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王洪圖教授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yin氣喘息,痹聚在肺;yin氣憂思,痹聚在心;yin氣www.med126.com遺溺,痹聚在腎;yin氣乏竭,痹聚在肝;yin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nèi)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繼續(xù)講《痹論》,教材194頁。原文倒數(shù)第七行開始講。前面我們上節(jié)課已經(jīng)講過了。現(xiàn)在從“諸痹不已,亦益內(nèi)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睆倪@往下就是講的痹證的深淺、易治、難治,以及整刺治療的一些原則。諸痹不已,亦益內(nèi)也。各種痹證,如果不能及時、盡快地痊愈,而拖延下去的話,它都可以向內(nèi)傳變,教材有注釋,那個“益”就是這個“溢”。滿溢,流溢,發(fā)展、蔓延,各種痹證如果不能夠及時地痊愈,它都可以向內(nèi)蔓延,所以叫“亦益內(nèi)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風邪為主的痹證,這個病容易痊愈,因為風性善動,散風的方法可以散發(fā)出去,所以叫“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風性善動,風性輕揚,所以用散風的方法,比較容易治療。這是說“易已”。下邊又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連皮膚間者易已。
痹證,有的時候還可以引起死亡,或疼久者,有的疼痛很久,就是不容易很快痊愈。或易已者,有的就容易痊愈,其故何也?為什么痹證有的引起死亡,有的痛久而不愈,有的就比較容易痊愈呢?岐伯回答說,“其入臟者死”,痹證入于內(nèi)臟,病位已深,所以病情嚴重,比較難治,說“入臟者死”!捌淞鬟B筋骨間者疼久”,連筋骨間者,那看來是以寒濕為主,濕為著痹,留滯不去嘛,寒微痛痹,所以寒邪為主引起的疼痛,所以病位又深、又疼痛,又滯留不去,那么看來這種痹證就本篇而言,邪氣還是以寒濕為主引起的痹證。因為前面講了,風氣勝者,其人易已,所以這個“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主要是指寒濕之邪引起的痹證。疼痛,而且重著不移,濕為陰邪,黏滯不容易去掉,所以病程也久,病位也深。留連筋骨間,當然對下方而言,“其留連皮膚間者,那么反映出來,留連筋骨間病位深,留連皮膚間,病位淺,病位淺的容易痊愈。病位深的難于治療。“入臟者”,那就治起來就更難了。所以說,“入臟者死”。下面,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歧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什么原因,在什么情況下,痹證客于六腑,而成為六腑之痹呢?
歧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歧伯回答說,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這是由于飲食失調(diào),正如前文所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胃功能失調(diào)了嘛,所以這是飲食。居處,是他的居住生活環(huán)境不好,比如說,房屋不嚴密,風大,潮濕、陰冷,這都是居處,所以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由于飲食不當,或由于居處環(huán)境不適宜,導致了人體的正氣衰弱。這樣的話,使成為病本,也就是人體正氣衰,是痹證發(fā)生的根本。是六腑痹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下面這句話又是具體的講一下,食飲居處為其病本的道理問題,說六腑都各有各的俞,這個俞可以指背部的腧穴,膀胱經(jīng)背部的六腑之腧。也可以指手足六陽經(jīng)在肢體上的腧穴。腧穴都是氣血游行出入之處。內(nèi)連于腑臟,五臟六腑其所聯(lián)系的手足陽經(jīng),它們的腧穴同樣是氣血游行出入,同樣是以體內(nèi)外相聯(lián)系的這些道路。所以,背部的六腑之腧,和身體上的所有的腧穴,都可以叫做“俞”。當然,既然說的是六腑,那就是手足陽經(jīng)上的腧穴。
“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外在的寒邪、濕邪、風邪,從這些個腧穴侵入,從腧穴侵入,其實通過經(jīng)脈就可以到于六腑了。再加上“食飲應之”,食飲不當。就前面說的,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等等。邪氣外侵,內(nèi)有飲食不當,傷及了六腑之氣,飲食不當,其實傷流腑。不只是一個傷胃腸問題。當然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也是和飲食有關的,六腑者,都是傳導化物的嘛,所以,由于飲食不當,使六腑傳導功能失常,功能失調(diào)了,所以邪氣就可以“循俞而入,各舍其腑”。入于六腑,成為六腑痹,這就強調(diào)了,六腑痹的產(chǎn)生的基礎條件。主要是飲食居處問題,飲食居處不當,使人體正氣所傷。風寒濕氣才能夠循俞而入。入于六腑。下面就談了五臟六腑之痹的治療問題。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歧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fā),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怎么治療呢?
