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審病之確。莫過內(nèi)經(jīng)。后世務為支離。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陰陽臟腑之所以然。今聚內(nèi)經(jīng)十六卷之文?偲渖⒁姟:隙鲋疄椴∏榘苏。使后學得所指歸焉。
病之大綱。不外陰陽。陽衛(wèi)外者也。陽不密則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故風寒六yin之邪得以入之。入之則外感之諸癥生焉。
陰為陽守者也。陰弗營則不能宅陽以藏神。故內(nèi)傷神志筋骨之病居之。居之則內(nèi)傷臟氣之有余不足種種興焉。識病必先辨陰陽。陰陽辨而后能察病矣。
所謂陽者。欲如運樞。運樞者。開 和調(diào)而不凝滯也。若起居如驚。則自致煩擾。而神氣乃浮矣。浮則神內(nèi)散而出。邪外伺而入。于是有因寒因濕因暑因氣之外感。內(nèi)經(jīng)先舉此四端。而一切外感六yin之邪俱可知也。因于寒者。則為病熱。故體若燔炭。必汗以散之。是以外感風寒。必以發(fā)表為第一義。蓋以風寒之入。始于牢持衛(wèi)氣而不得散。若不發(fā)其汗。勢且從而犯內(nèi)也。因暑則別。人傷火熱之邪矣;馃崛雱t直入臟腑。而劫心劫肺劫胃。故煩汗喘渴四癥。一齊俱見。靜則多言者。心主言。心不勝外火。而神不舉。故靜失其守而多言也。因濕者。濕既從表。先犯太陽。故首如裹。既而入內(nèi)。必郁于陽明。陽明郁則不能行太陰之氣于三陽三陰。此必先病筋膜。故大筋緩短。小筋弛長。為拘為痿之癥生矣。
若夫因氣。氣固非外至也。然以內(nèi)之陽氣不能振其綱。則將紐解而失其維。是以四維相代為用。所謂左枝而右梧也。四維如是。內(nèi)氣之餒敗可知矣。夫外感之起。千條萬緒而內(nèi)經(jīng)先揭此四端者。蓋以明陽不衛(wèi)外。遂有外感之患也。蒼天之氣清靜。順之則陽氣固。若陽不固。不止易于外感。而亦已內(nèi)傷。故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張者如弓之張。精絕者。陰精之絕也。弓矢張則干強筋疲。弓之體必脫。陽之煩勞而張象之。故精絕也。夫陽欲固以衛(wèi)外。乃以煩勞敝之。陰之起亟者。將何以副。故既失其所以固陽之道。則辟積于夏矣。辟。偏也。陽擾陰虧。已成偏熱。故至夏益甚。所謂甚者。五心煩熱。如煎如熬。此孤陽外浮而真氣內(nèi)奪也。故曰煎厥。如是則肝血不榮而為目盲。腎精不致而為耳閉。身若壞都。散解而不可憑藉。凡此者陽張而至敗。斯陰絕而失守也。陽氣者。喜氣也。和氣也。好和而惡奸。若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者。陽之厲氣也。肝寒主之。其橫溢之至。能使十二官失職。氣窒則菀血。故郁于上也。薄。迫也。厥。逆也。大怒則氣遂于上而不下。故薄厥也。且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今薄厥則不精不柔。眾禍方起。何以言之。失其柔則傷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機關。今有傷于筋則縱緩不收。手足無措。若不客者矣。失其柔則又偏于為剛。而汗出偏沮。偏沮者。半與營和而半否也。偏枯之癥起矣。又衛(wèi)氣不固則玄腑方開。寒水乘之。熱郁玄腑。衛(wèi)生資格考試網(wǎng)甚則痤癤。微亦 疹;蚋嗔环矢省偠鴤。與陽為亢。則變生大疔。而受如持虛者。以陽不能柔而與陰為剛也。況乃形勞汗出當風。使寒氣薄之。自當液凝為鼓急。甚則痤矣。此非陽氣之不固使然歟。不特是也。陽不能柔則開合不得。寒氣從而陷脈為痿。至于留連肉腠。使經(jīng)絡俞穴合之氣化薄。則不精之至。而內(nèi)傳之為善畏驚駭。蓋俞有傳送之義。今使寒陷經(jīng)俞。氣化為迫。侵及臟腑。所謂氣一能動志也。善畏驚駭。非神志之動乎。而不精之至微焉矣。夫陽氣被傷而不柔不精。遂至廢筋骨。亂神明。皆不密之為也。
