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五臟中風證 上課筆記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教程:五臟中風證

肝中風者,人迎并左關上脈浮而弦。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臟為肝。肝虛,喜中風,為類相從,故脈應在左關。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頭目,左脅偏痛,嗜甘,如阻婦狀,筋急攣痹不伸,診在目,其色青。 心中風者,人迎與左寸口脈洪而浮。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

肝中風者,人迎并左關上脈浮而弦。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臟為肝。肝虛,喜中風,為類相從,故脈應在左關。肝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蒼,頭目,左脅偏痛,嗜甘,如阻婦狀,筋急攣痹不伸,診在目,其色青。

心中風者,人迎與左寸口脈洪而浮。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為心。心虛,因中邪風,乃子母相因,故脈應在左寸口。心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微赤,翕翕發(fā)熱,喑不能言,欲飲食,食則嘔,診在舌,其色赤焦。

脾中風者,人迎與右關上脈浮而微遲。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臟為脾。脾虛,因中風邪為勝克,故脈應在右關上。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薄黃,四肢怠墮,皮肉動,發(fā)熱短氣,不欲飲食,嗜臥如醉人,診在唇,其色黃。

肺中風者,人迎與右寸口脈浮澀而短。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臟為肺。肺虛,因中邪風為乘克,故脈應在右手寸口。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皓然而白,口燥而喘,逆氣肩息,身重背痛,面脹腫,晝瘥暮甚,診在鼻,其色白。

腎中風者,人迎與左尺中脈浮而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臟為腎。腎虛,因中邪風,為母子相感,故脈應在左尺中。腎風之狀,多汗惡風,色如,面龐然浮腫,腰脊痛引小腹,隱曲不利,昏寢汗愈多,志意惶惑,診在耳,其色黑。

胃中風者,人迎與兩關上脈并浮而大。

六腑無中風論,惟胃有者,以胃為臟海,納五味 以滋養(yǎng)五臟,虛而中邪風。故其狀,額多汗,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張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則泄。

中風治法

生附湯

治卒中風,涎潮昏塞不知人。并主瘀冷癖氣,胸滿嘔沫,頭痛,飲食不消。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切作八片)
上以水二碗,生姜一兩切,同煎至一大盞,去滓,溫冷服。

一法,加沉香一錢。
一法, 加辰砂末少匕。
凡中風,無問冷熱虛實,皆可服。蓋此藥能正氣消痰,散風神效。

白散子

治肝腎虛,為風所襲,卒中涎潮,昏塞不語,嘔吐痰沫,頭目眩暈,上實下虛,真陽耗竭。兼治陰證傷寒,六脈沉伏,昏不知人。又治霍亂吐瀉,飲食不進;及小便淋瀝 不通,眼赤口瘡,咽喉冷痛。

大附子(生去皮臍) 桂府滑石(各半兩) 圓白半夏(湯洗二十一次,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姜七片,蜜半匙,煎七分,空腹冷服;魜y,加藿香;小便不利,加木通、燈芯、茅根煎。此藥就有差互,亦無所苦。

紅龍散

治中風,開關竅。

朱砂(別研) 靈脂(各半兩) 茯神(去心中木) 萆 (各一兩) 全蝎(半兩) 腦麝(各一錢,別研)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服。先服此,次服神異溫風丹。

神異溫風丹

治中風一切諸疾。

麻黃(五兩,不去節(jié),擇凈生用) 人參 白術 干姜(炮,各二兩) 茯神 附子(炮,去皮 臍) 白膠香(別研) 甘草(炙,各兩半) 乳香(別研) 全蝎(炒,各一兩)
上將麻黃細銼,用水五升,熬去半,入蜜六兩,又熬成膏,入前件藥末,和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溫酒下,日三服。

排風湯

治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肝風發(fā)則面青心悶,吐逆嘔沫,脅滿頭眩,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蜷而臥;心風發(fā)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嗔怒,目張呼喚;脾風發(fā)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顛倒,與亡人相隨;肺風發(fā)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腎風發(fā)則面黑,手足不隨,腰痛,難以俯仰,冷痹骨疼。諸有此證,令人心驚,志意不定,恍惚多忘。服此湯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諸風疾悉主之。

