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97 制法備錄 上課筆記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教程:97 制法備錄

制法備錄醫(yī)之治疾,制藥以待用,正如將之制敵,練兵于平時。倉卒急用,所以收奇續(xù)而成全功也。今見醫(yī)者救急之際,切以知方,顧無成藥,奈何可以濟困而持危?亦惟束手待斃而已,可謂醫(yī)師之良乎?韓文公曰∶青芝赤箭,玉札丹砂,敗鼓之皮,牛溲馬勃,蓄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

制法備錄

醫(yī)之治疾,制藥以待用,正如將之制敵,練兵于平時。倉卒急用,所以收奇續(xù)而成全功也。

今見醫(yī)者救急之際,切以知方,顧無成藥,奈何可以濟困而持危?亦惟束手待斃而已,可謂醫(yī)師之良乎?韓文公曰∶青芝赤箭,玉札丹砂,敗鼓之皮,牛溲馬勃,蓄用無遺者,醫(yī)師之良也。甫謂蓄藥頗易,制藥為難。市纏坊肆惟有生藥,而凡制練之精要者,為尤難得。若非醫(yī)家從容制煉,以備倉卒之需,又安能解倒懸之厄耶?不然則如臨陣用兵,總非素煉,曷以取勝?春甫目擊斯弊,故悉考制法,裒集成帙,以為好生者共焉!

藥劑丸散湯膏各有所宜不得違制

藥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者,宜酒漬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可過越。

湯者,蕩也,煎成清汁是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研成細末是也,去急病用之。膏者,熬成稠膏也。液者,搗鮮藥而絞自然真汁是也。丸者,緩也,作成圓粒也,不能速去病,舒緩而治之也。漬酒者,以酒浸藥也。有宜酒浸以助其力,如當歸、地黃、黃柏知母陰寒之氣味假酒力而行氣血也。有用藥細銼如法煮酒密封,早晚頻飲,以行經(jīng)絡或補或攻,漸以取效是也。

稱劑分兩,輕重多少,皆須甄別。若用得其宜,與病相合,入口必愈。若冷熱乖戾,分兩違舛,湯丸失度,當差又劇,喻如宰夫以鱔鱉與專羹食之,更足成疾,豈充饑之可望乎!故仲景云∶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

仲景言銼如麻豆大者,與 咀同意。夫 咀,古之制也。古人無鐵刀,以口咬細。今如麻豆,為粗藥煎之,使藥水清飲于腸中,則易升易散。今人以刀銼如麻豆大,此 咀之易成也。 咀之,取其煎熬得出藥汁,易行經(jīng)絡。若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濕以生,補元氣發(fā)散風寒以蔥白,去膈上痰以蜜,開痰結以生姜汁。凡諸湯用酒,臨熟加之。細末者,不循經(jīng)絡,止去胃中及臟腑之積,及治肺疾咳嗽為宜。氣味濃者,白湯調;氣味薄者,煎之和渣服。

凡藥去下部之病者,極大而尖且圓;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極小面糊丸,取其遲化直至下焦,或酒或醋,取其收斂。凡半夏、南星欲去濕者,以生姜汁稀糊丸,取其易化也。湯泡蒸餅又易化,滴水尤易化。煉蜜丸者,取其遲化而氣循經(jīng)絡也。臘丸者,取其難化而遲取效也。凡修丸藥,用蜜只用蜜,用餳只用餳,勿交雜用。且如丸藥用臘,取其能固護藥之氣味,勢力全備,以過關膈而作效也。今若投蜜相合,雖易為丸,然下咽亦易散化,如何得到臟中?若其更有毒藥,則便與人作病,豈徒無益,而又害之,全非用臘之本意。

凡煉蜜皆先掠去沫,令熬色微黃,拭水不散,再熬二三沸。每用蜜一斤,加清水一酒杯,又熬一二沸作丸,則收潮氣而不粘成塊也。冬月煉蜜成時,要加二杯水為妙。《衍義》云∶每蜜一斤,只煉得十二兩是其度數(shù)也。和藥末要乘極滾蜜和之,臼內用搗千百杵,自然軟熟,容易作條,好丸也。

凡丸散藥,亦先細切曝燥乃搗之。有各搗者,有合搗者。其潤濕之藥如天門冬、地黃輩,皆先切曝之,獨搗,或以新瓦慢火炕燥,退冷搗之,則為細末。若入眾藥隨以和之,少;貪,則和之不均也。又濕藥欲燥,皆蝕耗,當增分兩稱之。