所謂陰者。體魄五官百駭筋骨血肉津液皆陰也。養(yǎng)陰之道。在和五味。經(jīng)曰:陰之所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原其然者。陰食味。陽食氣。五味出于地。故能生五臟之陰。然一或偏與不節(jié)。則所刺反能傷陰。傷陰亦能病及于陽。何以言之。凡在內(nèi)者皆陰為之主也。不惟陽密足以固陰。而亦陰強乃能壯陽。故岐伯極言養(yǎng)陽而后。續(xù)言養(yǎng)陰。以備陰陽之全義。其言味以養(yǎng)陰。而受傷于偏。至此固其大者矣。而如煩勞大怒。飲食起居之不節(jié)。至于煎厥。與形氣絕。要豈細故哉。陰不養(yǎng)則不可以扶陽。若其本不和則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矣。此養(yǎng)陰之義也。失于陰陽。則四時之氣更傷五臟。是以春傷于風。則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洞泄者。外傷于風。則內(nèi)之風木亦動。合內(nèi)風與外風交煽。是以留連至久。必侵脾土而為洞泄也。夏傷于暑。秋為 瘧。夏以凄滄水寒感之而郁熱。秋風乘之則瘧病成矣。秋傷于濕。上逆為咳。發(fā)為痿厥。秋濕者。濕土用事未退。肺金感之。不得清肅。故氣逆為咳。肺氣不勝不行。則五臟郁熱亦不退。必將發(fā)為痿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蓋冬不臟精。是以寒邪易入。寒氣既藏于陰分。至春陽氣上升。新邪外應則為溫病。夫風暑寒濕。迭相勝負。而皆感之者。內(nèi)氣不守。故外邪皆得以犯之。況病久則傳化耶。
若陰平陽秘。骨正筋柔。豈至有是。
陰陽不和。陰爭陽擾。則害及表里。爭者。五臟氣爭也。陰氣營于五臟。而九竅皆稟五臟之氣。爭則陰邪獨盛。所謂陰無陽則戰(zhàn)者是也。擾者。魄汗不藏也。陽氣起于四末。陽擾則四逆而起。蓋陰爭則必陽擾也。一為臟病于內(nèi)。一為經(jīng)病于外。內(nèi)外交病。而肺為五臟六腑之長。元氣之主。內(nèi)外兩非。則必肺獨受之。故喘鳴之候興焉。皆以營衛(wèi)下竭。
孤陽獨浮。斯不能克耳。后學不辨其疾在陰陽。而動以發(fā)肺治肺朦矣。
有三陰三陽之氣各病者。內(nèi)經(jīng)不拈臟腑絡經(jīng)。緣三陰三陽。先天各有分部位次所由。以立臟腑。而要非臟腑經(jīng)絡之所出。故病止從陰陽氣血生。不因經(jīng)絡臟腑生也。然其間有單病。有合病。有并病。單病。一氣病也。合病。陰陽齊病也。并病。此勝而并其負也。此皆人之大陰陽病。其病未嘗不及臟腑。而要非經(jīng)絡臟腑之為病。后學不明正陰陽所病。動以表里臟腑陰陽混詮。蒙昧千載?蓢@也。
單病者。如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二陽。陽明也。陽明。位太陰之表而居中于腑。則胃當之。非大腸之以經(jīng)絡為陽明比也。其病發(fā)心脾者。胃與心。為生土之母子。而脾與胃。為行津液之表里。發(fā)者。發(fā)足之義。
人之情欲。本以傷心。勞倦憂思。本以傷脾。母既病則必連及于子。臟既傷則必連及于腑。故凡內(nèi)以傷精。外而傷形。皆能病及于胃。此二陽之病。發(fā)自心脾也。夫陽明為生化之本。其氣盛。其精血下行化營衛(wèi)而潤宗筋。今化源既病。則陽道外衰。故不得隱曲。在女子為不月。此其候也。病久而傳。則傳為風消。又傳為息賁。死不治。蓋陽明既病。則表邪起而勝之。邪勝則精血不榮。故肌體風消。又胃病則肺失其養(yǎng)。故氣息奔迫。氣竭于上。精虧于下。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nèi)熱。風消息賁。勢必敗及五臟。故曰死不治也。蓋人身有真陰。有真陽。心脾為真陰之主。胃為真陽之主。傷及真陰。必使真陽無守。二陽既病。則倉廩匱乏。餉道絕運。是胃實為生死之關也。而要必自真陰之傷為之。故心脾之病。不待好色之傷而始。有不得隱曲與不月也。