白鮮皮 白術 芍藥 桂心當歸www.med126.com 杏仁(湯去皮尖) 防風(去叉) 甘草(炙,各 二兩) 獨活 麻黃(去節(jié),湯) 茯苓(各三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七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服。

續(xù)命湯

住院醫(yī)師

治卒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死。 諸風服之皆驗,不令人虛。

麻黃(去節(jié)湯) 防己(崔氏《外臺》不用) 人參 黃芩 桂心 甘草(炙) 白芍藥 芎(各一兩) 杏仁(一兩,湯去皮尖,炒)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防風(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二個,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取汗,隨人虛實,與所中輕重。

有人腳弱,服此六七劑得瘥。有風疹家,天陰節(jié)變,輒合服之,可以防喑。
一云恍惚,加茯神、遠志;骨節(jié)疼,有熱,去附子、芍藥。
《古今錄驗》有白術,無杏仁;《救急》無芎 、杏仁,止十味;《延年》無防風。
一云遺失便利產后失血,并老人小兒,用麻黃、桂心、甘草各二兩。
一法,治或歌哭,或笑語,無所不及,用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術各二兩,無防風、附子、生姜,有當歸一兩。

獨活丹

治風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

白芍藥 栝蔞根 獨活 桂心(各二兩) 甘草(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匕,姜五片,水二盞,煎六分,去滓,入生葛汁一合,和勻服。

三黃湯

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jié)疼痛,煩熱心亂,惡寒,不欲飲食。兼治賊風、偏風 、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言。

麻黃(去節(jié)湯,一兩一分) 黃耆 (半兩) 黃芩(三分) 獨活(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取汗為效。心熱,加大黃半兩;脹滿,加枳實一分;氣逆,加人參三分;心悸,加牡蠣三分;渴,加栝蔞根;寒,加附子一枚,炮熟入。

竹瀝

治中風涎潮,譫語昏塞,四肢緩縱不收。

秦艽(去苗土銼) 防風(去蘆銼) 附子(炮去皮臍) 獨活(銼,各一分)
上水四盞,煎二盞,入生地黃汁、竹瀝各半盞,煎三五沸,去滓,分四服,不拘時熱服。病去,以它藥扶持,未知再作。

燒竹瀝法

新竹截尺許長,用兩磚對立,相去八寸,置竹在上,每截破作二片,仰安磚上,急著火,磚外兩頭,各置碗以盛瀝。瀝盡,以絹濾澄清,夏秋須沉冷水中,防瀝酸。大熱有風人,亦可單服,冷暖隨人,勿過度,荊瀝亦然。

獨活散

治男子婦人氣虛感風,或驚恐相乘,肝膽受邪,使上氣不守正位,致頭招搖,手足顫掉,漸成目昏。

獨活 地骨皮 細辛菊花 防風(去叉) 甘草(炙)
上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盞半,煎一盞,去滓,取六厘清汁,入少竹瀝,再煎,食后溫服,日兩服。又法,不用獨活,有旋復花

雄朱丸

治中風涎潮,咽膈作聲,目瞑不開,口眼喎斜,手足不隨。但是一切風疾,并宜服之。

雄黃(別研) 辰砂 龍骨 麝香(各一錢,別研) 烏蛇(酒浸,炙去皮骨) 白僵蠶(生去絲觜) 南星(生) 白附子(生,各半兩)
上為未,煉蜜丸,梧桐子大。如中風涎潮,牙關不開,先用大蒜一瓣,搗爛涂在兩牙關外腮上,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齦上即開,續(xù)用薄荷酒化下一丸。如丈夫風氣,婦人血氣, 牙關緊急,只用豆淋酒化一丸揩牙;如頭風目眩,暗風眼黑欹倒者,急嚼一二丸,薄荷湯下。

仁壽丸

治肝腎氣虛,風冷所中,筋脈 動,口眼喎斜。常服補肝元,行榮衛(wèi),養(yǎng)氣血。

附子(炮熟去皮臍,一兩) 桂心 白茯苓 山茱萸 五味子 杜仲(去皮,姜制炒絲斷) 續(xù)斷 枸杞熟地黃(洗) 巴戟(去心) 菟絲子(酒浸濕,研) 防風(各半兩) 牛膝(酒浸,二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溫酒、鹽湯食前任下。

