性) 白礬(微枯) 綠礬(枯) 胡桃(取仁。一十五兩。入罐內(nèi)。燒存性)枳殼(去穣。麩炒) 附子(去皮臍。生用) 白附子(生用) 訶子(煨。去核)半夏 南星(各二兩)
上為細末,以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下。遠年不瘥者。服十日見效。久服永除根本。小可腸風(fēng)等疾一二年內(nèi)者。只十服瘥。永不發(fā)動。

【淋渫藥】
治腸風(fēng)痔漏。經(jīng)久不bhskgw.cn/shouyi/瘥。瘡口膿汁不絕。及瘡內(nèi)有蟲。癢痛不止。宜此淋洗之。

枳殼(麩炒) 威靈仙(去土) 荊芥穗(去土) 乳香(各一兩)鳳眼草(二兩) 細辛(去苗。二錢半)
上六味為粗末。每用三兩。水一大碗,煎至一升,去渣。稍熱。洗患處。冷再溫?zé)。更洗一遍不用。洗罷。用軟帛揩干。上藥,如瘡破后不須上藥。只淋洗之。

【淋渫地榆散】
治肛門癢痛或腫。

地榆 蒴 荊芥 苦參 蛇床子(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用一匙。水一碗。煎二三沸,去渣。避風(fēng)處通手熱洗患處。

【淋渫雞冠散】
治五痔肛邊腫痛,或竄乳,或穿穴,或作瘡。久而不愈。變成漏瘡。

雞冠花 鳳眼草(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用粗末半兩。水碗半。煎三五沸。熱法患處。

【結(jié)陰丹】
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諸大便血疾。(以下三方。傳之于諸路醫(yī)學(xué)提舉忽吉角。用之甚效)

枳殼(麩炒) 黃 威靈仙 陳皮(去白) 何首烏芥穗 椿根白皮(各等分)
上七味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陳米飲入醋少許。煎一二沸。放溫送下。平明服之?崭狗。亦妙。

【淋渫威靈仙散】
治痔漏。大腸頭癢痛,或腫滿。 枳殼(麩炒) 威靈仙(等分)
上粗末。每用一兩。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熏洗。冷再暖。避風(fēng)。洗三次。軟帛拭干。敷蒲黃散。

【蒲黃散】
治下部痔漏。

蒲黃(一兩) 血竭(半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貼患處。

椿皮散】
專治血痢及腸風(fēng)下血。神驗。(此方李舜卿教授傳。累用有效)

椿白皮(三兩) 槐角子(四兩) 明白礬(二兩) 甘草(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熱米飲調(diào)下。

大便門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難,以脾約麻仁丸主之。

【脾約麻仁丸】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 麻子仁(二升) 大黃(一斤。去皮) 濃樸(一斤。炙。去皮) 杏仁(一斤。去皮尖熬)
上六味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二服。漸加,以利為度。

潤腸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干燥不通。全不思食。此乃風(fēng)結(jié)秘、血結(jié)秘。皆 令閉塞而不通也。風(fēng)以潤之。血以和之。和血疏風(fēng)。自然通矣。

桃仁(湯浸去皮) 羌活 大黃(煨) 當(dāng)歸(各半兩)麻子仁(半升)
上以桃仁、麻仁研如泥。入羅末藥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招陌诇拖。 以通為度。
○如不通而滋其榮盛者。急加酒洗大黃以利之。
○如血澀而大便燥者。加桃仁、酒洗大黃。
○如風(fēng)結(jié)燥。大便不行者。加麻仁、大黃。
○如風(fēng)澀大便不行者。加皂角仁、大黃、秦艽以利之。
○如脈澀覺身有氣澀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黃以除氣澀。

【當(dāng)歸潤燥湯】
升麻地黃(各二錢) 麻子仁(研如泥)當(dāng)歸 熟地黃 生甘草 桃仁泥(研) 大黃(煨,各一錢)紅花(五分)
上 咀,入研藥,都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去渣。空心宿食消盡。稍熱服之。

