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過江龍、蘭蕨草、青竹標、鐵包金、三角楓、雞腳草、雞爪蓮、觀音針
|
漢語拼音 |
yu lie dun jue
|
英文名 |
triangle Neolepisorus
|
藥材基原 |
為水龍骨科羽裂盾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15-45cm。根莖橫生,密被卵狀披針形鱗片,長漸類,邊緣有疏齒。葉遠生;葉柄長10-20cm,被鱗片;葉片三角形,漸尖,下部羽裂,全緣或分裂;葉脈明顯。孢子囊群大,圓形,在側(cè)脈兩旁排成不整齊的1-2行,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600-2000m的山地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甘;涼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利尿;止血
|
功效分類 |
止血藥
|
主治 |
小便短赤不利;水腫;血尿;勞傷吐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涼。有清熱利濕止血、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損傷、刀傷出血、血尿。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Neolepisorus deltoidea (Bak.)Ching[Polypidium deltoideum Bak.]
|
科屬分類 |
水龍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