三陽為病。發(fā)寒熱。下為癰腫。及痿厥 痛。傳為索澤癩疝。三陽太陽也。太陽為三陽主氣。起少陰而居其上以主巔頂。又主衛(wèi)外為固。以陽盛且浮。故在上又在外也。夫太陽主表。于經(jīng)則膀胱納之。而內(nèi)經(jīng)拈其病。終不言膀胱者。以膀胱止州都之官主表。既非其事。而太陽體用。終不歸于膀胱也。然則此云發(fā)寒熱者。以太陽主表。虛則不能捍風邪而衛(wèi)外。是以邪入而發(fā)熱。若下為癰腫等。則為犯本及膀胱耳。糜爛為癰。凝結為腫。失力曰痿。冷逆曰厥。足肚 疼曰痛。此皆由太陽經(jīng)之衰颯而留寒壅熱之所至也。至于傳為索澤者。陽絡既虛。久為諸陰所不容。則皮膚潤澤之氣也皆消散。是為索澤。索澤未嘗不與風消同。但彼出于內(nèi)。陰消而陽散之。此則在其經(jīng)之陽衰而陰枯也。至若 疝。本厥陰病。而太陽經(jīng)之傷寒亦能致之。此為三陽之傳也。
一陽發(fā)病。少氣善咳善泄。一陽。少陽也。少陽為厥陰之表。起厥陰而游行三焦。繞于心胞。故少陽為游部為相火。其氣安則柔和。失守則火壯;饓褎t食氣。故少氣火壯。則三焦之氣上逆?zhèn)。故善咳。少陽為木。木強必侮土。故善泄。然土以木為達。若木失其既達之職。則土必寒而不運。亦善泄也。病久而為心掣為膈者。相火與君火同氣。火亢失職。勢必熏心。心動不寧。若有所引。是名心掣。游部失職。陽明腐熟無權。散精不得。壅滯不行。日久則三焦上下熱盛而血愿。是以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是名曰膈。故膈病有二。一為元氣虛而中不運。則痰涌胃脘而脈微。一為血分干枯。則熱郁當胸而脈弦大。此皆素傷少陽之行令故也。
按三陽為人身大氣。所以綱維振作為生氣為生理者也。一及于病。則群陰受病。故傷陽必傷陰也。仲景著三陽之病曰。太陽病。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病。胃家實。少陽病。口苦咽干目炫。與內(nèi)經(jīng)不同。蓋以外感起論。故必以形層部位先之。不暇及本氣也。何為本氣。如少陽則一陽生于下。游行三焦而上之。其氣無所不遍。仲景則屬之半表半里。于經(jīng)則兩脅及耳也。陽明為兩陽合明。主中氣而為身之維。仲景則屬之太陽之內(nèi)一層。主在經(jīng)及腑也。三陽則統(tǒng)主上下。以及衛(wèi)外為固。此以身之衛(wèi)氣當之。仲景則以其經(jīng)之顛頂項背分部也。仲景論外感。故舉以形層。內(nèi)經(jīng)論大氣。故究及體用。各有攸當耳。
二陽結。謂之消。此所謂結。乃結于本氣。陽明氣盛熱壯。然血多津守。未嘗有所結也。今言結者。則以陽邪盛而傷陰?萜浣蛞骸9式Y在中焦也。陽明亢甚。必消谷善饑。食而不飽。又熱亢能消。津液不榮肌肉。故名曰消。此所謂中消癥也。消有三。此其一。
三陽結。謂之隔。三陽氣盛而為周身大氣之經(jīng)。其氣磅因薄四達。故有并至如風雨之證。而此云結者。是并于陰分也。
經(jīng)又曰:并于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 。是蓋陽郁陰中。陰不敢遏。故上下無常。郁而為熱。薄于大腸。故為腸 。是亦并于陰也。而其氣尚未結也。其氣若結。則必結于小腸膀胱。此則并于陰而甚焉者也。蓋小腸膀胱為三陽之本經(jīng)。其邪既結。則傳化之官失用。而升降之通乃隔。上為陽不化氣。下為津液不行。故與少陽失職。俱名為隔。以上皆所謂單病者也。
有合病者。陰陽兩病也。或兩氣同病。偶然相合;騼芍缕涮。因而相合。皆合病也。