歧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五臟有其俞穴,腧、合是指的從指端到肘、膝部的那個井、滎、輸、經(jīng)、合,所謂的“五輸穴”。或者陽經(jīng)井、滎、輸、原、經(jīng)、合,但是,那盡管是六,還叫“五輸穴”。井、滎、輸、經(jīng)、合。因為陰經(jīng)沒有原穴。叫以輸代原。所以說是五個穴。五臟有它的輸穴,六腑有它的合穴。我們教材好像有個這類的注釋,這個是一個互補的語言,也就是說五臟有輸有合,六腑也有輸有合。一般的注家在注《痹論》的時候,就這么注。五臟痹,刺五臟的輸穴和合穴,六腑痹,刺六腑的輸穴和合穴,我先這樣講下去。我說注家們在注這句話的時候,多半是這么講的。這是一個講法?墒悄,我們剛講完了《咳論》,《咳論》也有“在臟者治其輸,在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jīng)”也是說在臟治輸,在腑治合。這個道理,前人的說法就不一致。注解就不一致,我在講《咳論》的時候,這個問題我也談到了。坦白地說,對這個問題我理解也不深,臨床上我用針刺的方法一直也不多。而用針刺治咳嗽,臟咳治什么輸穴,腑咳治合穴,我也沒這么多體會。所以我也講課當中提到過。前人注家也是說法不一。丹波元簡在《素問識》里頭,自己也說了“未知何是”,不知道哪個注家說的是對的。他在評論了若干家的對這個解釋之后,自己下的結論,他也說“未知何是”,不知道誰說的對。
但是我倒有一個初步的想法,特別是《咳論》這個問題,因為和這是一致的!犊日摗匪墒钦f的,從皮膚傳到臟,有臟久咳不已乃傳與腑的。在這個傳變過程當中,它是認為臟先病后到于腑。而井、滎、輸、經(jīng)、合的問題,合穴是深的。對不對?我說過吧。從井穴開始,像泉水一樣開始冒出來。是這個十二經(jīng)的經(jīng)氣。都是從四肢端往上走的。不是按經(jīng)脈循行。它說經(jīng)氣的流入都是從肢端開始,所出為井嘛,開始像泉水一樣冒出來,往里往上慢慢升,從肢端往內(nèi)行走,所謂“漸行漸盛,漸行漸深”嘛。越行經(jīng)氣越旺,越行經(jīng)氣越旺盛。同時呢,部位也從最淺入深。合,就入腑了,入里了。從這個理論上,經(jīng)氣到合就入于里了。部位就深了。所以說疾病傳變,它也是說從臟傳到腑的,起碼《咳論》上說的這個比較清楚。因此,似乎在這個病看來,腑病反而是最后的。比臟病還要后。甚至于還有深。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從腑傳臟,這個深淺問題。這種病,它就有這么一個特點。既然是腑病是后期,是從臟傳來。相對來說,病情反而沉重了。病位反而是深了。所以腑病刺合穴,合穴是最深的嘛。這可以解釋臟刺其輸,腑刺其合。當然這也是我的這樣一個理解?傊,把這個問題,還有待臨床實踐中的研究。下邊,另外針刺法,
循脈之分,各有所發(fā),那是根據(jù)經(jīng)脈循行的部位,它所出現(xiàn)的癥狀,表現(xiàn)的這個疼痛的痹證的癥狀,疼痛也好,酸楚也好,表現(xiàn)在什么部位,這個部位相當于什么經(jīng)脈,因為經(jīng)脈循行各有它的規(guī)定的路線嘛。所以疾病所表現(xiàn)出的癥狀,看它是屬于哪一經(jīng)的,那叫做“循脈之分,各有所發(fā)”。
各隨其過則病瘳也,那就根據(jù)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部位,疾病的癥狀部位,判斷是哪一經(jīng),然后在這經(jīng)上取穴針刺,或者說,有可能的話,直接針刺疼痛部位。體表上的肢體痹,刺疼痛部位沒問題吧,當然臟腑痹刺不好。不能直接針刺內(nèi)臟。特別五臟不能深刺,不能刺的。所以說,在肢體但的,體表上的,既可以針刺相應的經(jīng)脈的穴位,也可以針刺痛點,病痛的部位。所謂“阿是穴”,“以痛為輸”,《靈樞經(jīng)。經(jīng)筋》篇把它叫做“以痛為輸”!鞍⑹茄ā笔呛笫赖姆Q呼。是一種象聲詞,手一按這痛,“阿”,“阿是”!耙酝礊檩敗笔恰秲(nèi)經(jīng)》的原話!耙酝礊檩敗币彩歉麟S其過。有些個疼痛部位不能針刺,那你就應該考慮這個疼痛部位是屬于哪一經(jīng),在相應的經(jīng)脈上去取穴。則病瘳也,這樣的話,病就可以痊愈了!榜焙汀梆痹谶@里都是一個意思。講前面的內(nèi)容的時候,我們談到過“瘥”,“晝?nèi)談t瘥,入夜則甚”。
