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第四節(jié) 中風病
    

中醫(yī)內(nèi)科學:第四節(jié) 中風病

中風病是由于正氣虧虛,飲食、情志、勞倦內(nèi)傷等引起氣血逆亂,產(chǎn)生風、火、痰、瘀,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為基本病機,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根據(jù)腦髓神機受損程度的不同,有中經(jīng)絡、中臟腑之分,有相應…

中風病是由于正氣虧虛,飲食、情志、勞倦內(nèi)傷等引起氣血逆亂,產(chǎn)生風、火、痰、瘀,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為基本病機,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根據(jù)腦髓神機受損程度的不同,有中經(jīng)絡、中臟腑之分,有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發(fā)病,但以冬春兩季最為多見。

中風病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居1994年我國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為發(fā)達國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據(jù)80年代對上海市1個區(qū)整群抽樣36萬人的調查,每10萬人中風病的年發(fā)病率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方面,中醫(yī)藥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和優(yōu)勢。

《內(nèi)經(jīng)》雖沒有明確提出中風病名,但所記述的“大厥”、“薄厥”、“仆擊”、“偏枯”、“風痱”等病證,與中風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遺癥期的一些臨床表現(xiàn)相似。對本病的病因病機也有一定認識,如《靈樞·刺節(jié)真邪》:“虛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內(nèi)居營衛(wèi),營衛(wèi)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贝送猓認識到本病的發(fā)生與個人的體質、飲食、精神刺激等有關,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明確指出:“仆擊、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還明確指出中風的病變部位在頭部,是由氣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問·調經(jīng)論》說:“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

對中風病的病因病機及其治法,歷代醫(yī)家論述頗多,從病因學的發(fā)展來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唐宋以前多以“內(nèi)虛邪中”立論,治療上一般多采用疏風祛邪、補益正氣的方藥。如《金匱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為中風。認為中風病之病因為絡脈空虛,風邪人中,其創(chuàng)立的分證方法對中風病的診斷、治療、判斷病情輕重和估計預后很有幫助。唐宋以后,特別是金元時代,許多醫(yī)家以“內(nèi)風”立論,可謂中風病因學說上的一大轉折。其中劉河間力主“腎水不足,心火暴甚”;李東垣認為“形盛氣衰,本氣自病”;朱丹溪主張“濕痰化熱生風”;元代王履從病因學角度將中風病分為“真中”、“類中”。明代張景岳提出“非風”之說,提出“內(nèi)傷積損”是導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將中風病明確分為閉、脫二證,仍為現(xiàn)在臨床所應用。清代醫(yī)家葉天士、沈金鰲、尤在涇、王清任等豐富了中風病的治法和方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風病治療法則。晚清及近代醫(y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錫純進一步認識到本病的發(fā)生主要是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沖犯腦,至此對中風病因病機的認識及其治療日臻完善。近年來對中風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較為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治療方法多樣化,療效也有了較大提高。

中風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與西醫(yī)所稱的腦血管病相似。腦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型。不論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腦血管病均可參考本節(jié)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積損正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年老體弱,或久病氣血虧損,腦脈失養(yǎng)。氣虛則運血無力,血流不暢,而致腦脈瘀滯不通;陰血虧虛則陰不制陽,內(nèi)風動越,攜痰濁、瘀血止擾清竅,突發(fā)本病。正如《景岳全書·非風》說:“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nèi)傷積損頹敗而然!

2.勞倦內(nèi)傷煩勞過度,傷耗陰精,陰虛而火旺,或陰不制陽易使陽氣鴟張,引動風陽,內(nèi)風旋動,則氣火俱浮,或兼挾痰濁、瘀血上壅清竅脈絡。

3.脾失健運過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傷,脾失運化,痰濁內(nèi)生,郁久化熱,痰熱互結,壅滯經(jīng)脈,上蒙清竅;或素體肝旺,氣機郁結,克伐脾土,痰濁內(nèi)生;或肝郁化火,爍津成痰,痰郁互結,攜風陽之邪,竄擾經(jīng)脈,發(fā)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風》所謂“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飲食不節(jié),脾失健運,氣血生化無源,氣血精微衰少,腦脈失養(yǎng),再加之情志過極、勞倦過度等誘因,使氣血逆亂,腦之神明不用,而發(fā)為中風。

