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李萬寄生、板栗寄生、梨寄生、茶樹寄生、李寄生 |
漢語拼音 | xiu mao dun guo ji she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桑寄生科植物銹毛鈍果寄生的帶葉莖枝。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0.5-2m。嫩枝、葉、花序和花均密被銹色、稀褐色的疊生星狀毛和星狀毛;小枝灰褐色或暗褐色,無毛,具散生皮孔。葉互生或近對(duì)生,革質(zhì);葉柄長6-15mm,被絨毛;葉片卵形,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8(-10)cm,寬(1.5-)2-3.5(-4.5)cm,先端圓鈍,稀急尖,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于后橄欖綠色或暗黃色,下面被絨毛;側(cè)脈4-6對(duì),在葉上面明顯。傘形花序,1-2個(gè)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1-3朵,總花梗長2.5-5mm;花梗長1-2mm;苞片三角形,長0.5-1mm;花紅色;花托卵球形,長約2mm;副萼環(huán)狀,稍內(nèi)卷;花冠花蕾時(shí)管狀,長1.8-2.2cm,稍彎,冠管膨脹,頂部卵球形,裂片4枚,匙形,長5-7mm,反折;雄蕊4;花盤環(huán)狀;花柱線狀,柱頭頭狀。漿果卵球形,長約6mm,直徑4mm,兩端圓鈍,黃色,果皮具顆粒狀體,被星狀毛。花期9-12月,果期翌年4-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00-1200m的山地或山谷常綠闊葉林中,常寄生于油茶、樟樹或殼斗科植物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灰褐或暗褐色,皮孔多縱裂,嫩枝、幼葉和花被有銹色毛茸。葉片長橢圓形,長3-8cm,寬1.2-3.2cm,中脈于下表面突起,側(cè)脈不顯著,葉背密被銹色毛茸。革質(zhì)。有時(shí)可見卵球形漿果,黃色,表面皺縮,具顆粒,密被毛茸。氣微,味微苦、澀。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存在,具有毛痕。皮層中部散有石細(xì)胞。韌皮射線內(nèi)側(cè)常有石細(xì)胞群,石細(xì)胞多呈星狀或叉狀分枝,有的纖維狀。葉橫切面:僅下表皮有氣孔和毛茸;上、下表皮均有:列下皮;中脈維管束1個(gè),三束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從葉中分離得到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lid),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素 3-O-(6"-沒食子;)-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lucoside〕和槲皮素 3-O-β-D-葡萄糖醛酸甙(guercetin-3-0-β-D-glucuron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性涼 |
歸經(jīng) | 肺;肝經(jīng) |
功效 | 清肺止咳;祛風(fēng)濕 |
功效分類 | 清肺止咳藥;祛風(fēng)濕藥 |
主治 | 肺熱咳嗽;風(fēng)濕腰腿痛;皮膚瘡癤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Taxoilli Levinei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Taxillus levinei(Merr.)H.S.Kiu[Loranthus levinei Merr.;Scurrula levinei(Merr.)Danser] |
科屬分類 | 桑寄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