《痹論》原文我們串講就講到這里了。
196頁。談到本段經(jīng)文系統(tǒng)地論述了痹證的病因、病機、分類、證候、傳變、治療以及預后?芍^是《內(nèi)經(jīng)》論述痹病的重要文獻!秲(nèi)經(jīng)》還有其他的文獻討論痹證。挺多的,但是這個畢竟是很主要的。所以借著這個問題,借著討論《痹論》,下面談了關于痹的涵義。痹的發(fā)病機理,痹的分類,以及痹證的預后和治療原則問題。因為我們選有關痹證的問題,雖然《內(nèi)經(jīng)》不止本篇,但是我們只選了這一篇,作為主要一篇選了過來,所以借著這一篇,吧《內(nèi)經(jīng)》里關于痹證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理論闡釋。
我講過了,作為這個字來講,“痹”就是閉塞不通的意思。所以痹病就本篇而言,是指受風寒濕邪所致,導致氣血凝滯,經(jīng)脈閉塞不通,痹者,閉也,就閉塞吧!閉塞不通一類的疾病。這是關于它的含義。而且這是以病機言其病名。用病機來確定病名。病機就是氣血瘀滯不通了,閉塞不通了。所以這是病機問題。除本篇專論痹證外,還有四十余篇涉及于痹有關的內(nèi)容。其中以痹命名的病,有50余種。也就是50余種以痹命名的病,F(xiàn)在就《內(nèi)經(jīng)》所論痹之含義,可以歸納有這樣四點:
痹的涵義,它是說病在陰分,那都叫痹。所以說關于痹的涵義,就《內(nèi)經(jīng)》里邊看,有這樣幾種。我們作為一個歸納,大家學習方便。
你看,我們教材上談的是痹的發(fā)病機理,實際上一開始。
197頁www.med126.com下邊,中間偏下一點。
就其分類而言,是有這樣三種分類方法。
198頁,預后問題是我們今天才講的內(nèi)容。
其風邪易已,其在淺表者易已,其寒邪,特別是濕邪為主的病難已,病位深的病難已。
病位:病位淺容易痊愈,病位深不容易痊愈,對吧,在肌膚的容易痊愈,在深入筋骨的就難愈。當然入于五臟的就危險。這是從病位而言。深入五臟的病就危險。
病程:病程長短,病程短的就易愈,病程久的就難愈。
邪氣:風邪易已,寒濕之邪就難已。
再有,還有一個,那是后邊講的,本段沒有講。后邊談到了這個預后的問題,有個“其病不痛”,痹證不疼痛,難已。是不是痹證?是痹證。但是他不痛,反而難治。后面要談到這個不仁或者不痛的問題。把這個道理,因為在講預后問題,先就一起講了。為什么不痛他反而病重?實際上說,病情久,病位深,氣血就不營養(yǎng)那些部位了。痹的部位。不營養(yǎng)的部位,固然是有時候痛,有時候就不知道痛了,失去知覺了。就不營養(yǎng)了。等于是虛的很厲害了。他反而不痛。
舉個例子,你們臨床上可以看到的,有些病人是關節(jié)病,咱們叫痹證;蛘攥F(xiàn)在說的是類風濕吧,舉例就說是類風濕吧,類風濕開始有腫痛,關節(jié)疼痛,那并不算最重的,最重到最后不痛了,他可也就不能動了。這個臨床見到過,肢體變什么形就是什么形了。最慘的,我記得在70年代初的時候,到漢沽去,就是天津郊區(qū)有八大沽,到漢沽去,我們那叫開門辦學的時候,都農(nóng)村里去,有一個三十幾歲的男子,那就臥床不能動了,身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要給他翻身,就像一個干樹枝一樣翻過來。但是他那個小動作也還能做一點,所以就在床上躺著,還能編織點麥桿之類的小玩意。那就真的不痛。只能這么呆著。你要給他翻身上什么的,這都是固定住了。是不是痹證?是。還痛不痛?就是不痛。那是從小得的病,那時候條件也差。所以不疼痛的,病久,病深而不痛的,那是真是難治。我們作為醫(yī)療隊,給人家也看過幾次,療效不好。