鐵彈丸

治男子婦人一切風疾,無問遠近,癱瘓中風,口眼喎斜,言語謇澀,手足 曳,難以稱舉,或發(fā)搐,或如蟲行,或失音不語,牙關緊急,腳不能行,身體頑麻,百 節(jié)疼痛,精神不爽,頭虛煩悶,夜臥不安,多涎,胸膈不利,口干眼澀,多困少力,如破傷 風,身如角弓,口噤不開,作汗如油及洗,頭風腦重,眉梁骨痛;卒中,不語迷悶;兼白癜 風,遍身癮疹,鼻多清涕,耳作蟬鳴;小兒驚風,天吊搐搦;婦人血風,手足煩熱,夜多虛 汗,頭旋倒地,并皆治之。

白附子 沒藥(別研) 虎脛骨(酒浸一宿炙干) 全蝎 烏頭(炮去皮尖) 麻黃(不去節(jié)) 自然銅(燒存性,醋浸一宿,各一兩) 白花蛇(酒浸,半兩) 辰砂(別研,一分) 五靈脂(一分) 木鱉子(二十個,去皮別研,不入羅) 腦麝(各一分,別研) 乳香(柳木捶研,一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用無灰酒一升,浸一丸,分二十服;傷風鼻塞,分三十服,空心 臨臥各一服;大風五丸可安。

活絡通經丸

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癱瘓諸風。通活經絡,宣導凝滯。常服壯筋骨, 助血脈,起偏廢之疾,其效如神。

川烏頭(二兩,一兩生不去皮尖,一兩炮去皮尖) 草烏(二兩,制如上法) 木鱉子(三兩三分, 別研) 斑蝥(百個,去頭足并翅,醋煮香熟,焙干) 烏蛇(酒浸,去皮骨,焙) 白花蛇(酒 浸,去皮骨,焙) 好墨(火 ) 白膠香(各一兩,別研) 當歸(兩半) 五靈脂(三兩三分)
上為末,將木鱉子末醋研為膏,和黑豆末一斤,好醋拌,一兩作十丸,以墨為衣。空心食前溫酒、鹽湯嚼下一丸。

烏藥順氣散

治風氣不順,手腳偏枯,流注經絡;并濕毒進襲,腿膝攣痹,筋骨疼痛。

烏藥(去木) 麻黃(去節(jié)湯) 橘皮(各二兩) 甘草(炙) 川芎 枳殼(麩炒去瓤) 桔梗 白僵蠶(炒去絲觜) 白芷(各一兩) 白姜(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姜三片,薄荷七葉,煎七分,空心服。治氣,去薄荷,用棗子二枚同煎。

舒筋保安散

治左癱右瘓,筋脈拘攣,身體不遂,腳腿少力,干濕腳氣;及濕滯經絡, 久不能去。宣導諸氣。

木瓜(五兩) 萆 五靈脂 牛膝(酒浸) 天麻 續(xù)斷 白僵蠶(炒去絲) 松節(jié) 白芍 藥烏藥(去木) 威靈仙 黃耆 川當歸 防風(去叉) 虎骨(各一兩)
上用無灰酒一斗,浸上件藥二十七日,緊封扎,日數足,取藥焙干,搗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浸藥酒半盞調下,吃酒盡,用米湯調下。又方,添金毛狗脊一兩,卻將乳香、白膠香 各一兩同研,入干藥末內。

松節(jié)散

治風寒冷濕搏于筋骨,使筋攣掣痛,行步艱難;但是諸筋攣縮疼痛,悉主之。

茯神中心木(銼如米,一兩) 乳香(一錢,研)
上入銀石器內,炒留兩分性,為末。每服二錢,木瓜酒下。

芎桂散

治中風,四肢疼痛,及兩足俱軟,行履不便。

川烏頭(二兩,切作片,水浸一宿,切作算子條,更以米泔浸一宿,不洗,日干麩炒微赤為度,干了秤) 川芎(兩半) 桂心(一兩)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鹽酒調下,日三服。

