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陽春砂、春
砂仁、蜜砂仁。
來源 為
姜科植物陽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dá)1.5m。地上莖直立,無分枝。葉排為2列,無柄;葉片窄長圓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4~40mm,寬2~5cm,全緣,羽狀平行脈;葉鞘抱莖。穗狀花序成疏松的球形,具花8~12朵;花萼筒狀,先端3淺裂,花冠管細(xì)長,先端3裂,白色。蒴果橢圓形,成熟時(shí)紅棕色,有肉刺。種子多數(shù),芳香。花期3~6月,果期6~9月。生于山谷林下陰濕地。
采制 7~8月間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低溫烘干。臨用時(shí)取種子搗碎;果皮亦入藥。
產(chǎn)地 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福建亦產(chǎn)。
性狀 果實(shí)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不明顯的
三棱,長1.5~2cm,直徑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果皮薄而軟。種子結(jié)集成團(tuán),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tuán)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5~26粒。種子為不規(guī)則多面體,直徑2~3m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質(zhì)硬。氣芳香而濃烈,味辛涼、微苦。
化學(xué)成分 種子含淡黃色揮發(fā)油,油中含乙酸
龍腦酯、
樟腦、樟烯、
檸檬烯、β-蒎烯、苦橙油醇等。另含黃酮類成分。
藥理 對腸管有雙向作用:其低濃度煎劑對豚鼠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高于1%濃度的煎劑及揮發(fā)油飽和水溶液則均呈抑制作用;砂仁粉混懸液0.6g/kg、1.2g/kg分別灌胃,對二磷酸腺苷誘發(fā)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有抗凝血作用。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于濕濁中阻,
脘痞不饑,脾胃虛寒,
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dòng)不安。用量3~6g,入煎劑宜后下。
配伍應(yīng)用 ①脾胃虛寒,
腹痛泄瀉:配
木香、
陳皮、
半夏等。②脘痞不饑:配
香附、
烏藥、
沉香、
甘草。③妊娠惡阻:配
紫蘇梗、
白術(shù)。④嘔吐:配陳皮、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