犀角丸】
治三焦邪熱。一切風(fēng)氣。又治風(fēng)盛痰實。頭目昏重。肢體拘急。腸胃燥澀。大小便難。

犀角(鎊末) 黃連(各一兩) 人參(二兩) 大黃(八兩)黑牽牛(十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臨臥,溫水下。量虛實加減。

【七宣丸】
療風(fēng)氣結(jié)聚。宿食不消。兼砂石皮毛在腹中。及積年腰腳疼痛。冷如冰石。腳氣沖心。煩憒。頭旋暗倒。肩背重。心腹脹滿。胸膈痞塞。及風(fēng)毒連頭面腫。大便或秘。小便時澀。脾胃虛痞。不食。腳轉(zhuǎn)筋。攣急掣痛。心神恍惚。眠寐不安。

桃仁(去皮尖。炒六兩) 柴胡(去苗) 訶子皮 枳實(麩炒) 木香(各五兩) 甘草(炙。四兩) 大黃(面裹煨。十五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臨臥各一服,以利為度。覺病勢退。服 五補丸。此藥不問男女老幼。皆可服。量虛實加減丸數(shù)。

【七圣丸】
治風(fēng)氣壅盛。痰熱結(jié)搏。頭目昏重。涕唾稠粘。心煩面熱。咽干口燥。肩背拘急。心腹脅肋脹滿。腰腿重疼。大便秘。小便赤。睡臥不安。又治大腸疼痛不可忍。

肉桂(去皮) 川芎 大黃(酒蒸) 檳榔 木香(各半兩) 羌活 郁李仁(去皮,各一兩)
上七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水送下。食后。山嵐瘴地最宜服。虛實加減之。

【潤腸橘杏丸】
此二味降氣潤腸。服之大腸自無澀滯。久服不損胃氣。

杏仁(去皮尖。麩炒) 橘皮(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招臏厮。

【麻仁丸】
順三焦。和五臟。潤腸胃。除風(fēng)氣。治冷熱壅結(jié)。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難;蜷]塞不通。若年高氣 弱。及有風(fēng)人大便秘澀。尤宜服之。

枳殼(去穣。麩炒) 白檳榔(煨。半生) 菟絲子(酒浸別www.med126.com末) 山藥 防風(fēng)(去叉枝) 山茱萸 肉桂(去粗皮) 車前子(各一兩半)木香 羌活(各一兩) 郁李仁(去皮。另研) 大黃(半蒸。半生)麻仁(別搗研。各四兩)
上為細末。入別研藥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水臨臥。服之。

【神功丸】
治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大腑風(fēng)熱。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疼。頭昏面熱?诳嗌喔。心胸?zé)┰晁P不安。及治腳氣,并素有風(fēng)人大便結(jié)燥。

火麻仁(另研,如膏) 人參(各二兩) 訶黎勒皮 大黃(錦紋者。面裹煨。各四兩。 )
上為細末。入麻仁搗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下,溫酒米飲皆可。服食后臨臥,如大便不通?杀锻钄(shù),以利為度。論曰:凡臟腑之秘。不可一概治之。有虛秘。有實秘。胃實而秘者。能食而小便赤。當(dāng)以麻仁丸、七宣丸之類主之。胃虛而秘者。不能食而小便清利。宜以濃樸湯主之。

【濃樸湯】
白術(shù)(五兩) 濃樸(制) 陳皮(去白) 甘草(炙,各三兩) 枳實(麩炒) 半夏曲(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個,煎至八分,去渣。大溫服,食前。夫胃氣實者。秘物也。胃氣虛者。秘氣也。

【蜜導(dǎo)煎】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nèi)竭。雖硬不可攻之。當(dāng)須自欲大便。宜蜜導(dǎo)煎而通之。及土瓜根與豬膽汁。皆可為導(dǎo)。