4.情志過極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郁滯,血行不暢,瘀結腦脈;暴怒傷肝,則肝陽暴張,或心火暴盛,風火相煽,血隨氣逆,上沖犯腦。凡此種種,均易引起氣血逆亂,上擾腦竅而發(fā)為中風。尤以暴怒引發(fā)本病者最為多見。

綜觀本病,由于患者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素虛或痰濁、瘀血內(nèi)生,加之勞倦內(nèi)傷、憂思惱怒、飲酒飽食、用力過度、氣候驟變等誘因,而致瘀血阻滯、痰熱內(nèi)蘊,或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引起昏仆不遂,發(fā)為中風。其病位在腦,與心、腎、肝、脾密切相關。其病機有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病性多為本虛標實,上盛下虛。在本為肝腎陰虛,氣血衰少,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瘀血阻滯,氣血逆亂。而其基本病機為氣血逆亂,上犯于腦,腦之神明失用。

【臨床表現(xiàn)】

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所引起的腦髓神機受損是中風病的證候特征。其主癥為神昏、半身不遂、言語謇澀或不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次癥見頭痛、眩暈嘔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煩躁、抽搐、痰多、呃逆。舌象可表現(xiàn)為舌強、舌歪、舌卷,舌質暗紅或紅絳,舌有瘀點、瘀斑;苔薄白、白膩、黃或黃膩;脈象多弦,或弦滑、弦細,或結或代等。

1.神昏初起即可見。輕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重者昏迷或昏憒。有的病人起病時神清,數(shù)日后漸見神昏,多數(shù)神昏病人常伴有譫妄、躁擾不寧等癥狀。

2.半身不遂輕者僅見偏身肢體力弱或活動不利,重者則完全癱瘓。有單個肢體力弱或癱瘓者,也有一側肢體癱瘓不遂者;病人起病可僅為偏身力弱,而進行性加重,直至癱瘓不遂,或起病即見偏身癱瘓。急性期,病人半身不遂多見患肢松懈癱軟。少數(shù)為肢體強痙拘急。后遺癥期,多遺有患肢強痙攣縮,尤以手指關節(jié)僵硬、屈伸不利最為嚴重。

3.口舌歪斜·多與半身不遂共見,伸舌時多歪向癱瘓側肢體,常伴流涎。

4.言語謇澀或不語輕者,僅見言語遲緩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覺舌體發(fā)僵;重者不語。部分患者在病發(fā)之前,常伴有一時性的言語不利,旋即恢復正常。

本病發(fā)病前常有先兆癥狀。如素有眩暈、頭痛、耳鳴,突然出現(xiàn)一過性言語不利或肢體麻木,視物昏花,甚則暈厥,一日內(nèi)發(fā)作數(shù)次,或幾日內(nèi)多次復發(fā)。若驟然內(nèi)風旋動,痰火交織發(fā)病者,于急性期可出現(xiàn)嘔血、便血、壯熱、喘促、頑固性呃逆,甚至厥而不復,瞳孔或大或小,病情危篤,多難救治。

【診斷】

1.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癥。

2.多急性起病。

3.病發(fā)多有誘因,病前常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力弱等先兆癥。

4.好發(fā)年齡為40歲以上。

5.血壓、腦脊液檢查、-服底檢查、顱腦Cr、真OU等檢查,有助于診斷。

診斷時,在中風病病名的診斷基礎上,還要根據(jù)有無神識昏蒙診斷為中經(jīng)絡與中臟腑兩大中風病病類。

中風病的急性期是指發(fā)病后兩周以內(nèi),中臟腑類最長可至1個月;恢復期是發(fā)病兩周或1個月至半年以內(nèi);后遺癥期系發(fā)病半年以上者。.