凡篩丸藥,用密綃令細,若篩散藥,尤宜精細?鄵v丸必于臼中搗數(shù)百過,色理和同為佳。

凡藥漬酒,皆須切細,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shù),視其濃烈便可漉出,不須待酒盡也。渣則曝燥微搗,更漬飲之,亦一散服之。凡合膏,或以醋或酒或水或油漬,令淹浹密覆。至煮膏時,當三上三下,以泄其熱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下之要沸靜,良久乃上之。如有薤白在中者,以兩段漸焦黃為度;如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為度。絞膏要以新布,若是可服之,膏滓亦可以酒煮飲之?伤幹嘣,亦則宜以敷病處。此蓋欲悉盡其藥力也。凡湯酒膏中,內諸石藥皆細搗之,以新絹裹之內中。

《衍義》云∶石藥入散,如鐘乳粉之屬,用水研末極細,必要二三日乃已。以水漂澄極細,方可服餌,豈但搗細以絹裹之為例耶!凡煎膏中有脂,先須揭去革脂子,方可用之。如豬脂,勿令經(jīng)水,臘月者彌佳。凡膏中有雄、朱砂輩,皆當另搗研如面,俟膏畢,乃投入,以物杖攪之,不爾沉聚在下,不勻也。凡草藥燒灰為末,如荷葉、柏葉、茅根、薊根,十灰散之類,必燒焦枯用器蓋覆以存性。若如燒燃柴薪, 成死灰,性亦不存而罔效矣!凡諸膏膩藥,如仁、麻仁輩,皆另搗如膏,乃以內成散中,旋次下臼,合研搗,令消散。

藥劑分兩

古之藥劑,錙銖分兩,與今不同。云一升者,即今之一茶盞也。云兩銖者,六銖即二錢半,二十四銖為一兩也。云三兩者,即今之二兩也。云一兩者,即今之六錢半也。凡散藥有云刀圭者,有云方寸匕者,有云一字者。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準方寸匕者,作匕方正一寸,抄散取不落紙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為一勺。一字者,即今之二分半也,如一錢有四字之義。二字者,即今半錢,為五分也。

凡丸藥云如細麻者,即胡麻也。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為一大豆。如大麻子者,準三細麻也。如胡豆大者,即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準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是也。如大豆者,以二小豆準之。如梧桐子大者,以一大豆準之可也。

煎藥則例

凡煎湯劑,必先以主治之為君藥,先煮數(shù)沸,然后余藥文火緩緩熬之,得所勿揭蓋,連罐取起,坐涼水中,候溫熱服之,庶氣味不泄。若遽乘熱揭封傾出,則氣泄而性不全矣。煎時不宜烈火,其湯騰沸耗蝕而速涸,藥性未盡出而氣味不純。人家多有此病,而反責藥不效,咎將誰歸?發(fā)汗藥,先煎麻黃二三沸,后入余藥同煎。止汗藥,先煎桂枝二三沸,后下眾藥同煎。和解藥,先煎柴胡,后下眾藥。至于溫藥,先煎干姜,行血藥先煎桃仁,利水藥先煎豬苓,止瀉藥先煎白術、茯苓,止渴藥先煎天花粉、干葛,去濕藥先煎蒼術、防己,去黃藥先煎茵陳,嘔吐藥先煎半夏、生姜,風藥先煎防風、羌活,暑藥先煎香薷,熱藥先煎黃連。凡諸治劑,必有主治為君之藥,俱宜先煎,則效自奏也。

凡湯用麻黃去節(jié),令通理。碎銼如豆大,先另煮二三沸,掠去上沫,更益水如本數(shù),乃內余劑,不爾令人煩。

凡用大黃不須細銼,先以酒浸,令淹浹密覆一宿,明旦煮湯,臨熟,乃內揚中,煮二三沸便起,則勢力猛,易得快利。丸藥中微蒸之,恐寒傷胃也。

凡湯中用阿膠、飴糖、芒硝皆須待湯熟起去渣,只內凈汁中煮兩三沸,溶化盡仍傾盞內服。

凡用干棗、蓮子、烏梅仁、決明子皆擘破研碎入藥煎。凡用砂仁、豆寇、丁香之類,皆須打碎,遲后入藥煎數(shù)沸則起。不爾,久久煎之,其香氣消散也,是以效少。凡湯中用犀角、羊角,一概末如粉,臨服內湯中。然入藥法,生磨汁煮亦通。凡諸藥子仁,皆用湯泡,去皮尖及雙仁者,亦有炒令黃色者,生用者并搗碎入劑煎方得汁出。凡用沉香、木香、乳、沒,一切香末藥味,須研極細,待湯熱先傾汁盞,調香末服訖,然后盡飲湯藥。