蜜(四兩)
上一味。熬欲凝。丸如指大。長二寸。頭銳。納谷道中。欲大便時去之。

半硫丸
除積冷。暖元藏,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 癖冷氣。及年高風(fēng)秘、冷秘,或泄瀉等,并皆治之。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為細末) 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
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入臼?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或生姜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婦人醋湯下。

胞痹門(治小便不利,并溺附)

痹論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內(nèi)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夫膀胱者。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今風(fēng)寒濕邪氣?陀诎,則氣不能化出,故胞滿而水道不通。其證小腹膀胱。按之內(nèi)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以足太陽經(jīng),其直行者上交巔。入絡(luò)腦。下灌鼻竅,則清涕也。

茯苓丸】
治胞痹。臍腹痛。小便不行。 防風(fēng)(去蘆) 細辛(去苗) 赤茯苓(去皮) 白術(shù) 附子 澤瀉 官桂(各半兩) 紫菀 栝蔞根 牛膝(酒浸) 黃 芍藥 甘草(炙。各七錢五分) 山藥 生地黃 半夏(湯泡)獨活 山茱萸(各二錢五分)
上十八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送下,食前。

巴戟丸】
治胞痹。臍腹痛。小便不利。

巴戟(一兩半。去心) 遠志(去心。三錢) 桑螵蛸(麩炒黑) 山藥 附子(炮。去皮臍) 生地黃 續(xù)斷 杜仲(炙,各一兩)菟絲子(酒浸) 石斛 鹿茸(酥炙) 五味子 龍骨 官桂 山茱萸(各七錢半) 蓯蓉(酒浸一兩)
上十六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招氖城胺。

【腎瀝湯】
治胞痹小腹急。小便不利。 杜仲(炒。去絲) 桑螵蛸(炒) 犀角屑 木通 加皮 麥冬(去心) 桔梗(各一兩) 赤芍藥(五錢)
上八味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羊腎一個切。竹瀝少許,同煎溫服。

【八正散】
治大人小兒心經(jīng)邪熱。一切蘊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及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并宜服之。

瞿麥 蓄 車前子 滑石梔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后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石韋散】
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數(shù)。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fā),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芍藥 白術(shù) 滑石 葵子 瞿麥(各二兩) 石韋(去毛) 木通(各二兩) 當(dāng)歸(去蘆) 甘草(炙) 王不留行(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diào)下,食前。日二三服。

【白花散】
治膀胱有熱。小便不通。(申顯卿傳)

樸硝(不以多少)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茴香湯調(diào)下,食前。 良法治小便不通。諸藥不效或轉(zhuǎn)胞至死危困。此法用之。小便自出而愈。用豬尿胞一個。底頭出一小眼子。翎筒透過。放在眼兒內(nèi)。根底以細線系定。翎筒子口細杖子觀定。上用黃蠟封尿胞口。吹滿氣七分。系定了。再用手捻定翎筒根頭。放了黃蠟。塞其翎筒。放在小便出里頭。放開翎筒根頭。手捻其氣。透于里。小便即出。大有神效。

黃芩清肺湯
治因肺燥而得之。小便不通。 黃芩(二錢) 梔子(兩個。擘破)
上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后。不利加鹽豉二十粒。

【滋陰化氣湯】
治因服熱藥過多。小便不利,或臍下悶痛不可忍。服諸藥不效者,如晝不通者加知母。

黃連(炒) 黃柏(炒)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論曰:問此如何得利?答曰:無陽者陰無以生。無陰者陽無以化。又云:膀胱者津液之府。氣 化則能出焉。因服熱藥過度,乃亡陰也。二藥助陰,使氣得化,故小便得以通也,或以滋腎丸服之,其效更速。

【紅秫散】
治小便不通。上喘。(張文叔傳。大妙) 蓄(一兩半) 燈草(一百根) 紅秫黍根(二兩)
上 咀,每服五錢。用河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渣。熱服?招氖城啊