【鑒別診斷】

1.口僻俗稱吊線風,主要癥狀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時伴流涎、言語不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人中脈絡,氣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齡均可罹患。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且以中老年人為多。

2.癇病痛病與中風中臟腑均有卒然昏仆的見癥。而癇病為發(fā)作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雙目上視,或作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fā)病以青少年居多。

3.厥證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時蘇醒,醒后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

4.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癥。病發(fā)亦可伴神昏,但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狀。

5.痿病痿病以手足軟弱無力、筋脈弛緩不收、肌肉萎縮為主癥,起病緩慢,起病時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語不利。以雙下肢或四肢為多見,或見有患肢肌肉萎縮,或見筋惕肉憫。中風病亦有見肢體肌肉萎縮者,多見于后遺癥期由半身不遂而廢用所致。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體質虛衰或素有形肥體豐,而常表現(xiàn)有眩暈、頭痛,或一過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語謇澀。多有氣候驟變,煩勞過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誘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為首發(fā)癥狀者一般診斷不難。但若起病即見神志障礙者,則需深入了解病史和體檢。

2.辨中經(jīng)絡與中臟腑臨床按腦髓神機受損的程度與有無神識昏蒙分為中經(jīng)絡與中臟腑兩大類型。兩者根本區(qū)別在于中經(jīng)絡一般無神志改變,表現(xiàn)為不經(jīng)昏仆而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半身不遂;中臟腑則出現(xiàn)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神識恍惚或迷蒙為主癥,并常遺留后遺癥,中經(jīng)絡者,病位較淺,病情較輕;中臟腑者,病位較深,病情較重。

3.明辨病性中風病性為本虛標實,急性期多以標實證候為主,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注意辨別病性屬火、風、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干口苦,發(fā)病后甚或項背身熱,躁擾不寧,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則多屬火熱為患;若素有頭痛、眩暈等癥,突然出現(xiàn)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體痙強拘急,屬內(nèi)風動越;素來形肥體豐,病后咯痰較多或神昏,喉中痰鳴,舌苔白膩,屬痰濁壅盛為患;若素有頭痛,痛勢較劇,舌質紫暗,多屬瘀血為患。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多表現(xiàn)為氣陰不足,陽氣虛衰。如肢體癱瘓,手足腫脹,口角流涎,氣短自汗,多屬氣虛;若兼有畏寒肢冷,為陽氣虛衰的表現(xiàn);若兼有心煩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熱,舌紅少苔,多屬陰虛內(nèi)熱。

4,辨閉證、脫證閉者,邪氣內(nèi)閉清竅,癥見神昏、牙關緊閉、口噤不開、肢體痙強,屬實證,根據(jù)有無熱象,又有陽閉、陰閉之分。陽閉為痰熱閉阻清竅,癥見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而數(shù);陰閉為濕痰內(nèi)閉清竅;,癥見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舌苔白膩,脈象沉滑或緩。陽閉和陰閉可相互轉化,當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舌象、脈象的變化綜合判斷。脫證是五臟真陽散脫于外,癥見昏憒無知,目合口開,四肢松懈癱軟,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遺,鼻息低微,為中風危候。另外,臨床上尚有內(nèi)閉清竅未開而外脫虛象已露,即所謂“內(nèi)閉外脫”者,此時往往是疾病安危演變的關鍵時機,應引起高度重視。

5.辨病勢順逆臨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變化。中臟腑者,起病即現(xiàn)昏憒無知,多為實邪閉竅,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漸至神昏,瞳孔變化,甚至嘔吐、頭痛、項強者,說明正氣漸衰,邪氣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臟腑,如神志逐漸轉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復者,·病由重轉輕,病勢為順,預后多好。若目不能視,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見呃逆頻頻,或突然昏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驟然灼熱而四肢發(fā)涼及至手足厥逆,或見戴陽及嘔血癥,均屬病勢逆轉,難以挽救。

治療原則

中風病急性期標實癥狀突出,急則治其標,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常用平肝熄風、清化痰熱、化痰通腑、活血通絡、醒神開竅等治療方法。閉、脫二證當分別治以祛邪開竅醒神和扶正固脫、救陰回陽。內(nèi)閉外脫則醒神開竅與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多為虛實夾雜,邪實未清而正虛已現(xiàn),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陰熄風、益氣活血等法。

分證論治

『中經(jīng)絡』

·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絡。

方藥:四物湯滌痰湯。

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通絡;滌痰湯滌痰開竅。瘀血癥狀突出,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紅花等藥物劑量,以增強活血化瘀之力。舌苔黃膩,煩躁不安等有熱象者,加黃芩、山梔以清熱瀉火。頭暈、頭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熄風。若大便不通,可加大黃通腑瀉熱涼血,大黃用量宜輕,以滌除痰熱積滯為度,不可過量。本型也可選用現(xiàn)代經(jīng)驗方化痰通絡湯,方中半夏、茯苓、白術健脾化濕;膽南星、天竺黃清化痰熱;天麻平肝熄風;香附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助脾運化;配丹參活血化瘀;大黃通腑瀉熱涼血。

