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項俗名脖項,之前有缺盆,缺盆之中即任脈之天突穴,為頸前居中第一行脈。缺盆之上有人迎穴,喉間開一寸五分,屬胃,為頸前第二行脈。人迎后一寸五分名扶突穴,屬大腸,即頸前第三行脈。扶突后名天窗穴,屬小腸,即頸中第四行脈。天窗后為膽脈,頸中無穴,乃第五行脈。膽脈后名天牖穴,屬三焦,即頸中第六行脈。天牖后天柱穴,屬膀胱,即頸中第七行脈。天柱后居頸之中央者督脈也,名天府,自前中一行至此為第八行脈。缺盆,(缺盆穴在橫骨上左右各一,為一十二經(jīng)之道路。)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胃、足少陽膽、手少陽三焦脈俱入缺盆。手太陰肺、足陽明胃、足少陽膽、足太陽膀胱俱結(jié)缺盆。
天柱疽,生項后高骨即大椎骨也,患形初起如臥蠶極癢。魚尾毒,生項后發(fā)際下兩旁骨,俗熱,不食,氣逆咳嗽。結(jié)喉癰,生項前結(jié)喉之上,又名猛疽,以其毒瓦斯猛烈也。夾喉癰,生結(jié)喉之兩旁。俱按陽癰陰疽則例治法。
生項后入發(fā)際正中,因與口對,故俗名對口,患偏兩旁則名偏對口。治當(dāng)辨其紅白∶色紅者口干作渴,飲水不歇,小便頻數(shù),或淋瀝作痛,舌上燥黃如雞內(nèi)金者,乃腎水枯竭,心火上炎,此證最惡,急用加減八味丸以滋補之,否則不救。余按癰疽治法。
五通丸(通用五十。)
醒消丸(通用四十七。)
敗毒湯(通用三。)
內(nèi)托散(通用三十八。)
陽和湯(通用五。)
十全大補湯(通用二十六。)
加減八味丸(通用四十六。)
生于肩之上,耳之前后。初起腫核皮色如常,日漸長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痛,半載兩日,以陽和湯,犀黃丸早晚輪服,外敷抑陰散。如潰,貼陽和解凝膏,內(nèi)亦以陽和湯、犀黃丸輪服,日日不間,可冀收功。若經(jīng)久潰,氣血衰弱,形體瘦削,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腫泛如蓮,穢氣熏人,愈久愈大,越潰越堅者,俱屬敗證不治。
紫元丹(通用五十一。)
陽和湯(bhskgw.cn/zhuyuan/通用五。)
犀黃丸(通用四十八。)
陽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抑陰散(通用五十八。)
小者為瘰,大者為 ,生于項間。初起一小核在皮里膜外,不覺疼痛,皮色不異。漸大如桃蛤蜊堅硬作痛作腫者,名馬刀瘰癧;一包而生數(shù)十枚者,名蓮子 ;繞項而生者,名蛇盤;其形大小不一連接數(shù)枚者,名子母 ;如黃豆結(jié)莢一般者,名鎖項 ;形小多癢者,名風(fēng);生項間延至胸腋者,名瓜藤 ;一枚上堆累三、五枚盤疊成攢者,名重臺瘰癧;生如藥品數(shù)據(jù)鼠形
丸每服三分,淡姜湯下,日三次。外敷烏骨膏。小孩不能服丸者,用小金丹日日敷之,至愈乃止。數(shù)年忌食香橙,食則復(fù)發(fā)。
雄樟散
灸瘰癧秘法(存驗。)
取肩尖、肘尖骨縫交接處,各有一穴,即手陽明經(jīng)肩 ,曲池二穴也。當(dāng)以指甲掐之,覺有酸效。)
又,瘰癧不論已成未成,已潰未潰,俱宜灸之,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起,則肘骨尖自芋A即是劑。按此法乃單灸曲池,以多為貴也。然但用前法,則已妙矣。倘有不應(yīng)者,又當(dāng)以此法治之。
