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五臟風寒 十九章
    

金匱懸解:五臟風寒 十九章

五臟風寒一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肺主氣,氣化津,肺中風者,風邪在表,肺氣壅阻,是以發(fā)喘。氣滯津凝,是以口燥。風郁勃而外泄,故身體旋運。氣收斂而內閉,故身體遲重。陽遏不能外達,故昏冒無覺。氣滯不能四達,故腫脹不消。五臟風寒二肺中寒,吐…

五臟風寒一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肺主氣,氣化津,肺中風者,風邪在表,肺氣壅阻,是以發(fā)喘。氣滯津凝,是以口燥。風郁勃而外泄,故身體旋運。氣收斂而內閉,故身體遲重。陽遏不能外達,故昏冒無覺。氣滯不能四達,故腫脹不消。

五臟風寒二

肺中寒,吐濁涕。

肺主皮毛,寒侵皮毛,里氣郁塞,肺無降路,逆沖上竅,清氣yin蒸。則化痰涕。涕少則出于鼻,多則出于口也。

五臟風寒三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肺死臟者,肺之真臟脈也。肺脈浮而澀,蓋金降于水,則脈沉,澀者,將沉而未沉,氣之方收而未藏者也。若浮取之而虛飄,重按之弱如蔥葉之空,下無根者,是肺金之衰敗而不降也。此謂真臟脈,真臟見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坝駲C真臟論”: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即此義也。

五臟風寒四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厥陰風木,肝中風者,木郁風動,筋脈振搖,故頭目瞤動。肝脈行于脅肋,經氣壅塞,故兩脅痛楚。筋脈燥急,故行常傴俯。木燥而克土,土虛則嗜甘,土味甘也。

五臟風寒五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手之三陰,自胸走手,肝中寒者,足之厥陰下陷,手之厥陰上逆。手厥陰之脈,入肘下臂,兩臂無氣,故痿而不舉。《靈樞·經脈》: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木陷風生,故舌本燥。“經脈”:膽足少陽之經,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肝膽同氣,陽盛則怒,陰盛則悲也。肝脈上貫胸膈,風木郁沖,故胸中痛。厥陰行身之側,經氣郁縮,轉側痛生,故不得轉側。脾土被刑,飲食不化,故食則吐逆。食下之時,土困肝郁,風木疏泄,是以汗出也。

五臟風寒六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死臟者,肝之真臟脈也。肝脈弦而滑,蓋甲木降于水而乙木升于火,升于火,則脈浮,滑者,將浮而未浮,氣之方生而未長者也。若浮取之而弱,重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是肝木之頹敗而不升也。如索不來者,如繩索空懸,輕飄游移,按之應手而去,不能復來鼓指也。如蛇行者,木暢則直,郁則曲,一曲一直,郁而不暢,故狀如蛇行。“平人氣象論”: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玉機真臟論”: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彼乃肝脈之太過,此則肝脈之不及者也。

五臟風寒七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方在“婦人雜病”。

肝著者,肝氣痹著而不舒也。肝愈郁而風愈動,風木蕩搖,神魂懸虛,故常欲人蹈其胸上。先未苦時,水寒木燥,故但欲飲熱。旋覆花湯,旋覆、新絳,行血而清風,蔥白通經而瀉滯也。

五臟風寒八

心中風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心中風者,火郁上炎,故翕翕發(fā)熱。熱則傷氣,故虛乏不能起身。心液消爍,空洞虛餒,故心中常饑。心火既升,胃氣必逆,緣火不歸水,水寒則土濕故也。胃氣上逆,故食即嘔吐。

五臟風寒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金之味辛,心中寒者,火衰不能制金,金反侮火,故心中時作辛味。劇者寒水侮火,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之痛楚也。其脈浮者,寒瘀胸膈,必自吐之乃愈也。

五臟風寒十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fā)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心為水傷,心者火也,心傷者,一遇勞倦即火上炎而頭面赤,水下凝而腿足重,寒氣逆沖而心痛,熱氣升郁而自煩,火上郁而發(fā)熱,木下郁而臍跳,其脈弦而不能洪,此為心臟傷于寒水所致也。弦為肝脈,肝木,心之母,心脈浮洪,木不生火,故心脈當洪而反弦也。

五臟風寒十一

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顛,陽氣衰者為狂。

《靈樞·本神》:心藏脈,脈舍神,腎藏精,精舍志,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氣,氣舍魄,邪入使魂魄不安者,肝肺之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以血者自陰而之陽,水升而化火則生血,氣者自陽而之陰,火降而化水則生氣,血氣皆原于火,故血氣少者,由bhskgw.cn/wszg/于心火之虛也。心氣虛則腎水勝火,腎之志為恐www.med126.com,緣火盛則神氣升達而為喜,水盛則神氣淪陷而為恐,故水勝火者,其人則恐。水寒火敗,則火升而水沉,金逆而木陷,火升水沉,則神飛而精走,金逆木陷,則魄蕩而魂馳,故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昶峭,以水火之不濟,金木之不交也。精魄陰也,陰氣衰者,則志迷而為顛。神魂陽也,陽氣衰者,則神亂而為狂。

