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兒科要略 3.痧后證治 上課筆記
    

兒科要略教程:3.痧后證治

第三節(jié).痧后證治痧疹一證,出時能透盡毒凈,病期能確守禁忌,本無所謂余恙也。然人事疏忽,十常七八,稟賦虛弱,不任疾病,又比比然也。故痧后余恙基于前因而起者,不在少數(shù),內有四大證,為害甚烈∶一曰痧后勞,痧既收沒,邪毒猶郁于肌肉間,晝夜發(fā)熱,漸至發(fā)焦膚愿,…

第三節(jié).痧后證治

痧疹一證,出時能透盡毒凈,病期能確守禁忌,本無所謂余恙也。然人事疏忽,十常七八,稟賦虛弱,不任疾病,又比比然也。故痧后余恙基于前因而起者,不在少數(shù),內有四大證,為害甚烈∶一曰痧后勞,痧既收沒,邪毒猶郁于肌肉間,晝夜發(fā)熱,漸至發(fā)焦膚愿,羸瘦如柴,此因痧期誤服辛溫,毒未清解,或由本元虛弱,余毒留心,或由過用寒涼,毒未透凈,均宜清火解毒之法,及扶胃健脾之劑以治之。遲則口鼻氣冷,睡臥露睛,手足厥冷搐掣,必至不救。即本羸瘦而遍身壯熱,螈 煩躁,實由陰虧血耗,余毒入肝而傳心故如此,治宜養(yǎng)血清血之劑。一曰痧后疳,病由余毒未盡,陷入胃家,或過啖炙 ,毒乘火勢,忽發(fā)走馬疳,牙根臭爛,血出頰腫,環(huán)口青黑,久則腮穿齒落,唇缺鼻壞,宜急救勿緩,內治以速清胃火為主,外治以散毒去腐為主。如瘡色白者,或瘡色黑者,皆屬不治。一曰痧后痢,病由痧前曾作瀉痢,調解未清,至是變成休息痢,日夜無度,里急后重,此余毒流入大腸也。不論赤白,總應養(yǎng)血行氣,蓋血和而痢自止,氣行而后重自除也。然須分虛實,實者不妨微利,虛者只可調和。一曰痧后咳,痧后氣喘息高,連聲不止,甚至咳血或嗆飲食,此毒歸于肺也,名曰頓咳,宜清肺除熱為bhskgw.cn/sanji/主。如胸高肩聳,手擺頭搖,口鼻出血,面色青赤,或枯白,或晦暗,皆不可治。至于有肺氣極虛,毒遏發(fā)喘,不至嗆食咳血者,不得純乎責之肺熱,宜解毒之外,兼補肺氣,此四者皆為痧后重證,病關生死,切忌妄治。而此四證之外,有燒熱不退者,血虛血熱也,只須滋陰補血,其熱自除。有身熱不退,嘔吐而煩者,毒猶未盡,留戀于肺胃間也;有大便秘者,余火內結也;有泄瀉者,積熱移于大腸也,久則必傷脾;有痧退熱除不能食者,胃氣弱也;有耳內腫痛,潰流膿水者,余毒入耳也;有痧透不徹,痧后余毒阻塞靈竅,或舌本謇澀,不能言者,或耳中轟不能聽者,皆當按癥施治,以本癥治法為君,以解痧后余毒為佐。又有痧疹沒后三四日又出,至五六次八九次不止者,由發(fā)熱時風寒侵襲,邪郁肌肉,前雖藉藥發(fā)出,終屬勉強,故留流不散而屢發(fā)也,宜照前痧疹治法治之。最后總以清理肺胃為主,此痧后證治之一斑也。

附方

  1. 痧后清理方(自制) 治痧疹余毒未清,服之以免滋生余患。

    桔梗 連翹 淡芩 茯苓 銀花 梔子 知母
    口干者加天花粉;咳甚者加貝母枇杷葉;濕熱重者加川連、苡米、大腹皮;寒濕重者去知母,加川樸半夏,或桂枝茵陳;久咳不止者加旋復花沙參,咽痛者加牛蒡子山豆根;大便實者加大黃或川連;
    血熱者加生地、丹皮;痰熱者加天竺黃、杏仁,或栝蔞皮、貝母、竹茹;夾食加神曲、麥芽;陰虛火旺玄參地骨皮;胃中虛熱,舌干無苔,加石斛、地骨皮;肝熱目赤加龍膽草、甘菊;小便短赤加川楝子、車前子;惡寒者加桂枝或紫蘇;脾弱瀉利者加白術、雞肫皮;失血者去桔梗,加鮮生地、茅根;肺虛或元氣弱者加人參黃耆之類。