·肝陽暴亢,風火上擾

癥狀: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強言謇或不語,或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方藥:天麻鉤藤飲。

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生石決明鎮(zhèn)肝潛陽;黃芩、梔子清熱瀉火;川牛膝引血下行;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伴頭暈、頭痛加菊花、桑葉,疏風清熱;心煩易怒加丹皮、郁金,涼血開郁;便干便秘加生大黃。若癥見神識恍惚,迷蒙者,為風火上擾清竅,由中經(jīng)絡向中臟腑轉化,可配合灌服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以開竅醒神。

·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腹脹便干便秘,頭暈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脈弦滑而大。

治法:通腑化痰。

方藥:大承氣湯加味。

方中生大黃蕩滌腸胃,通腑泄熱;芒硝咸寒軟堅;枳實泄痞;厚樸寬滿?杉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加丹參活血通絡。熱象明顯者,加山梔、黃芩;年老體弱津虧者,加生地、麥冬玄參。本型也可選用現(xiàn)代經(jīng)驗方星蔞承氣湯,方中大黃、芒硝蕩滌腸胃,通腑泄熱;瓜蔞、膽南星清熱化痰。

若大便多日未解,痰熱積滯較甚而出現(xiàn)躁擾不寧,時清時寐,譫妄者,此為濁氣不降,攜氣血上逆,犯于腦竅而為中臟腑證,按中臟腑的痰熱內(nèi)閉清竅論治。

針對本證腑氣不通,而采用化痰通腑法,一可通暢腑氣,祛瘀達絡,敷布氣血,使半身不遂等癥進一步好轉;二可清除阻滯于胃腸的痰熱積滯,使?jié)嵝安坏蒙蠑_神明,氣血逆亂得以糾正,達到防閉防脫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陰,以防陰劫于內(nèi),陽脫于外。

·氣虛血瘀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觥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

治法:益氣活血,扶正祛邪。

方藥:補陽還五湯

本方重用黃芪補氣,配當歸養(yǎng)血,合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以活血化瘀通絡。

中風病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多以氣虛血瘀為基本病機,故此方亦常用于恢復期和后遺癥期的治療。氣虛明顯者,加黨參、太子參以益氣通絡;言語不利,加遠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竅;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以溫經(jīng)通陽;肢體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絡;上肢偏廢者,加桂枝以通絡;下肢癱軟無力者,加川斷、桑寄生、杜仲、牛膝以強壯筋骨;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以溫腎固澀;血瘀重者,加莪術水蛭、鬼箭羽、雞血藤等破血通絡之品。

·肝陽上亢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

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肝腎,潛陽熄風。

方藥:鎮(zhèn)肝熄風湯。

方中懷牛膝補肝腎,并引血下行;龍骨牡蠣、代赭石鎮(zhèn)肝潛陽;板、白芍、玄參、天冬滋養(yǎng)陰液,以制亢陽;茵陳麥芽、川棟子清泄肝陽,條達肝氣;甘草、麥芽和胃調中。并可配以鉤藤、菊花熄風清熱。挾有痰熱者,加天竺黃、竹瀝、川貝母以清化痰熱;心煩失眠者,加黃芩、梔子以清心除煩,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鎮(zhèn)心安神;頭痛重者,加生石決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風。

『中腑臟』

·痰熱內(nèi)閉清竅(陽閉)

癥狀:起病驟急,神昏或昏憒,半身不遂,鼻鼾痰鳴,肢體強痙拘急,項背身熱,躁擾不寧,甚則手足厥冷,頻繁抽搐,偶見嘔血,舌質紅絳,舌苔黃膩或干膩,脈弦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羚角鉤藤湯配合灌服或鼻飼安宮牛黃丸。

