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yī)學和心理學的領域內,神經心理學是最近三十年來逐漸成熟起來的一門分支學科。神經心理學不象神經生理學那樣單純地解釋腦本身的生理活動,也不象心理學那樣單純地分析行為或心理活動本身。它是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心理學的問題。人們需要了解人腦是如何反映外界環(huán)境中的事物,如何反映社會現(xiàn)象,如何產生心理活動以及心理活動與大腦的生理活動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神經心理學則正是把腦當作心理活動的物質本體來研究腦和心理或腦和行為的關系。它把人的感知、記憶、言語、思維、智力、行為和腦的機能結構之間建立了量的關系,用標志腦機能結構的解剖、生理、生化的術語來解釋心理現(xiàn)象或行為。它綜合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www.med126.com神經藥理學、神經化學和實驗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采用獨特的研究方法,成為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交叉的一門學科。
“神經心理學”一詞是美國哈fo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E.G.Boring早在1929年根據K.S.Lashley的工作提出來的。Lashley是美國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一生主要從事研究動物腦的機能與行為的關系問題。他首次在這兩者之間建立了量的關系,開創(chuàng)了用腦機能的術語解釋復雜行為的實驗科學。此后研究心理(行為)和腦的相互關系的一些基本問題,便成為神經心理學的主要內容。神經心理學這一術語雖然在那時候就提出來了,但作為一門學科系統(tǒng)地加以論述,應從蘇聯(lián)學者魯利亞(A.P.Jlypия1912~1977)1973年出版的《神經心理學原理》這本書開始。
1974年,L.A.Davison將神經心理學的研究分為三個領域,即實驗心理學、行為神經病學與臨床神經心理學。這三個領域的研究都涉及腦和心理(行為)關系的問題,只不過它們的對象和方法不同罷了。
一、實驗神經心理學
研究腦的機能或腦與行為的基本原理。研究對象主要是動物,在精細的控制條件下偶爾也用人作試驗。當前這方面的主要研究者有K.H..Pribram 和R.W.Sperry。
二、行為神經病學
主要在病人身上進行研究。行為神經學家設計一些測驗項目,深入地檢查每一個個別病人的“正!睓C能發(fā)生偏差或異常的情況。與臨床神經心理學的區(qū)別之處是不把這些心理測驗對“行為”作“量”的測定而僅作“質”的分析。即只強調行為的概念意義而不強調行為的效用意義。魯利亞所提供的研究資料是行為神經病學最好的例子。美國J.H.Pincus和G.J.Tucker合著的《行為神經病學》1978年第二版,重點介紹了介于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之間的一些交叉領域的疾病。從這些疾病的行為表現(xiàn)來研究神經系統(tǒng)的疾患可稱為神經系統(tǒng)的心理學。
三、臨床神經心理學
臨床神經心理學的對象也和行為神經病學一樣都是病人,但重點www.med126.com放在患腦高級機能障礙病人的診斷、鑒定、預后和治療上。臨床神經心理學利用各種測驗來測定已確診或待診的大腦損傷病人的智力、感覺運動機能和個性,用的測驗通常是標準化了的和數量化了的。病人操作的結果可與控制組相對照,結果用統(tǒng)計分析計算處理。除了能對腦損傷和其他疾病作鑒別診斷外,還能判斷病灶的位置、各種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的療效和預后,并能提出加速功能恢復正常的康復計劃。A.L.Benton,B.M.Reitan都是著名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