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峨眉巖雪下 |
漢語拼音 | e ping cao |
英文名 | Omei Mountain Tanakea |
藥材基原 | 為虎耳草科植物峨屏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峨屏草 多年生草本,高6-12cm。根莖橫走,直徑約2mm。單葉可過15枚,均為基生;葉柄長1.1-6.5cm,被褐色腺柔毛;葉片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0.8-3.5cm,寬0.5-2.8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疏生褐色腺柔毛,脈不明顯;ㄐ,頂生,排成疏散、尖塔形的總狀花序,花葶疏被腺柔毛;苞片鉆形,長約3mm;花梗細,長約4mm;花萼白色,鐘狀,5-8列近基部,列片披針形,先端急尖,兩面無毛,邊緣具極小腺毛,單脈;無花瓣;雄蕊8-10,長達3mm;心皮2,下部合生,子房近上位,1室,花柱2。蒴果長約4mm,2果瓣叉開;、果期4-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900-1100m山地林中的陰濕石隙。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本品含生物堿,鮮品含虎耳草甙(norbergenin)。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咸;寒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熄風(fēng) |
功效分類 | 平肝熄風(fēng)藥 |
主治 | 高熱驚厥,驚癇抽搐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9-15g,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息風(fēng)定驚、清熱的功能。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Tanakea omeiensis Nakai |
科屬分類 | 虎耳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