凡煎湯藥,初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數(shù)依方多少,大略藥二十四兩,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為準。然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補湯欲熟,多水而小取汁。服湯宜小沸,熱則易下,冷則嘔涌。

服藥序次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脈及下部,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頭目骨髓,宜飽滿而在夜。雖食前食后,亦停少頃,然后服藥。食不宜與藥并行,則藥力稍為混滯故也。《湯液》云∶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稍消則服藥,藥氣稍消則進食。所謂食先食后,蓋有義在其中也。又有酒服者、飲服者、冷服者、暖服者。服湯有疏有數(shù)者,煮湯有生有熟者,各有次第,并宜詳審而勿略焉。

清熱湯宜涼服,如三黃湯之類;消暑藥宜冷服,如香薷飲之類;散寒藥宜熱服,如麻黃湯之類;溫中藥宜熟而熱,補中藥皆然;利下藥宜生而溫,如承氣湯之類。

病在上者,不厭頻而少;病在下者,不厭頓而多。少服則滋榮于上,多服則峻補于下。

凡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勢力相及,并視人之強弱、羸瘦,病之輕重為之進退增減,不必局于方說,則活潑潑地也。云 時,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者。

服藥禁忌

服柴胡忌牛肉。服茯苓忌醋。服黃連、桔梗豬肉。服乳石忌參術,犯者死。服丹石不可食蛤蜊,腹中結痛。大黃、巴豆同服,反不瀉人。服皂礬蕎麥面。服半夏、菖蒲忌飴糖、羊肉。

服白術、蒼術忌肉、胡荽、大蒜。服天門冬忌鯉魚。服牡丹皮忌胡荽。服常山忌蔥。服鱉中忌莧菜。服商陸忌犬肉。服地黃忌蘿卜。服細辛忌生菜。服甘草菘菜。服粟殼忌醋。服芫花、甘遂忌鹽忌甘草。服荊芥肉、黃顙魚。服柿蒂,犯者木香湯能解。服巴豆忌蘆筍。服諸藥未消化,不可食河肫魚,食魚后服藥者,口鼻流血而死。(《醫(yī)說》)。服蘆忌貍肉。服蜜及蜜煎果忌 。瘡毒未愈不可食生姜、雞子,犯之則肉長突出作塊而白。

當禁不禁犯禁必死

張子和云∶病腫脹既平,當節(jié)飲食,忌鹽、血、房室,犯禁者,病再作,乃死不救。病癆嗽忌房室、膏粱,犯者死。子和案云∶一小兒病痢,用車載數(shù)十里,就某寺調理,入門而則死。痢疾,下墜病也。以車載之,藥而又下墜也。所謂落井而又下石,安得不死乎!病患遠行,不宜以車載bhskgw.cn、馬馱,病已擾矣,甚者多死不救。一人為犬所嚙,大痛不可忍,偏癢燥,自云載至家二十里,一夕而死。時人皆不知車之誤也。擾動則邪氣益盛,是以死也。

傷寒之后,忌葷肉、房事,犯之者不救。水腫之后忌油鹽。肚脾胃傷者,節(jié)飲食。滑瀉之后忌油膩。此數(shù)者決不可輕犯也。唐堯臣, 東人,在北吏部當該,緣家富,平素嗜膏粱,數(shù)傷脾胃。時長夏,因過食傷脾作瀉而腹?jié)M。求予治,以補中氣兼消導而悉愈。隨即速欲食肉類,食復傷又脹而瀉。子治之,又愈。竟數(shù)日斷葷,切欲食肉,命家人烹牛肉和酒食之,惟飽悶而煩躁,求予消導之,不愈。自云數(shù)日不大便,恐后閉所致,欲通之。予以屢傷脾胃,元氣未復,何敢通?道不信,別求醫(yī)通利,不一日口干躁,心煩而死。原病傷食而又犯之,原病下泄,今又犯之,犯之又犯,其死必矣。

時病新差,食蒜 者,病發(fā)必致大困。時病新愈,食犬羊肉者,必作骨蒸熱。時病新愈,食生棗及羊肉,必作脂上熱蒸。時病新愈,食生菜,令人顏色終身不平復。病患新愈,飲酒食韭,病必復作。

不必忌而忌之過

張子和曰∶臟毒、酒毒、下血、嘔血,婦人三十以下血閉,六七月間紅痢,婦初得孕擇食者,以上皆不禁口。凡久病之人,胃氣虛弱者,忽思嘗茹,亦當少少與之,圖引漿粥,谷氣入胃,此權變之道也。