趁風膏

治中風,手足偏廢不舉。

穿山甲(左癱用左足,右癱用右足) 紅海蛤(如棋子者) 川烏頭(大者生用,各二兩)
上為末。每用半兩,搗烈蔥白汁和成濃餅,約徑一寸半,貼在所患一邊腳中心,用舊帛裹緊縛定,于無風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湯一盆,將貼藥腳于湯內浸,仍用人扶病患,恐汗出不能支持。候汗出,即急去了藥,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為妙。切宜避風,自然手足可舉。如病未盡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自除根本。仍服治風補理藥,忌口遠欲以自養(yǎng)。

附子酒

治中風,風冷痰癖,脹滿諸痹。

大附子(一枚,去皮臍,切作四片)
上用醇酒一升,春浸五日,夏三日,秋冬七日。每服一合,日二三服,以痹住為效;未知再作。

小黃酒

大治風虛痰癖,四肢偏枯,兩腳弱,手不能上頭;或小腹縮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水,脅下有積飲,夜夢悲愁不樂,恍惚善忘。此由風虛,五臟受邪所致;蚓米耳聾,卒起眼眩頭重,或舉體流腫疼痛,飲食惡冷,澀澀惡寒,胸中痰滿,心下寒疝;及婦人產后余疾,風虛積冷不除。

黃耆 附子(去皮臍)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 桂心 秦艽 牛膝 防風(去叉) 烏頭( 《集驗方》用山藥) 白術 川芎 獨活 細辛(去苗) 甘草(各三兩) 大黃 葛根 山茱萸 干姜(各二兩) 當歸(二兩半)
上為銼散,少壯人,無熬煉,虛老人,微熬之,以絹袋盛,用清酒二斗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上确骋缓希恢,至四五合,日三服。

此藥攻痹尤佳,亦不令人吐悶。小熱,宜冷凍飲料食也;大虛,加蓯蓉二兩;下利,加女萎三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二兩;心下多水,加茯苓、人參各二兩,山藥三兩。酒盡,可更以酒二斗,重漬滓服之;不爾,可曝滓,搗下篩,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服一劑,得力,令人耐寒冷。補虛, 治諸風冷神妙。

仙酒方(竇朝議經進)

治大風及偏風一切風疾。延年益壽。

牛蒡根 牛膝(各一斤) 秦艽 鼠粘子(各二兩) 枸杞子(炒,一斗) 蒼術(蒸爛,二斤) 防風 蠶砂(各二兩) 大麻子(炒,別研去殼,一升) 桔梗 羌活(各二兩)
上為銼散。無灰酒二斗,凈瓷器內浸,密封,七日開,開時不得對瓶口,日進三服,每服一大盞,溫服,常令面有酒色,甚者不過一斗。忌面食并魚肉動風物。

料簡類例

且人之冒風也,輕則為傷,重則為中,蓋風散氣,動于陽,腠理開,故自汗而惡風。其色診,皆隨臟氣而言,六腑無論,惟胃有中者,蓋飲食所致。故孫真人曰∶新食竟取風,為胃風。瘧論亦然。然六腑經絡邪既能中,豈不能中諸腑也。雖曰轉輸,在大小腸則有脹,在胞則有轉戾,在膽則有攝縮,但文缺不論;蛑^竟中諸臟,故不論諸腑,此亦一說,故兩存之。諸方論中,所謂左癱右瘓者,蓋邪氣中人,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隨。為風懿者,以心肺間閉不能言,但噫噫作聲,蓋肺氣入心則能言,邪中心肺,涎潮逼塞,故使然也。四肢緩縱,為風痱者,以風散涎,注于關節(jié),氣不能行,故使四肢不遂也。舌強不能言者,以風入心脾經,心之別脈,系于舌本,脾之脈絡胃,挾咽,連舌本,散舌下,風涎入其經絡,故舌不轉,而不能言也。四肢拘攣者,以中風冷,邪氣入于肝臟,使諸筋攣急,屈不可伸也。風柔者,以風熱入于肝臟,使諸筋弛張,緩而不收也。故《經》云∶寒則攣急,熱則弛張。風顫者,以風入于肝臟經絡,上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搖,而手足顫掉也。風喑者,以風冷之氣客于中,滯而不能發(fā),故使口噤不能言也,與前所謂涎塞心肺同候,此以口噤為瘥耳。猥退風者,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臨事不前,亦偏中于心肺經所致也。諸證類例,可推而治之。
點擊查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