《難經》:重陰則顛,重陽則狂,言與此殊,而實則同也。蓋濁降則為陰,陰愈盛則愈溫,清升則為陽,陽愈盛則愈涼,故陽降而為濁陰,陰升而化清陽。陽清則化神,陰濁則化精,而神根于精,坎之陽也,水陰而抱陽,故精溫而不顛,精根于神,離之陰也,火陽而含陰,故神清而不狂?裾呔鸩唤,雖上熱如爐,實陽虛而非陽盛也,顛者癸水不升,雖下寒如冰,實陰虛而非陰盛也。

五臟風寒十二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死臟者,心之真臟脈也。心火下降,則心位清虛而不實,《難經》所謂浮而大散者,心也。若浮取之實如麻豆,重按之益覺躁疾者,是心火之升炎而不降也。“平人氣象論”:死心脈來,前曲后居,如操帶鉤,曰心死,“玉機真臟論”:真心脈至,堅而摶,如循薏苡子累累然,即此義也。

五臟風寒十三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苓術湯主之。

腎著者,腎氣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陰旺,故身體遲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漬經絡,故形如水病之狀,似乎浮腫。水旺土濕,故反不渴。水不在于臟腑,故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病在腎,屬于下焦,原因身勞汗出,衣里沾濡冷濕,冷濕之氣,久久入腠理而浸經絡,同氣相感,故令腎氣痹著,而成此病。腎位在腰,自腰以下,陰冷痛楚。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帶五千錢也。姜甘苓術湯,姜、苓,溫中而瀉水,術、甘,培土而去濕也。

◎姜甘苓術湯一

姜甘苓術湯

干姜四兩 甘草四兩 茯苓四兩 白術四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五臟風寒十四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死。

腎死臟者,腎之真臟脈也。癸水升于丁火,則水位泮渙而不結,若浮取之而堅,重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者,是腎水之下流而不升也!捌饺藲庀笳摗保核滥I脈來,發(fā)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玉機真臟論”:真腎脈至,摶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即此義也。

腎無中風、中寒者,心腎同經,心病即腎病也。而腎著之病,即中寒所傷也。

五臟風寒十五

脾中風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瞤瞤而短氣。

脾為濕土,脾中風者,濕郁為熱,故形如醉人。脾位在腹,故腹中煩重,熱盛則煩,濕盛則重也。土濕則木郁而風生,故皮肉瞤動。脾土郁滿,肺金莫降,是以短氣。

五臟風寒十六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盆,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死臟者,脾之真臟脈也。己土升于離位,則清氣在上,戊土降于坎中,則濁氣在下。清升濁降,中氣沖和,是以脈見關上,其象為緩。若浮之大堅,是戊土之壅而不降也。按之如覆盆之硬,潔潔狀如搖動者,是己土之滯而不升也。(“脈法”:浮為在表,沉為在里,腑者里中之表,故宜浮取,臟者里中之里,故宜重按)。《傷寒·脈法》所謂數(shù)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者是也。“平人氣象論”: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曰脾死!坝駲C真臟論”: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于胃氣,乃致于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胃而致于手太陰。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于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五臟風寒十七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為噫耳。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三焦各有其部,三焦竭部者,三焦竭其本部之氣也。上焦清氣竭,則濁氣上逆而為噫。緣上焦受氣于中焦,中焦燥濕之氣未和,不能消谷,土氣郁滿,濁陰不降,故上焦痞悶,而為噫耳。下焦腎氣虧竭,無以約束便溺,即遺溺而失便。以其陽根升泄,陰孤于下,其中不和,不能自禁制夫二便也。不須治之,久而陽降氣和則愈矣。(此寒氣之傷于三焦而內寒者)。

五臟風寒十八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騖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

熱在上焦者,因咳嗽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消谷而便堅。熱在下焦者,則為木陷而尿血,亦令淋閉而不通。緣土濕木陷,郁生下熱,風木疏泄而水不能藏,則為尿血,寒水閉藏而木不能泄,則為淋閉也(此風氣之傷于三焦而內熱者)。若夫大腸有寒者,多如鴨鶩之溏泄,有熱者,脂膏腐爛而便腸垢。小腸有寒者,肝脾濕陷,下重而便血,有熱者,肛門腫結而為痔(此于下焦之中,分別寒熱)。

五臟風寒十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摶,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趺陽,胃脈,足趺上之沖陽也。陽盛則脈浮,浮則胃氣強壯也。血虛則脈澀,澀則風木疏泄,而小便數(shù)也。浮澀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則堅,其脾氣為之約結不舒,而糞如羊矢。麻仁丸,麻仁、杏仁,潤燥而滑腸,芍藥、大黃,清風而泄熱,厚樸、枳實,行滯而開結也。(此熱在中焦,則為堅者)。

◎麻仁丸二 方見《傷寒》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杏仁一升,熬,別作脂 大黃一斤,去皮 厚樸一尺,去皮 枳實一斤,炙

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