若專以淡粥責之,則病不悅而食減不進。胃氣斯所以難復,病所以難痊。此忌之之過也,智者通之。

因時用藥例

《內經(jīng)》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迎之。凡用藥須看時令,如常用調理藥,春加川芎,夏加黃芩,秋加茯苓,冬加干姜。如解肌發(fā)表,春溫月用辛涼藥,川芎、防風、荊芥、柴胡、紫蘇、薄荷之類;夏暑月用甘辛寒藥,干葛、石膏、甘草、薄荷、升麻、柴胡之類;秋涼月用辛溫藥,羌活、防風、蒼術、荊芥之類;冬寒月用辛熱藥,麻黃、桂枝、干姜、附子之類。若病與時違,勿拘此例。如溫暑月治熱病、疫癘病,不可用辛溫熱藥,宜溫涼辛甘苦寒之藥,升麻、柴胡、干葛、薄荷、石膏、黃芩、黃連、甘草、芍藥之類。

治咳嗽,春多上升之氣,用川芎、芍藥、半夏、黃芩之類;夏多火炎逼肺,用黃芩、山梔、桑白皮、石膏、知母之類;秋多濕熱傷肺,用蒼術、桑白皮、黃芩、防風之類;冬多風寒外來,用麻黃、桂枝、干姜、半夏、防風、羌活之類。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如治瀉泄,冬寒月用辛苦溫藥,干姜、砂仁、陳皮、濃樸之類;夏暑月暴注水瀉,用苦寒酸寒藥,黃連、山梔、茵陳、芍藥之類。若病與時違,不拘此例。如傷冷食,腹痛霍亂吐瀉,雖夏暑月,可用辛熱溫中藥,干姜、茱萸、砂仁、濃樸之類。如酒客病,或素有熱證,雖在寒涼月,可用清涼藥,芩連、干葛之類。

凡用藥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降浮沉;撸⑼林性旎。是為四時之宜,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之以酸苦寒涼之劑,并淡味滲瀉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乃肺腎也。用藥者,因此法度則生,逆之則死,其不死者,必危困矣。

炮制十七法

雷公藥性論藥之有方,猶樂之有調也。樂備眾調,始和其音;藥備眾方,始和其劑。方劑十七法如曰炮、曰 、曰爆、曰炙、曰煨、曰炒、曰蝦、曰煉、曰制、曰度、曰飛、曰伏、曰鎊、曰、曰 、日曝、曰露是也。然則用者,各盡其宜。

諸藥制法

白術 去皮梗,去濕利水,用麩炒微黃色,補中用凈土炒黃色,補脾胃制水,其味甘而氣濃,利水燥濕,宜用各處山術,其味淡而能滲,醫(yī)不可不審也。

蒼術 去皮用米泔水浸一宿,切片曝干,淡淡鹽水微炒黃色,再曝干貯之,久而不吐霜汁可美。鹽水制過,其 燥之烈性頗純,不傷真液。出茅山,緊小沉重為佳。

陳皮 消痰理氣,用福州紅色者,謂之橘紅,其味辛而性燥,要去白穣凈而力愈大。

若和中補脾胃,不必去白,惟去粗穣而已。用廣州者宜,其味甘辛而性溫和,所以善和中而益脾也。今觀廣皮濃和軟潤,福皮薄而剛燥,從可知矣。炒則氣耗而力微。

青皮 溫水浸一時去穣,切片用麩炒,疏肝氣積泠用醋炒。

枳殼 熱水浸一時取起,殼干,慢火煨透,然即起切片用。破至高之氣,消食去積滯用麩炒,不爾,氣剛恐傷元氣。

半夏 用滾水入明礬或皮硝同泡,泡之時勿得動,一俟湯冷,又易滾湯泡之,泡五七次者為佳。切片,仍以生姜搗汁拌,微炒過用。去風痰、濕痰皆用此。若理脾止瀉,加六君子湯。中用者,宜半夏曲,曲之性不甚燥而得中和故也。其造法在后。