子龍丸(通用五十六。)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犀黃丸(通用四十八。)
陽和湯(通用五。)
加味二陳湯(通用十八。)
加味保元湯(通用二十九。)
四物養(yǎng)榮湯(通用二十七。)
洞天救苦丹(通用五十三。)
烏龍膏(通用六十。)
陽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大棗丸(通用五十五。)
咬頭膏(通用六十一。)瘰癧多由風(fēng)熱毒邪與血氣相搏,郁結(jié)成核,如貫珠于耳項之間,腫硬白色搖奪不動而有根者,便是瘰癧。用藥多有不效,最宜于用燈火,至易至妙。
燈火 法
如 在左,則 左邊, 在右,則 右邊。前至頸上耳腳下起,離六分地,一點一點直下乳,次過脅動者。不是瘰癧,初起紅腫,便是癰疽,不可作瘰癧治。
陳士鐸先生治瘰癧方名消串丹
白芍(一兩) 白術(shù)(一兩) 柴胡(二錢) 天花粉(三錢) 茯苓(五錢) 陳皮(一錢) 附子(一片) 甘草(一錢) 蒲公英(三錢五分) 紫背天葵(五錢)
上藥煎,連服八劑,將藥減半,再服十劑而瘰癧盡化,再服一月全愈。接服六君子湯,以為善后之計,斷不再發(fā)。此方妙在蒲公英與紫背天葵為消串之神藥,然非佐之以白芍、柴胡,則肝木不平,非輔之以白術(shù)、茯苓,則脾土不健,何以勝攻痰破塊之烈哉。又得附子之力,以引群藥直搗中堅,所以能起沉 于旦夕耳。
又云∶人有久生瘰癧,兩頸之間盡多潰爛,胸膈之上無非痰塊,已有破頭欲腐者,遂至身體也。大約瘰癧初起,以解郁為先,而佐以補虛,以消其毒。倘執(zhí)尋常法,祛痰敗毒為事,鮮不速斃者,方用轉(zhuǎn)敗散。
轉(zhuǎn)敗散
人參(二兩) 柴胡(二錢) 白芍(三錢) 銀花(三兩) 當(dāng)歸(二兩) 半夏(五錢) 白術(shù)(一兩) 生甘草(三錢)
水煎服四劑,胸間之痰塊盡消,再服四劑,頸上潰爛亦愈,將前方減半,再服十劑,瘡口悉平,再不發(fā)也。
內(nèi)消瘰癧應(yīng)驗方
土貝母 白芷(各五錢)
共為細末,糖霜調(diào)陳酒下三錢,重者三服愈。
又方
用鼠矢,兩頭尖者為雄,圓者為雌,揀開各曬干研末,男用雌,女用雄。將雞子一個,頂上打一小洞,傾去白,但存黃,入鼠矢在內(nèi),以滿為度,攪勻,用皮紙封固洞口,飯上蒸熟去殼,臨臥時搓碎,火酒送下隔一日再服。雖遠年破爛者,不過三、四次即愈,末破者即消。
生于頸下天突穴之間,由汗出之后,邪風(fēng)襲于皮腠,起如粟米,搔癢無度,抓破津水,誤用甚者須兼服消風(fēng)散。
消風(fēng)散
荊芥 防風(fēng) 蒼術(shù) 當(dāng)歸 薄荷 蟬蛻 石膏 木通 牛蒡子(各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甘草(七分)
水煎,食遠服。
樟硫散
硫黃(一錢) 樟腦 川椒紅 生白礬(各二錢)
研末,用白羅卜一個掏空,將藥填滿,以羅卜蓋之,紙包三、四層,灰火內(nèi)煨半時部A俟冷取出,同熟豬油調(diào)稠搽患上。
(俗名落枕。)
頸項強急,轉(zhuǎn)移不便,乃膀胱經(jīng)感風(fēng)寒濕氣所致,或閃促亦令項強。用硼砂研細,以骨簪蘸津挑硼砂,點兩目內(nèi),淚出稍松,連點三次,立時即愈。
點擊查看:<<外科證治全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