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陽。陽明。一陰。厥陰也。俱病則二部本氣俱逆而不下。陽明逆。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厥陰逆。主發(fā)驚駭。是二者。皆主驚駭矣。況合病。又木強土疏乎。故主驚駭也。厥陰。陰之根。陽明。陽之本。根本俱病。則下逮沖督。上虛胃氣。背痛善欠者沖督病。善噫者胃病。皆氣逆而不引不下也。名曰風厥者。厥陰病則木強而風起。陽明病則又不能下行三陽。于是逆者。兼內(nèi)風鼓而逆上。故名風厥也。
二陰一陽。發(fā)病善脹。心滿善氣。二陰。少陰為里。一陽。少陽為游部。然一陰為先天生氣之原。是為生陰。一陽為地雷之后。是為生陽。俱在下而能上騰精氣。以養(yǎng)火金土者也。二者交病。是人之根柢病也。根柢既病。則所謂升者不升。而火金土皆遂矣。是故木氣欠和則脾不疏達。故善脹。真陰不升則心無所養(yǎng)。轉見寒決。故心滿。三焦少氣。則肺亦失其治節(jié)。故善氣www.med126.com。此陰陽兩虛之癥也。
三陽三陰。發(fā)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三陽。太陽。三陰。太陰脾也。此條為人之太陰陽兩虛之癥。三陽太陽主表。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三陰太陰主里。不能出營衛(wèi)。行津液而灌溉肢肌。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不識此者。謂為中風癱瘓。而非也。內(nèi)經(jīng)明拈此條以示后學。后人尋諸中風之門。謂之 人耳。
結陽者。腫四肢。六陽皆起于四肢。故四肢為諸陽之本。結者。聚而不行也。陽未有不行者。今其氣結而不行。是陽不用也。陽不用。必壅于所起。故腫必于四肢。四肢皆腫。以知諸陽之結矣。
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主血。邪結六陰。其傷在血。而足三陰為根柢。蓋足三陰皆主于下。故當便血。言一升者。去血之多也。去血如是。其結當解。若不解而再結。則其邪必盛。故便二升。又不解則邪為尤甚。故曰三結三升。此與陰絡傷則血內(nèi)溢。相似不同。此以邪壅。彼以沖任脫也。又與腸 下血相承而不同。腸 下血不多而徐。此以邪甚驟下而多也。二條偏病陰陽。然實諸陰諸陽合病。亦致合病也。
陰陽斜結。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斜。邪同。陽結腫四肢。乃在陽之發(fā)處。結陰使血病在陰之聚處。今邪交入陰陽。而交結之勢必結于陰陽之所共生處矣。生陰唯腎。生陽唯膽。皆根源下焦。而腎職行水。若兩家交壅。正所謂不能通調(diào)水道也。然陰多陽少。則腎病為多。腎病則陰之真水沉寒。而無陽以化氣。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腎。腎既流水不能化精。故石堅一處而不及他所。唯見少腹腫耳。此亦水證之別也。
三陰結。謂之水。三陰為六經(jīng)之主。三陰邪結。是坤土不能運精矣。土不運精。則二陰之水氣益甚。勢必反來侮土。且水氣盛則陽不得入。陽不得入則肺氣不得通調(diào)。斯寒水不行而為壅。故為水也。蓋中州結則氣壅而關門不利。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類者。本在腎。末在肺也。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厥陰。少陽。一主風木。一主相火。膽肝心胞三焦皆所共也。均為熱化而風煽之。四結之脈。皆絡于喉。風火逆上而不得發(fā)。必于喉乎結之。是成喉痹也。有并病者。凡人之陰陽內(nèi)外雌雄。必相輸應。是以陰陽相致。得其和平。若既兩病。則各經(jīng)之陰陽。必錯迕違逆。相遇則搏而敗。必并于勝。故不謂之合病。而謂之并病。并者有所歸也。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勝一陰。脈 而動。九竅皆沉。陽明全有谷神營衛(wèi)之盛氣。厥陰則任獨使而布行之。合兩家同病。而中州氣餒。是陽明主病矣。乃中州氣餒。而風木失和。將厥陰之戾。反克于中州。嗣此陽明之脈不復搏大而見。氣不昌而內(nèi)郁見動。則所以宣之九竅無俾也。故皆沉。此則陽明之病甚矣。是謂并病也。