咱們指出是《靈樞。經(jīng)筋》篇,這不是治療原則有兩個,一是辨證論治的,屬于五臟六腑之痹的,可以刺腧穴,刺合穴。還可以根據(jù)經(jīng)脈循行的部位,來取相應經(jīng)脈上的穴位。再有就是根據(jù)疼痛部位,哪痛刺哪。這是刺治原則問題。
我們后邊就說得比較簡單。舉了幾個例子。說是一是要審因論治。以風邪偏盛的,舉例的話,針刺可以用繆刺法。因為繆刺法,是刺淺,刺絡。病在左,刺之右;病在右,刺之左。是取絡穴,因其病位淺。所以這是說風邪偏盛,風邪偏盛,病位淺,所以說可以繆刺。這道理懂了?同時,說方藥可以選用防風湯加味。這當然是舉例言之。因為它風邪為主,所以用防風湯加味。
以寒邪偏盛的痛痹,可以考慮用火焠熱熨方法;馃n就是把這針燒紅了,針刺。熱熨就是把藥用布包裹上,蒸熱了,在寒冷疼痛的部位上去熨燙,這個方法好像比較容易接受。把火燒紅了針刺,有些人懼怕,那是根據(jù)情況。要是這個疼痛很厲害,寒邪很盛,有的病人也愿意接受這個療法。這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條件、不同的環(huán)境下,人們適應程度不一樣。所以不能用火焠的話,就用藥熨吧!《靈樞經(jīng)》上有這類記載,都是寒痹,但是它說如果是勞動群眾,所謂“布衣之士”,那可以用火焠,說是王宮大人,食膏粱厚味這些人,他耐受性就不行,那就可以用藥熨。所以這個治寒痹,根據(jù)病人的情況,個體情況來選擇,所謂因人制宜,方可以選烏頭湯、甘草附子湯之類散其寒。溫陽散寒。
若是以濕邪偏盛所致的著痹,可以考慮蠲痹湯。剛才我也談到了一個,如果是濕熱,可以二妙,三妙這類的方法。
這是關于審因論治。
根據(jù)痹病所在臟腑而選用不同的治法。比如說
這當然是一種舉例說明?蛇x方子很多。
《痹論》的第一段,就全部講完。
199頁。營衛(wèi)之氣逆亂,又感受了風寒濕之邪而為痹。以及痹證寒熱與多汗的病機。營衛(wèi)逆亂受邪而為痹。以及痹之寒熱與多汗的病機。我來讀一遍:
帝曰:榮衛(wèi)之氣,亦令人痹乎?歧伯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diào)于五藏,灑陳于六府,乃能入于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wèi)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歧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wèi)之行澀,經(jīng)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汗多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歧伯曰: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
這個“蟲”,也可以讀為“疼”。本身這個字念蟲不會錯。讀成疼也不算錯。
你看這一段內(nèi)容,不是強調(diào)了營衛(wèi)之氣,和痹病發(fā)生的關系。以及痹證還有一些各種各樣的癥狀。痛的,不痛的,熱的,燥的,濕的。多汗的,等等情況,溫這些情況是怎么樣造成的?那不就討論寒熱多汗的病機問題嗎?所以這一段,主要是討論這樣兩個內(nèi)容。一個是營衛(wèi)之氣和痹證的關系問題。一個是出現(xiàn)這些常見那些癥狀。病機何在?
[完/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