天南星 用陳久者,滾湯、明礬同泡,如半夏例,亦以姜汁拌和。其驚風、風痰,小兒方中用者,以泡過者為末,裝入臘月黃牛膽汁中,透風處陰干用之。

人參 去蘆,其蘆能上涌吐痰。無制,惟用黃亮結實者,其力大,松放輕虛者無力。

遼東本地名清河者,最取好參。

黃耆 北地如箭干者佳,削皮劈開,用蜜水涂之,慢火炙過,用補中益氣如是。苦實腠理以固表,須酒炒。

當歸 去土,劈開用酒浸洗,曬干切片。

生地 用無灰酒洗過,曬干。用鮮地黃搗汁,熬膏用木石臼,忌鐵器。胃弱者,用姜汁炒,脾氣滯而膈間痞悶不能服陰藥者,須用之,以砂仁水濕同生地黃炒,則皆無礙也。

熟地 用無灰酒洗,曬干用。若作丸,以酒浸爛,木石臼中搗如泥。若蜜丸,先以和蜜勻,然后入眾藥,則不患不均矣。

芍藥 熱水泡半日,切片酒炒過,則不患酸寒伐生氣。行血分,得酒制尤力大。脾胃不足嘔噦者,有用姜炒。

茯苓 無制,惟揀云南結實而雪白者為佳。去皮凈,若清浮腫、水腫、腫病不必去皮,五皮散單用茯苓皮是也。四君子湯中用,必須南苓。五苓散中用,必須西苓方可。論淡滲,西苓尤速也。

