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三消總論
    

癥因脈治:三消總論

秦子曰∶消者,消化失常之謂也。其癥隨飲而隨渴,隨食而隨饑,隨溺而隨便。渴而數(shù)飲者,為上消。食過即饑者,為中消。時便膏瀝者,為下消。今列外感二條,內(nèi)傷二條。外感三消燥火三消【燥火三消之癥】即風消也。多飲渴不止,唇口干裂,煩躁不寧,此燥火傷于肺,即上消癥…

秦子曰∶消者,消化失常之謂也。其癥隨飲而隨渴,隨食而隨饑,隨溺而隨便?识鴶(shù)飲者,為上消。食過即饑者,為中消。時便膏瀝者,為下消。今列外感二條,內(nèi)傷二條。

外感三消

燥火三消

【燥火三消之癥】即風消也。多飲渴不止,唇口干裂,煩躁不寧,此燥火傷于肺,即上消癥也于小腸、膀胱,即下消之癥也。

【燥火三消之因】或赫義羲年,燥氣從令,或干旱之歲,燥火行權(quán),或秋令之月,燥燥火傷人,上則煩渴引飲,中則消谷易饑,下則小便頻數(shù),燥萬物者,莫燥乎火,而三消之

【燥火三消之脈】寸脈浮數(shù),燥傷于上,關(guān)脈洪數(shù),燥傷于中,尺脈沉數(shù),燥傷于下。

燥傷于氣,脈見大數(shù);燥傷于血,脈見細數(shù)。

【燥火三消之治】清燥為先,煩渴引飲,家秘用知母石膏湯,加干葛。多食易饑,人參白虎湯。小便頻數(shù),淋瀝如膏,益元散、導赤各半湯。

知母石膏湯

bhskgw.cn/shiti/

知母 石膏 葛根 甘草

人參白虎湯 即前方加人參。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共為細末,人參湯下。

導赤各半湯 見后濕熱消。

濕火三消

【濕火三消之癥】煩渴引飲,咳嗽面腫,此濕熱傷肺,即上消癥也。面黃身腫,消谷易饑,此、膀胱,即下消癥也。

【濕火三消之因】酒濕水飲之熱,積于其內(nèi),時行濕熱之氣,蒸于其外,內(nèi)外合受,郁久成熱,濕熱轉(zhuǎn)燥,則三消乃作矣。

【濕火三消之脈】多見數(shù)大,寸大www.med126.com上消,關(guān)大中消,尺大下消,三部皆大,三消之脈也。

【濕火三消之治】宜流濕潤燥,清肺飲,治上消也,加味清胃湯,治中消也,導赤各半湯、益元散,治下消也。

清肺飲 即甘露飲子。

石膏 桔梗 山梔 知母 連翹黃連 甘草 麥冬 杏仁枇杷葉。

加味清胃湯

川連 升麻 丹皮 山梔 甘草 干葛

導赤各半湯

木通 生地 甘草 川黃連 麥門冬

內(nèi)傷三消

積熱三消

【積熱三消之癥】煩渴引飲,口臭消渴,上消癥也。煩熱多食,食下即饑,中消癥也。

小便頻數(shù),如膏如油,足心下部常熱,下消癥也。

【積熱三消之因】膏粱濃味,時積于中,積濕成熱,熏于肺則成上消,傷于胃則成中消,流于下則成下消。

【積熱三消之脈】胃脈上朝于寸口,肺消也。氣口滑大,胃消也。尺脈洪大,下消也。

右脈數(shù)大,腸胃積熱,左脈數(shù)大,肝膽積熱。

【積熱三消之治】煩渴引飲,清肺飲。口臭易饑,清胃湯,加干葛。如肺胃積熱,下流膀胱,八正散。若肝膽之熱下流,龍膽瀉肝丸。若腎之相火下流,而成下消,涼八味丸、文蛤散。

清肺飲

清胃湯 上二方,見前條。

八正散 見前腹脹門。

龍膽瀉肝湯 見前肝火脹。

涼八味丸六味丸黃柏、知母。

文蛤散

文蛤杵細,滾湯調(diào)服。

精虛三消

【精虛三消之癥】口干消渴,飲水不多,氣怯喘咳,上消癥也。時食時饑,饑不欲食,中消癥也。小便頻數(shù),牽引作痛,如瀝如膏,下消癥也。

【精虛三消之因】或悲哀傷肺,煎熬真陰,或思慮傷脾,脾陰傷損,或房勞傷腎,精日耗而虧損,此精虛三消之因也。

【精虛三消之脈】右寸細數(shù),肺燥液干,右關(guān)細數(shù),脾經(jīng)陰損,兩尺細數(shù),腎肝失精。

【精虛三消之治】生脈散、人參固本丸,治上消也。地黃膏、瓊玉膏,治中消也。三才封髓丹,治下消也。先見小便過多,隨乃多渴,此真陽失守,下泄無度,上不能蒸動生津,《金匱》八

生脈散

人參 揀冬 北五味

人參固本丸

人參 懷生地 懷熟地 天門冬 麥門冬

地黃膏

生地 當歸 丹皮 白芍藥枸杞 知母 人參 甘草 地骨皮

瓊玉膏

人參 白蜜 生地黃茯苓

三才封髓丹 見后腎痹。

八味丸 見前臟寒脹。

《內(nèi)經(jīng)》有風消之句,消必兼風言之也。厥陰傳變二陽,則成三消,然消癥多饑,仲景云∶饑不欲食,則知消癥。亦有不欲食者。故能食而渴,全重二陽,飲一溲一,全重少陰,饑不食,氣上沖心,則主厥陰矣。河間云∶消渴之癥,陰精極衰,燥熱太過,治宜補腎水,瀉心火,潤腸胃之燥熱,濟身中津液,使道路不結(jié),津液不枯,氣血不澀,則病自已。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