【立效散】
治下焦結(jié)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甘草(炙。二錢) 山梔子(去皮。炒。半兩) 瞿麥穗(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

海金砂散】
治小便淋澀。及下焦?jié)駸帷獠皇┗蛭宸N淋疾。癃閉不通。

木通 海金砂(研) 滑石 通草 瞿麥穗(各半兩) 杏仁(去皮尖炒。一兩)
上六味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燈草二十莖,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前。

琥珀散】
治五種淋澀疼痛。小便有膿血出。

琥珀(一兩。研) 沒藥(一兩。研) 海金砂(一兩。研) 蒲黃(一兩。研)
上四味為末,每服三錢,食前。用通草煎湯調(diào)下。日進二服。

【葵花散】
治小便淋瀝。經(jīng)驗。 葵花根(一撮。洗凈)
上銼碎,用水煎五七沸服。

【灸法】
治小便淋澀不通。用食鹽不以多少。炒熱放溫。填臍中。卻以艾灸七壯。小便自出。艾炷如箸頭大。


17-2 胞痹門(治小便不利,并溺附)

淋痛治驗

【參苓琥珀湯】
中統(tǒng)三年六月中。黃明之小便淋。莖中痛不可忍。相引脅下痛。制此服之。大效。

人參(五分) 茯苓(去皮。四分) 川楝子(去核。銼炒。一錢) 琥珀(三分)生甘草(一錢) 玄胡索(七分) 澤瀉 柴胡 當(dāng)歸梢(各三分)
上九味 咀,都作一服。用長流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招氖城。

水芝丸】
治下焦真氣虛弱。小便頻多。日夜無度。此方得之于高麗國王。蓮實(去皮。不以多少。先以好酒浸一二宿。用豬肚一個。卻將酒浸蓮實入在內(nèi),用水煮熟。取出將蓮實切開。于火上焙干秤用)
上為末。醋糊丸如雞頭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招氖城啊

17-2 胞痹門(治小便不利,并溺附)

小便數(shù)而欠

中書右丞合刺合孫,病小便數(shù)而欠,日夜約去二十余行,臍腹脹滿,腰腳沉重,不得安臥。至元癸未季春下旬,予奉圣旨治之,遂往診視。脈得沉緩,時時帶數(shù),嘗記小便不利者有三,不可一概而論也。若津液偏滲于腸胃,大便泄瀉,而小便澀少,一也,宜分利而已。若熱搏下焦津液,則熱濕而不行,二也,必滲泄則愈。若脾胃氣澀,不能通利水道下輸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順氣令施化而出也。今右丞平素膏粱,濕熱內(nèi)蓄,不得施化,膀胱竅澀,是以起數(shù)而見少也,非滲泄分利,則不能快利。遂處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湯。內(nèi)經(jīng)曰:甘緩而淡滲,熱搏津液內(nèi)蓄,臍脹腹?jié)M,當(dāng)須緩之泄之,必以甘淡為主,是用茯苓為君,滑石甘寒、滑以利竅,豬苓、琥珀之淡以滲泄而利水道,故用三味為臣、脾惡濕,濕氣內(nèi)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用甘為助,故以甘草、白術(shù)為佐。咸入腎,咸味下泄為陰。澤瀉之咸以瀉伏水。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濕潤燥,此為因用,故以二物為使。煎用長流甘瀾水,使不助其腎氣。大作湯劑,令直達于下而急速也,兩服減半,旬日良愈。

【茯苓琥珀湯】
茯苓(去皮) 琥珀 白術(shù)(各半兩) 澤瀉(一兩)滑石(七錢) 木豬苓(半兩,去皮)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錢)
上八味為末,每服五錢,用長流甘瀾水煎一盞,調(diào)下,空心食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
點擊查看:<<衛(wèi)生寶鑒>>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