豬苓 鋒刀削去黑皮,一水泡透,用槌打實,切之成片。

澤瀉 削去毛,熱水浸半時,切片。

黃連 酒炒,去頭目之火。姜汁炒,去痰火、胃火,不傷脾胃,去實火。三黃解毒湯中用,不必制,只要去毛凈。

黃芩 治頭目疾,須酒炒,去肺火生用,去虛痰火姜汁炒,治上病用片芩,治下病用條芩。

黃柏 酒炒,腎家用鹽水炒。

梔子 破,微炒,去浮火,連殼用,瀉小腸火。獨用仁,炒過研破煎得味出。凡仁入煎,俱要碎。

知母 治嗽酒炒,入腎鹽水炒,去毛皮凈。

牛膝 去蘆,酒洗,干切。

杜仲 去粗皮切,姜汁炒,斷絲,其絲不斷又復炒,孕娠用糯米同炒之。

故紙 微炒香。

巴戟 煮水泡透,以木槌打碎,擘去心。

茴香 微炒,入煎藥研碎。

滑石 揀去粗者,擇細膩者,研為極細末,水飛入藥。今粗入煎湯,皆不作效。

石膏 研極細,調入藥尤效。作散者, 熟。入煎劑半生半熟。

麥門冬 熟水泡一時,透去心用,如不去心服,反令人心煩躁悶。

天門冬 制同麥門年,入丸藥酒浸極爛,搗如泥,調和眾藥。

濃樸 去粗皮,切片,姜汁炒。

扁豆 炒熟去殼,微搗碎用。

薏苡 炒微黃色。

桃仁 泡去皮尖及雙仁者,云雙仁能殺人,縱不殺人必有毒。

杏仁 制同上,入煎劑,研如泥用。

蔞仁 打去殼,取仁研碎入煎。

大黃 陜西莊南衛(wèi)者有力,不作腹痛。川者力遲而痛。瀉實者生用,虛弱者酒蒸熟用。

樸硝 冬天度一次者尤妙,未度擇凈,定分兩入盞,以熱水泡之。同入煎眾藥,渣中滲去而力不全。

葶藶 紙炒,研碎入煎。

車前 微炒,研碎入煎。

海藻、海帶、昆布、海粉青鹽 之類,俱熱水洗冷,曬干入藥。

木香 不得見火,惟為末入煎、磨汁,內熟湯中服。

沉香、檀香 同上法。

丁香、砂仁、白豆蔻 俱宜為末,調入湯煎劑,必待煎半熟,方可入也。不爾香氣皆泄散去,所以不作效。

三棱 熱水泡浸一時,慢火煨透切。

莪術 制同上。

何首烏 干者,米泔水浸透,竹刀刮去皮切片,用黑豆以水浸透,同首烏蒸之,豆熟為度,九次者佳。

蒺藜 炒研去刺,研碎入煎。

山茱萸 熱湯泡軟,剝去核。

吳茱萸 熱湯泡,去頭水,曬干用。

巴豆 去油凈。本草云∶生溫有毒,熟寒無毒。今之去油,生用為避寒也。殊不知寒不足避,當避其大毒。

況《本經(jīng)》全無去油之制法。陶氏煮令黃黑,然亦太過,不如去其心膜者,五度換水,各煮一沸為佳。《局方》化滯丸而巴豆不去油,只以巴豆煮熟用之,深得其性也。

牽牛 微炒,搗取頭末有力。

斑蝥 去頭足,同糯炒,令黃。有以牡蠣同炒之。

穿山甲蛤粉炒黃色,研末調入藥。

蜈蚣 慢火炙去頭足,研末入湯。

桑螵蛸 當中破,慢火炙之。

甘遂 面包煨熟,去面。

阿膠 打碎如豆大,用蛤粉同炒成珠用,入湯藥,不可眾藥同煎,必藥熟起去渣,復以同阿膠入凈湯中化清服。

膃肭臍 內滾水泡,去毛凈,切片,新瓦上下,慢火炕干,入藥。

紫河車 用熱米泔水洗凈,然后用麝香湯洗,上下新瓦炕干,入藥。有鮮煮食,必用椒姜。

使君子 慢火煨香,熟用。

肉豆蔻 面包煨,去油,熟切入藥。

茯神 去木,研細,水飛過用。

陽起石 用火 透紅,研極細面入藥。

硫黃 用芭蕉搗汁煮之,后以甘草湯煮之方無毒。

牡礪 火 淬醋,盤中又 又淬五七次為佳。

蠶白 微炒,研末入藥。

皂角 去皮弦,慢火炙黃用。

藿香 洗去土凈,曬干用。

干漆 用新瓦上下合定,火 黑煙盡方可用。以其性氣大悍,服之大傷血氣。若去煙而用之,止破瘀血而不傷元血,若血暈不醒人事者,即燒煙熏之,立蘇,足可以見其悍也。

砒霜 凡入藥劑如 喘丸、三品丸、斬兒丹亦不能舍之不用也。用之者不知制度,其不殺人者幾希。

每將砒石一兩打碎,用明礬一兩為末,蓋砒上貯罐中,入明火一,以礬枯為度,砒之悍氣隨煙而去。駐形于礬中者,庶幾無毒,用之不傷也。凡用砒霜,即用礬霜是也。

黃丹 凡用丹入藥,如生肌膏、生肌散皆必用之。緣丹性寒,得火煉形,而陰中之陽,有坎離之義集之,生肌去毒者也。今市肆售利,牽假河沙混之,其不飛澄沙石,用之必然無效。凡丹須冷器,以水飛過,仍炒干用入劑。

桑白皮 刮去紅皮,切碎用,酒炒微黃色為度。

常山 用酒浸過宿切用則不吐。

大腹皮 擘去垢黑,用溫水洗凈,又用酒洗用,有用大豆汁洗方可用。孫真人云∶鳩鳥多棲此樹,遺屎在皮上,不凈恐有毒。今人用之不制,曾有人服之而致死者,其可忽諸?

青鹽 溫水洗,去塵土,火 過用。

蛤蚧 用酒洗溫凈,慢火炙熟,研入藥。

硼砂 用口含過,得溫用。

爐甘石 用傾銀罐 紅,傾出在三黃湯內三五七尤佳。然后用三黃湯懸飴煮干,露一夜焙干用。

珍珠 豆腐內蒸過,鐵臼內搗末研用。有用火,非其制也。一說入目,貴乎生用。

瑪瑙 犬肉內煮之,火 紅,醋淬用。

琥珀 用細布包,內豆腐鍋中煮之,然后灰火略煨過。一云安心神俱宜生搗,入目制過用。

血竭 用燈草同研則成粉。

磁石 火 淬過。

成塊者,槌碎,乳汁浸一宿,瓦器烙干,乳用。

石蟹 火煨,醋淬過。

白丁香 入目者,三黃湯煮,干焙用。

針粉 用隔紙,有用火 黃色。

石燕 火,醋淬用。

石決明 火,童便淬。

龍膽 水化開點目,焙干研為末入散。

龍骨 火 。

巴豆 去油凈,成粉,用白絹包,甘草水煮,焙干用,方可入目。

海螵蛸 用濕紙包,煨過方用。

鷹條 用三黃湯飛,甘草湯煮一次,焙干用。

罌粟 用熱水泡軟擘去筋膜,切成絲。用蜜水微炒,曬干用。忌蒜、醋、胡椒。

蕤仁 去衣,綿紙包,研去油。

花蜘蛛 醋浸死,瓦上烙干,去足用。

翠白 用傾銀罐 如膏,醋中淬,焙干。

香附 舂去毛,用凈米、童便浸一宿,取起用凈水洗過,炒干用。婦科以醋復燥之。

玄參 用酒洗去塵土,切片曬干用。玄參行表治浮游無根之火,得酒氣而力愈健。

運翹 擇去枝根及心,研碎火煎。

蔓荊子 舂以酒炒過入煎,今人往往不研不炒而用之,多不作效。

決明子、蘿卜子、芥子、蘇子、韭子、青葙 凡藥中用子者,俱要炒過研碎,入煎方得味出。

若不碎,如米之在殼,雖煮之終日,米味豈能出哉!