羊角為清肝熄風主藥;桑葉疏風清熱;鉤藤、菊花平肝熄風;生地清熱涼血;白芍柔肝養(yǎng)血;川貝母、竹茹清熱化痰;茯神養(yǎng)心安神;甘草調和諸藥。安宮牛黃丸可辛涼透竅。

若痰熱內(nèi)盛,喉間有痰聲,可加服竹瀝水20-30d,或猴棗散0.3-0.6g以豁痰鎮(zhèn)痙。肝火旺盛,面紅目赤,脈弦有力者,可加龍膽草、梔子以清肝瀉火;腑實熱結,腹脹便秘,苔黃厚者,削口生大黃、枳實、芒硝以通腑導滯。

·痰濕蒙塞心神(陰閉)

癥狀:素體陽虛,突發(fā)神昏,半身不遂,肢體松懈,癱軟不溫,甚則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質暗淡,舌苔白膩,脈沉滑或沉緩。

治法:溫陽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滌痰湯配合灌服或鼻飼蘇合香丸。

方中半夏、陳皮、茯苓健脾燥濕化痰;膽南星、竹茹清化痰熱;石菖蒲化痰開竅;人參扶助正氣。蘇合香丸芳香化濁,開竅醒神。寒象明顯,加桂枝溫陽化飲;兼有風象者,加天麻、鉤藤平肝熄風。

·元氣敗脫,神明散亂(脫證)

癥狀:突然神昏或昏憒,肢體癱軟,手撤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失禁,舌痿,舌質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沉微。

治法:益氣回陽固脫。

方藥:參附湯。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腎壯陽,二藥合用以奏益氣回陽固脫之功。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黃芪、龍骨、牡蠣以斂汗固脫;兼有瘀象者,加丹參。

此證即為辨證要點中所提之脫證。

中風病屬內(nèi)科急癥,其發(fā)病急,變化快,急性發(fā)作期尤其是中臟腑的閉證與脫證要以開閉、固脫為要,可配合以下治法,病情嚴重者應積極配合西醫(yī)救治。后遺癥期可配合下列外治法,以促進康復。

1.陽閉可用清開靈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i靜滴,每日2次?膳浜瞎喾牛黃清心丸,每次1-2丸,每日3-4次。痰多化熱者用穿琥寧靜滴治療。缺血性中風病可辨證選用脈絡寧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治療。

2.bhskgw.cn/wsj/脫癥可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滴注。

3.治半身不遂外敷藥方:穿山.EP、大川烏頭、紅海蛤各lOOg,搗為末,每周用15-20g,另將蔥白搗汁和上藥成餅,直徑5em,外敷左右腳心,再令其坐于密室,兩腳置于熱水盆中,使其出汗,見下肢發(fā)麻停用。每周2次。

4.治手足攣縮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煎水3桶,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轉歸預后】

中風病的病死率與病殘率均高,其轉歸預后與體質的強弱、正氣的盛衰、邪氣的淺深、病情的輕重及治療的正確及時與否、調養(yǎng)是否得當?shù)汝P系密切。

中經(jīng)絡無神志障礙,而以半身不遂為主,病情輕者,3-5日即可穩(wěn)定并進入恢復期,半月左右可望痊愈;病情重者,如調治得當,約于2周后進入恢復期,預后較好。在做好一般護理的基礎上,,要根據(jù)各證候的病機特點重視辨證施護。但有少數(shù)中經(jīng)絡重癥,可在3-7天內(nèi)惡化,不僅偏癱加重,甚至出現(xiàn)神志不清而成中臟腑之證。中臟腑者神志一直昏迷,一般預后不佳。中臟腑之閉證,經(jīng)搶救治療而神志轉清,預后較好。如由閉證轉為脫證,是病情惡化之象,尤其在出現(xiàn)呃逆、抽搐、戴陽、嘔血、便血、四肢厥逆等變證時,預后更為惡劣。中風后遺癥多屬本虛標實,往往恢復較慢且難于完全恢復。若偏癱肢體由松弛轉為拘攣,伴舌強語謇,或時時抽搐,甚或神志失常,多屬正氣虛乏,邪氣日盛,病勢轉重。若時有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則有復中的危險,應注意預防。

