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噎膈
    

景岳全書:噎膈

經(jīng)義《陰陽別論》曰∶一陽發(fā)病,其傳為隔。三陽結(jié),謂之隔!缎皻馀K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后沃沫!洞笃嬲摗吩弧梦该}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锻ㄔu虛實論》曰∶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讹L論》曰∶胃風之狀,…

經(jīng)義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fā)病,其傳為隔。三陽結(jié),謂之隔。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后沃沫。

《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

《通評虛實論》曰∶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風論》曰∶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 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藥。

《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舉痛論》曰∶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jié)矣。

《上膈篇》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時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jié),寒溫不時,則寒汁流于腸中,流于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于下管,則腸胃充郭,衛(wèi)氣不營,邪氣居之。

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nèi)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帝曰∶刺之奈何?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nèi)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浮沉,以為淺深。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nèi),邪氣益衰,大癰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nèi),恬無為,乃能行氣,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論證(共四條)

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郁,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jié),氣結(jié)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則燥結(jié)病于下。且凡人之臟氣,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而腎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飲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結(jié)不通,豈非運化失職,血脈不通之為病乎?而營運血脈之權(quán),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腎而何?矧少年少見此證,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此其為虛為實,概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快捷方式,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噎膈反胃二證,丹溪謂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若乎似矣,然而實有不同也。蓋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陽虛不能化也,可補可溫,其治猶易;食不得下者,以氣結(jié)不能行也,或開或助,治有兩難,此其輕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則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見證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調(diào)養(yǎng)心脾以舒結(jié)氣,此其證候既有不同,故延醫(yī)亦當分類也。

噎膈證,多有便結(jié)不通者!秲(nèi)經(jīng)》曰∶三陽結(jié),謂之膈。張子和曰∶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jié)謂熱結(jié)也。小腸熱結(jié)則血脈燥,大腸熱結(jié)則不圊,膀胱熱結(jié)則津液涸,三陽既結(jié),則前后閉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愚按此說則大不為然。夫結(jié)之為義,《內(nèi)經(jīng)》原非言熱,如本篇曰∶陰陽結(jié)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又《舉痛論》曰∶思則氣結(jié)。是豈以結(jié)為熱耶?且熱則流通,寒則凝結(jié),此自陰陽之至理,故凡霜凝冰結(jié),惟寒冽有之,而熱則無也,此天道之顯然可見者,人身陰陽之理,無非是耳,惟人不能知,所以多誤也。矧《內(nèi)經(jīng)》之言三陽結(jié)者,乃止言小腸膀胱,全與大腸無涉。蓋三陽者,太陽也,手太陽小腸也,足太陽膀胱也。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此皆致結(jié)之由也。

子和不察,而遂以三陽之結(jié)盡言為熱,以致后世悉傳為火,豈理也哉!然人之病結(jié)者,本非一端,蓋氣能結(jié),血亦能結(jié),陽能結(jié),陰亦能結(jié),余非曰結(jié)必皆寒,而全無熱也,但陰結(jié)陽結(jié)證自不同,有不可不辯耳。夫陽結(jié)者,熱結(jié)也,因火盛爍陰,所以干結(jié),此惟表邪傳里,及陽明實熱者乃有之。然熱結(jié)者,必有煩渴發(fā)熱等證,洪大滑實等脈,最易辯也,若下有結(jié)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jié)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jié)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jié)于下,而治節(jié)不行,此惟內(nèi)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夫噎膈之證,人皆知為內(nèi)傷也,內(nèi)傷至此,其臟氣之健否為何如,而猶云為熱,豈必使元陽盡去,而別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辯。

噎膈證,古人多認為寒。自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湯,張子和以三陽之結(jié)盡論為熱,且云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冒風欲吐,醫(yī)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屬;設(shè)如傷酒、傷食,正可攻逐,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熱之人,三陽必結(jié),食必上潮。醫(y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灼艾,三陽轉(zhuǎn)結(jié),歲月彌深,遂成噎膈。余味此言,不能無惑,蓋噎膈由于枯槁,本非實熱之證,承氣三湯尚可用乎?此河間之見,有弗確也。矧酒肉過多者,未必遂成噎膈,而噎膈之病,又豈皆素熱之人乎?此子和之見,有未然也。

自后丹溪遂承二子之說,而大辟《局方》之非,謂氣之初病,或飲食不謹,或外冒風雨,或內(nèi)感七情,或食味過濃,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密無汗,或性急易怒,肝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原本,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shù)帖,時暫得快,以為神方。濃味仍前不節(jié),七情反復相仍,舊病被劫暫開,濁液易于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醫(yī)者不察,猶執(zhí)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快, 俟久服可以溫脾壯胃,消積行氣,以冀一旦豁然。