干姜 生用發(fā)表汗,炒過溫脾而守中,胃間熱虛甚者,如補中益氣湯中加之,當慢火煨焦黑。

紫菀 用酒洗去土,曬干用。

有謂肉桂則濃桂,以滋腎者也。當刮去粗皮,惟存其肉而用之,故曰肉桂。其余行血循經(jīng),止用薄桂。

違志 熱水泡浸一時,破肉去梗,和甘草煮半伏時,去草不用。

枇杷 治咳嗽,去毛,不凈反令人嗽。本草云∶四月采葉曝干,用時須火炙,以布拭去毛,去毛不盡,以栗稈作刷刷之,令盡。有用甘草湯洗,有用姜湯洗,有以酥涂炙用。初采濕者,一葉重一兩,干則三葉重一兩方好。

石斛 用酒洗,炙干或蒸過,焙干用俱可。

甘草 涼藥中生用,溫以補脾,必須炙熟。

仙茅 糯米泔水浸三宿,用竹刀刮去皮,木砧上切片,陰干用。

續(xù)斷 酒浸一宿,捶碎去筋膜,曬干用。

松香 用明凈者,名瀝清。入滾水煮三炷香,撈起放涼水缸中拔之一時,復入鍋煮三炷香,次入涼水拔,如此七次。微入灰湯并酒,量水一石,入灰湯、酒各一斗,煮之再拔,便曬干,聽用。

此藥最要制法極精,稍有不精,服之殺人!独m(xù)醫(yī)說》有人制造不精,服之腸塞而死。然則制藥之法,可不慎哉!

秋石陰陽二煉法

陰煉之法,用童便不拘多少,每一石用缸一只盛之,攙入清水一石和之,用皂莢煎湯一盞加入,以竹杖攪之數(shù)百回為止。候其澄靜片時,傾出上面清的一石,又加凈水一石,如前攪之。澄傾之法,一次一次其澄下者漸濃,必至十次之后,如澄樣凝結成霜雪,乃已去水。以布帛上加紙灰食干,收起秋石曝干,再研;蚣幽腥檎{和,日曝夜露,七七任用,或散或丸,服之一年,堵壽一紀,此陰煉之法。雖滌去咸味,凡質固脫,所謂先天之氣混泄,固不能無化痰降火之功,亦不能若咸味之疾速也。補益之功,可以并言。今人多有彼此優(yōu)劣之議,予故有陰陽之辨。

陽煉之法,備新缸數(shù)只,采取童便十余石,采法惟于童蒙學堂中,用一人看守藥缸,另置一小缸于藥之傍,童生來便先試其色之赤白,始出色赤,蓋有火邪以混之,棄而勿用。惟清白者取之,積有十石,移置僻處,用大鍋煮煉,干則加添,必盡十石,俱完干枯為度。收起如鐵如石,謂之丕胎,將此丕胎入士釜,明爐火,黑煙、穢氣去盡為度,謂之退陰符。取出用小銀鍋將新汲泉水煮之。(無銀鍋,銅鍋可。)溶化無形,瀘過滴下凈藥如凈泉,復入銀鍋熬干,則成白雪潔瀅無埃,任加乳汁、紅散,服丸藥無不宜也。若將白雪之藥入鼎,明爐用火 煉,清溶霞光,燜土結成靈丹如璧如玉,于此可見人身之寶不誣矣,服者得無效乎!

秋石陰陽二煉辨

秋石陰陽二煉之法,不可以優(yōu)劣加之。夫何世不燭理,有謂陽煉咸味不去,凡性猶存;有謂陰煉清陽混泄,正氣不足。是二者之議皆過也。殊不知二法蓋由咸味取舍之施,理勢之必不可偏廢也。然欲存其味者,必陽煉,乃陽中之陰;欲去其味者,必陰煉,乃陰中之陽。茍舍二法不可以成秋石也。何則?陽煉用火存形,其味咸,其質重,除病之效速。集其咸味,重體,而有化痰降火滋腎生水之功,則如藥性所用海石、青鹽一理也。陰煉以水滌體,其味淡,其質輕,益養(yǎng)之功純。集其淡味,輕體,而有還精補腦助氣調神之績,則如藥性所用茯神、琥珀一理也。又謂陽中之陰以象離,陰中之陽以象坎,有必合兩家之作而并用之,以為坎離交媾之義,則優(yōu)劣之辨昭然矣!予故并將陰陽二煉之法錄入于集,以備養(yǎng)世者之取正云耳。