【預防與調攝】

中風病的預防,在于慎起居、節(jié)飲食、遠房幃、調情志。慎起居,是生活要有規(guī)律,注意勞逸適度,重視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節(jié)飲食是指避免過食肥甘厚味、煙酒及辛辣刺激食品。遠房幃是指節(jié)制性生活。調情志是指經(jīng)常保持心情舒暢,穩(wěn)定情緒,避免七情傷害。

重視先兆癥的觀察,并積極進行治療是預防中風病發(fā)生的關鍵。加強護理是提高臨床治愈率、減少合并癥、降低死亡率和病殘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急性期病人宜臥床休息,尤其是中臟腑患者要密切觀察病情,重點注意神志、瞳神、氣息、脈象等情況,以了解閉、脫的轉化。保持呼吸道通暢和腸道的通暢。防止肺部、口腔、皮膚、會陰等部位感染。語言不利者,宜加強語言訓練,循序漸進。病情穩(wěn)定后,可配合推拿及功能訓練,并指導病人自我鍛煉,促進患肢功能的恢復。

【結語】

中風病屬危急重病,臨床極為常見。其病因以積損正衰為主,病位在腦,常涉及心、肝、腎、脾,其病機多由氣血逆亂,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臨床按腦髓神機受損的程度與有無神識昏蒙分為中經(jīng)絡與中臟腑兩大類。論其病性,多為本虛標實,在本為肝腎陰虛,氣血衰少;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瘀血阻滯,氣血逆亂。治療方面,結合病類(中經(jīng)絡、中臟腑的不同)、病期(急性期、恢復期、后遺癥期的不同)及證候特點,而采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絡、平肝熄風、清化痰熱、通腑化痰、益氣活血、育陰熄風、醒神開竅、回陽固脫等法。中風病的治療,宜采用綜合療法,注意康復訓練。本病在未發(fā)之前,如有中風先兆,必須積極防治。

【文獻摘要】

《靈樞·刺節(jié)真邪》:“虛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內(nèi)居營衛(wèi),營衛(wèi)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jīng),即重不勝;邪人于腑,即不識人;邪人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

《醫(yī)經(jīng)溯涸集,中風辨》:“三子之論,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彥修主乎濕,……以予觀之,昔人、三子之論,皆不可偏廢。但三子以相類中風之病,視為中風而立論,故使后人疑而不能決。殊不知因于風者,真中風也!因于火、因于氣、因于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

《景岳全書·非風》:“非風一證,即時人所謂中風證也。此證多見卒倒,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nèi)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

《證治匯補,中風》:“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先兆,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jié)飲食,遠房幃,調情志。”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治內(nèi)外中風方》:“內(nèi)中風之證,曾見于《內(nèi)經(jīng)》。而《內(nèi)經(jīng)》初不名為內(nèi)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w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發(fā),挾氣血而上沖腦部,以致昏厥。”

【現(xiàn)代研究】

·病因病機的探討

關于中風病的病因病機,歷代醫(yī)家論述頗多,經(jīng)歷了從外因論到內(nèi)因論的發(fā)展過程。近代學者多認為,中風病皆由內(nèi)因所致,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任氏認為中風病是由于邪氣上犯腦髓血脈,下侵臟腑經(jīng)絡,引起腦髓神機與臟腑經(jīng)絡功能失調,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所致[吉林中醫(yī)藥1983;(4):12)。王氏提出,“氣血逆亂犯腦”是中風病的基本病機,“痰瘀互阻,氣機出入升降失常,是中風病急癥的主要發(fā)病機理,認為“風”指病勢而言,說明起病急驟,而痰熱瘀血為生風之源[遼寧中醫(yī)雜志1984;(9):1)。全國中風病科研協(xié)作組通過對大量臨床資料的分析,認對中風病是在氣血陰陽虧虛的基礎上,風、火、痰、瘀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于人體,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于腦而產(chǎn)生的。

·辨證論治的研究.