不思胃為水谷之海,清和則能受,脾為消化之器,清和則能運,今反得香熱之偏助,劫之而愈,復作復劫,延綿至久而成噎膈,展轉(zhuǎn)深痼,良可哀憫。此丹溪之說也。使后人見之,無不以為至論,即余初年,亦未嘗不加飲服,而今則日見其非矣。

何也?試觀所敘病原,其有然者,有不然者,顧難縷指而辯也。第以此證而力指為熱,能無謬乎?且既云燥熱之劑隨手得快,則固非無效也,夫燥熱已能奏效,豈真火證而燥熱能效乎?蓋脾土惡濕,故燥之可也,火能生土,故熱之亦可也。溫燥扶陽,此自脾家正治,而必欲非之,以致后人之疑,似屬矯矣。若謂濃味七情,仍前不節(jié),以致愈而復作,此誰之咎也,而亦可歸之藥誤乎?又如脾胃清和,能受能運之說,此實至理,誰不云然,第余之所謂清和者,則與丹溪不同,抑又何也?蓋丹溪所言者,惟恐火之盛,余之所言者,惟恐陽之衰,異同若此,人將焉信,請以天人之理證之何如。

夫天人之所同賴者,惟此陽氣而已,故經(jīng)曰∶天氣清靜光明者也;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由此言之,則六合清和,止此太陽為之用,故陽氣勝則溫暖光明,而萬類咸亨,非清和乎?陰氣勝則風霾晦暝,而升沉閉塞,非不清和乎?且春夏萬物之盛,非陽盛之化乎?秋冬萬物之衰,非陽衰之兆乎?人之所賴以生者,亦惟此耳。故人于飲食,朝入口而午化盡,午入胃而暮化盡,此其中焦之熱,亦何異大烹之鼎,必如是者,才是清和,是即平人之常,乃正所為胃氣也。使朝食而午不饑,午食而晚不饑,飲食化遲,便是陽虧之候,而矧乎全不能行,全不能化者,醫(yī)且猶云有火,豈必并此化源盡行撲滅而后可,亦堪嗟矣。

夫天下之理,本無二三,而或者或非,何多朱紫,余每欲言,未嘗不知自反,第于最疑處,則不得不呈其丑,又安得軒岐再起,以為我一正哉。嘗聞之康節(jié)先生曰∶欲為天下屠龍手,肯讀人間非圣書。其感慨深矣,豈不信然,豈不信然。

論治(共七條)

凡治噎膈,大法當以脾腎為主。蓋脾主運化,而脾之大絡布于胸膈,腎主津液,而腎之氣化主乎二陰,故上焦之噎膈,其責在脾;下焦之閉結(jié),其責在腎。治脾者,宜從溫養(yǎng),治腎者,宜從滋潤,舍此二法,他無快捷方式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陽出土,而后萬物由之,可見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療內(nèi),上病救下,辯病臟之虛實,通病臟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治噎膈之法,凡氣血俱虛者,宜五福飲及十全大補湯。脾虛于上者,宜四君子湯。

脾虛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脾肺營虛血燥者,宜生汁煎。陰虛于下者,宜左歸飲、大營煎。陰中之陽虛者,宜右歸飲加當歸,或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皆治本之法也。

噎膈初起,微虛者,宜溫胃飲加當歸、濃樸。如果痰氣不清,上焦多滯者,宜二陳湯加濃樸,或六安煎亦可。如氣有不順,或兼胸腹微痛者,宜加減二陳湯暫解之。凡初覺飲食微有不行,而年不甚衰者,宜速用大健脾丸,或木香人參生姜枳術(shù)丸,以調(diào)脾氣為上策,或芍藥枳術(shù)丸亦可。

噎膈便結(jié)者,但察其無火無滯,而止因血燥陰虛者,宜五福飲或大營煎,加酒洗蓯蓉二三錢同煎服;蛞怎垢酀u潤其下,而以調(diào)脾等劑治其上,最為良法;蚨喾羊乳酥之類,以滋其精液,使之漸潤,毋欲速也。如果氣血未至甚損,而下焦脹閉之甚者,則不得不為暫通,輕則玉燭散、人參利膈丸,或搜風順氣丸,甚則大黃甘草湯,酌宜用之。

用溫補以治噎膈,人必疑其壅滯,而且嫌迂緩,不知中氣敗證,此其為甚,使非速救根本,則脾氣何由再。吭O(shè)用溫補而噎塞愈甚,則不得不曲為加減,然必須千方百計,務從元氣中酌其所宜,庶可保全也。若用補之后,雖或未見功效,但得全無窒礙,便是藥病相投。且此病最不易治,既能受補,必須多服,方得漸效,以收全功,不可性急致疑,一暴十寒,以自誤也。若急圖目前之快,但使行滯開胃,而妄用大黃、芒硝、三棱、莪術(shù)、栝蔞、仁、滾痰丸之屬,非惟不能見效,必致胃氣日敗,萬無生理矣。此徒速其亡,不可不省也。