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nèi)亂五臟。外為驚駭。一陰主筋膜之氣。又主三陰之闔。能為太陽之守。莫一陰若也。乃三陽一陰俱病。而太陽之脈且勝。夫太陽之病。在脈浮。病而脈勝。則浮大中空。無陰可知。無陰則太陽之上下無常方。風雨并至而為病。而豈無氣之一陰能止之乎。于是內(nèi)氣不守。則內(nèi)亂五臟。本臟神怯。則外為驚駭也。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陰脈沉。勝肺傷脾。外傷四肢。二陰主里而藏精。病則真精內(nèi)虛。二陽起谷神而朝津液。病則津液枯竭。于是氣逆火盛。必傷于肺。故曰病在肺。若見少陰脈沉者。是謂腎氣不衡。而無根之浮火逆而上乘。則上勝于肺。中州不能遏其逆。則熱燥傷脾脾病則不能授氣于四關。故并外傷四肢也。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顛疾為狂。前證明陽氣虛內(nèi)熱。腎氣不衡。故有勝肺傷脾之見。今內(nèi)傷之氣皆交至。而定為病在腎者。此系腎家水空火不守。而上發(fā)與陽明熱邪相并。使心無所主。故神惑志失。而罵詈妄行。太陽無內(nèi)。故顛疾。神明內(nèi)亂。故為病狂。此癥之見。似宜皆在陽明。然實腎精不守。不能主里。使心火自焚。與陽明并也。
二陰一陽。病出于腎。陰氣客游于心脘下。空竅堤閉不通。四肢別離。一陽連腎。上至肺。外連脾胃。然其根本出于二陰。今二陰腎家寒虛。少陽不足。故病出于腎。腎與膽氣皆寒虛。是以陰氣客游于心脘下。陰氣既盛于中脘。則所以行津液出營衛(wèi)以灌溉四末者。皆空竅堤閉不通矣。不通者。無陽則不通也。不通則四肢乃別離矣。此證近于單腹脹。而四肢如削者也。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一陰之陰。為作朔之陰。
一陽之陽。為生生之陽。二脈皆代絕。是陰不為陽根。陽不為陰生矣。兩俱失職。則所以為游部。為獨使者。皆無根之陰氣也。心之下。自膻中至三焦。皆少陽生發(fā)游行上下之位。二部之生氣既已無根。故陰氣至心而上下無常。出入不知也。咽喉膽之使也。故干。脾土之沖和。亦賴膽肝之舒達。若脈皆代絕。是以死氣乘脾矣。其為中氣不續(xù)。中土衰敗可知。
二陽三陰。至陰皆病。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并絕。沉為血瘕。浮為膿 。二陽三陰。本脾胃也。而后云至陰者。以明此三陰屬于太陰肺。故分別言之。夫陽明居二陽中州氣盛。太陰脾常為之行氣于三陰。而陽明亦自能達氣于三陽。則手太陰肺常能為治節(jié)于其間。是以陰陽和同。陽倡陰隨。陰守陽中。陽指陰使。今二陽三陰至陰皆病。其病氣皆見于其脈。則其象為陽浮而不能沉。陰沉而不能浮。是以陰不過陽。陽亦不能止陰。是陰陽離絕也。如是則沉伏于內(nèi)者。有陰寒之病。血聚為瘕。浮顯于外者。有陽毒之病。壅盛膿 。舊文作沉為膿 。浮為血瘕。有吳鶴皋正之。
按內(nèi)經(jīng)無并病之文。然陰陽不和。兩戾相遇。勢必相戰(zhàn)。戰(zhàn)有勝負。則其病更有所歸。或歸勝;驓w負。必有為之主者。終非合病之條也。故另出言之。乃內(nèi)經(jīng)舉一隅耳。此陰陽之錯迕。臟腑之乘除?刹槐婷骱。
點擊查看:<<內(nèi)經(jīng)博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