  2. 金花丸 治痧后邪毒猶郁于肌肉間,發(fā)熱便艱。

    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

  3. 火消毒湯 治痧后晝夜發(fā)熱,漸至發(fā)焦膚愿,羸瘦。

    黃芩 黃連 山梔 玉金 龍膽草 雄黃 地骨皮 燈芯 當歸、連翹、川芎蘆薈、使君子,隨加。

  4. 胃苓湯 治痧后胃弱,羸瘦發(fā)熱。

    茯苓 豬苓 白術 澤瀉 蒼術 陳皮 甘草 川樸
    或加肉桂少許。

  5. 當歸養(yǎng)榮湯 治痧后遍身壯熱,螈 煩躁,由于陰虧血耗者。

    當歸 山梔 川芎 生地 麥冬 甘草 竹葉 燈芯
    便結加大黃。

  6. 黃連安神湯 治痧后當身壯熱螈 。

    黃連 當歸 龍膽草 全蝎(去毒) 菖蒲 茯神

  7. 馬乳飲 治走馬牙疳

    用白馬擠乳飲之。

  8. 清胃湯 治痧后疳牙根臭爛血出,頰腫,環(huán)口青黑。

    升麻 生地 黃連 當歸 丹皮

  9. 文蛤散 外用。治痧后疳,用米泔水洗瘡敷之。

    雄黃 枯礬 蠶蛻 紙灰
    倍用文蛤為細末。

  10. 痧后痢疾方(自制) 治痧后痢疾,腹中微痛,里急后重。

    當歸炭 淡芩炭 金銀花 白芍 鴉膽子
    濕重酌加川樸或川連,滯下酌用檳榔、大黃。

  11. 三黃湯 治痧后下赤白痢,滯下兼實者。

    炒川連 炒黃芩 蒸大黃

  12. 香連丸 治痧后下赤白痢,為調和之劑。

    黃連一兩,用吳萸五錢同炒,去萸用木香三錢為丸。

  13. 痧后頓咳方(自制) 治痧后忽一陣作咳,連聲不止,甚或嗆出飲食,日久不愈者。

    旋復花(包) 炙橘紅款冬 北沙參 萊菔子 淡芩
    蜜炙桑皮、人參、麥冬、貝母、枇杷葉之屬,可隨證加入。

  14. 痧后耳痛方(自制) 治痧后耳痛,膿水內潰。

    柴胡 生地 赤芍 牛蒡子 當歸 連翹 梔子 花粉 防風 川芎 甘草 青皮
    清水煎服。外用胭脂、枯礬、冰片、兒茶為末,吹入耳中,以綿杖子拭凈膿水。

  15. 寧肺湯 治痧后咳嗽,清肺除熱。

    黃芩 桑葉 貝母 知母 杏仁 花粉 天冬 沙參 枇杷葉

  16. 麥冬清肺湯 治痧后肺虛頓咳。

    麥冬 人參 甘草 赤芍 桔梗 陳皮 檳榔 赤苓
    按∶方中赤芍可改白芍;桔梗咳甚者可不用,應易旋復花;發(fā)熱微渴者加連翹。

  17. 四物湯 治痧后血虛血熱,方見第三章第五節(jié)。

    渴加麥冬、犀角,咳加栝蔞霜,痰加貝母陳皮。忌參、術、半夏。

  18. 四苓散 治熱移大腸,新瀉熱瀉。

    茯苓 豬苓 澤瀉 蒼術 炙甘草醫(yī)學全.在線bhskgw.cn
    一方有陳皮無蒼術、甘草,久瀉傷脾,酌加木香、砂仁訶子、肉豆蔻。

  19. 痧后靈竅阻塞方(自制) 治痧后靈竅阻滯,或舌謇,或耳聾等證。

    干菖蒲 蟬衣 連翹心 桑枝僵蠶 竹葉心
    其他如全蝎、穿山甲、膽星礞石、龍膽草、麝香、龍腦、朱砂之類,可酌加之。


點擊查看:<<兒科要略>>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