1.辨證規(guī)范化、定量化研究1986年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學會制訂了《中風病中醫(y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提出了病名、病類及證類診斷標準,對中風病的規(guī)范化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為科研觀察病例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臨床治療、療效評定、科研及學術交流、中藥新藥開發(fā)、臨床藥理研究指導原則的制訂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表明我國中風病中醫(yī)診斷已達到新的水平。

近幾年,有學者開始把計量學的內(nèi)容滲透到中風病的量化診斷研究中,如王氏等引用國際量表學設計的原則,遵循中醫(yī)學理論,并吸收了部分專家的經(jīng)驗,將中風病分為風證、火熱證、痰濕證、血瘀證、氣虛證及陰虛陽亢證六大證候,選擇有特征性的癥、舌、脈作為辨證項目,經(jīng)過臨床驗證及統(tǒng)計學處理,制訂了《中風病辨證診斷標準》,并于1993年在全國急癥腦病協(xié)作組第二次會議上討論通過,從而使中風病辨證診斷向客觀化、定量化方向又邁進了一步(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4;(3):64)。

2.主要治法臨床報道很多,歸納其主要治法:(1)出血性中風:張氏綜述近5年的文獻總結本病的主要治法包括辨證論治,及以平肝熄風、活血化瘀、開竅醒神、通腑瀉熱、益氣化瘀、補腎活血為主的治法[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3):51兒陳氏、楊氏分別兩次報道“逐瘀化痰口服液”(紅參;、水蛭、生南星、生附子、生大黃等組成),總體看來該口服液對腦出血急性期治療效果較好,且無藥物“反跳”作用,不影響血漿滲透壓,認為該制劑可能是一個能透過血腦屏障的鈣拮抗劑[中國中醫(yī)急癥1993;(6):243)[中國中醫(yī)急癥1995;(2):58];一定程度上改善腦出血患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6;(2):87)(中國醫(yī)藥學報1996;(1):44)。(2)缺血性中風:以活血化瘀法為主要治法。南氏綜述了近15年來國內(nèi)運用活血化瘀方藥防治缺血性中風的有關報道,表明中藥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治療、缺血性中風的治療、預防缺血性中風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和良bhskgw.cn/zhuyuan/好效果[天津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2):46)。通腑化痰法治療中風病來自于臨床療效總結,針對中風病急性期,由風、火、痰、瘀導致的腑實、竅閉證。王氏等運用化痰通腑飲(瓜蔞、膽南星、大黃、芒硝)治療缺血性中風病痰熱腑實證158例,總有效率85.4%。便干便秘、舌苔黃膩、脈弦滑為應用通腑法的三大指征[中國醫(yī)藥學報1986;(2):X]。

關于活血化瘀法治療中風病近10多年來,中西醫(yī)界對活血化瘀法治療中風病進行了深人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治療缺血性中風病的療效已基本得到肯定,其臨床報道也較多;钛龇ㄊ欠襁m用于腦出血急性期的治療,學者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從近幾年的臨床觀察看,確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符合中醫(yī)離經(jīng)之血即為瘀血及治血必先以祛瘀為要的理論。如樊氏綜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在治療腦出血急性期的治療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法結合傳統(tǒng)的辨證論治方案、活血化瘀類成方及口服液制劑方案及活血化瘀靜脈制劑方案三大類,并從CT掃描對腦出血治療的動態(tài)觀察、藥理從對抗腦血腫、對抗腦水腫、對抗腦組織變性壞死及其他作用等方面研究了本類藥物治療該病的機理[中國中醫(yī)急癥1997;(3):129)。對于各家報告的療效,則仍然存在選例和臨床療效評定標準不統(tǒng)一,難以進行比較和分析的諸多問題。

·預防與康復的研究

近10年來,中風病的預防得到了重視。張氏等根據(jù)先兆癥狀及血液流變學指標診斷230例中風先兆病人,將其分為肝陽上亢、痰濁瘀滯、腎虛不足三型,分別辨證治療予口服湯劑,同時設61例西藥對照組,予阿斯匹林治療,并服降脂降壓等藥,均以2個月為1療程,半年內(nèi)達“安全”的病例分別為98.7%、60.7%,中藥防治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P<0.01)Cj匕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90;(4):25)。全國中風病科研協(xié)作組于1988年5月初步制訂了《中風病預防方案》。1993年11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急癥腦病協(xié)作組又討論通過了《中風先兆證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明確了中風先兆證的診斷標準、療效評定標準及防治措施等。

說明中風病的預防將是今后中風病臨床、科研的重點之一。由于中風病致殘率高,康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要有大康復的概念。目前,雖有一些有效的康復方法,但尚無大宗病例的觀察報告,未選出最佳康復治療方案。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