諸家治噎,古法用人參、黃 以補元氣,御米、粟米以解毒實胃,竹瀝以清痰散結(jié),干姜以溫中,生姜以去穢,牛、羊乳以養(yǎng)血潤液,當www.med126.com歸以潤燥,用此數(shù)者為主治,其余因證而增減之,俱是良法。凡肥胖之人,鮮有噎證,間或有之,宜用二陳加人參、白術(shù)之類。

血虛瘦弱之人,用四物合二陳,加桃仁、紅花、韭汁童便、牛羊乳之類。七情郁結(jié)而成噎膈者,二陳合香附、撫芎、木香、檳榔、栝蔞、砂仁之類。飲酒人患噎膈,以二陳加黃連、砂仁、砂糖之類。胸膈有熱者,加黃連、黃芩、桔梗、栝蔞之類。脾不磨者,加神曲、砂仁、麥芽之類,以助消導。噎膈大便燥結(jié)之甚者,必用大黃,或用二陳湯加酒蒸大黃、桃仁以潤之,乃急則治標之法也;蛴四物湯加桃仁、童便、韭汁,多飲牛羊乳為上策。按古人治噎之法大略已盡于此,雖其中有宜有不宜者,亦并錄之,以備采擇。

丹溪治法云∶用童便、韭汁、竹瀝、姜汁、牛羊乳,氣虛入四君子,血虛入四物;有痰用二陳,入氣血等藥中用之。切不可用香燥藥,宜薄滋味。

噎膈不治證

凡年高患此者多不可治,以血氣虛敗故也。糞如羊矢者不可治,大腸無血也。吐痰如沫者不可治,脾氣敗也。腹中疼痛, 雜如刀割者不可治,營虛之極,血竭于中也。

述古(共五條)

《巢氏病源》曰∶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diào),是以成噎。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jié),氣結(jié)則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

張雞峰云∶噎膈是神思間病,惟內(nèi)觀自養(yǎng)者可治。此言深中病情。

嚴氏云∶五膈五噎,由喜怒太過,七情傷于脾胃,郁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蓋留于咽嗌者,則成五噎,結(jié)于胃膈者,則為五膈。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治法宜調(diào)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則病無由作矣。

劉宗濃曰∶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大便燥結(jié)如羊屎,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jié)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有因火逆沖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shù)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jié)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yǎng)胃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濃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

陳無擇《三因方》曰∶五膈者,思憂喜怒悲也。五噎者,憂思氣勞食也。思膈則中脘多滿,噫則醋心,飲食不消,大便不利。憂膈則胸中氣結(jié),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

喜膈則五心煩熱,口苦生瘡,倦甚體痹,胸痛引背,食少入。怒膈則胸膈逆滿,噎塞不通,嘔則筋急,惡聞食氣。悲膈則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中雷鳴,繞臍痛,不能食。憂噎,胸中痞滿,氣逆時嘔,食不下。思噎,心悸喜忘,目視KT KT 。氣噎,心下痞,噫噦不食,胸背痛,天陰手足冷,不能自溫。勞噎,氣上膈,胸中塞噎,肢滿背痛。食噎,食急多胸中苦痛,不得喘息。

灸法

膏肓(百壯,以多為佳)、膻中(七壯)、中脘(七壯)、膈俞(七壯)、心俞(七壯)、天府(七壯)、乳根(七壯)、三里(三七壯)。

噎膈論列方

四君子湯(補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生姜汁煎(補九四) 五福飲(新補六) 八味地黃丸(補一二一)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加減二陳湯(和二)右歸丸(新補四) 大營煎(新補十四) 人參利膈丸(和一六六) 溫胃飲(新熱五) 大健脾丸(和八五) 芍藥枳術(shù)丸(新和十六) 四物湯(補八) 六安煎(新和二) 搜風順氣丸(和三四三) 二陳湯(和一) 豕膏(新因二九) 人參生姜枳術(shù)丸(和八二) 玉燭散(攻二四) 滾痰丸(攻七七) 大黃甘草湯(攻十三)

論外備用方

神香散(新和二十 氣膈) 五膈散(和一五六) 五噎散(和一五九) 五膈寬中散(和一五七) 十膈散(和一五八) 利膈丸(和一六五 胸痹) 人參利膈丸(和一六六)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逆) 草豆蔻丸(和一六七 酒膈) 人參豆蔻湯(和一六一) 嘉禾散(和百六十痰氣) 蘇子飲(和一六二) 補氣運脾湯(和一六四 中虛氣逆) 枇杷葉散(和一六三五噎) 木香寬中飲(和五五 行氣) 胡椒理中湯(熱六 胃虛寒) 理中湯(熱一 中寒)透膈湯(攻三十 逐痰滯) 青木香丸(攻八六 氣滯痰逆)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