玄明粉法(冬月可制)

用明凈川皮硝十斤,水一斗,蘿卜四斤,切片同煮爛為度,去卜,硝水用紙濾瓷 中,露一夜,次早另傾浮水置一器中,塊沉底者取起,復以蘿卜、清水量入同煮,如前露澄。又次日取起,用防風二兩、甘草二兩煎湯十碗,用玄明粉煮化濾過,露一夜,次一日傾出,甘防湯同煎二次,蘿卜湯煮一沸,露一夜。余硝俱澄同前,硝風吹干,入罐升打火如秋石法,任用。按制旨,蓋硝味特咸,以蘿卜制解之。其性善降下,若下頭目之火,恐或不能達上而降,以防風導引上行,甘草和緩為佐。懼其寒涼,久服傷胃,故以火,則得陽長陰消之義,而無寒襲脾胃之傷,有掣上掣下之功。

鹿角膠霜法

取新打大鹿角或一二幅,以米泔水浸三日夜,以瓷片刮去黑垢,鋸為寸半長截,用新砂鍋以流水浸沒鹿角,炭火或桑柴火三日夜,另置一罐。燒熟水不時頻加鍋內,勿使鍋干鹿角露。炭火要勻,鍋中蟹沸為度。夜間須要添水,火候足,撈起角曬干收貯。其角汁不退火,量加麥門冬、熟地黃入內,烹至三分過二之干,濾去二藥,將膠傾取凈器內。若不甚稠,再熬少刻,置土地上一日夜,去火毒,任用眾妙方中。加桑白皮、黃臘,不過欲其成膏,然不若門冬、地黃為愈也。

礞石

云南青礞石有金星松放者,打碎如豆大,每一斤用火硝半斤,和勾入罐封口,置百眼爐上。

先文后武,煉二炷香, 得透里通紅,住火冷定,取下和硝研為末。用時乳極細和藥為佳。

制鐘乳粉法

鐘乳石取明潔長四五寸者,中空光潤輕松為佳。每八兩用沉香、藿香、零陵香、甘松白茅各一兩,以水煮過一伏時煉出,又用甘草、紫貝、天葵各二兩,再煮一伏時,漉出拭干,緩火枯之。搗篩仍用水飛,澄以絹籠之,曬干,又研萬遍,瓷器收貯用?酂捬胁痪钊顺闪。

升陽起石法

揀選真正好陽起石,打碎,用好燒酒浸一宿,撈起每兩入樟腦二錢,同研一處,入固濟陽城罐內,上用燈盞封口牢密,入百眼爐上,用水注盞,先文后武,打火二炷香,冷定取開。升盞者可用,沉重在底者勿用。

煉青金法

水銀一斤,用凈硫黃四兩先入鍋內溶汁,即傾水銀入汁內,急以棒攪勻如飯,以鐵鏟鏟起,冷則成青土塊,收用。鎮(zhèn)墜藥之最有力者,如靈丹以之墜痰,顛病以之鎮(zhèn)祟,蓋不可無也。

靈砂

用青金或一斤或二斤入固濟罐中,量有半罐,上用鐵燈盞坐口,存一口如筋大出煙。先用文火漸加武火,盞內著水,煉一日住火,次日取開,靈砂盡結燈盞之下,一餅明如朱砂,是為靈砂。

銀朱

用靈砂缽內乳細,入膠水同乳飛在羅底絹內。不過絹者,復入乳之,久又飛入絹內,直以過盡為度。煎烏梅湯,乘滾泡入朱中,則澄而紅,去水成朱。

圖 PS127a116.bmp (缺)

炒黃丹法

用黑鉛十斤,鍋內化開,炒成粉,再入焰硝一斤,同炒極紅則成丹。

輕粉

用水銀一斤,明礬、焰硝、皂礬、食鹽各二兩,同研一處,以不見汞星為度。用烏瓷盆二個,以藥鋪盆內,上用一盆合定,以鹽泥、石膏、蜜、醋調封盆口,勿令泄氣。下盆底用鐵釘三腳支住,四五寸高。用炭火先文后武蒸半日,次日冷定,輕輕取起上盆,則輕粉盡騰于上,以鵝翎掃下聽用。此為真正輕粉,生肌立效。市肆便攙寒水石、銀母石、石膏之偽物而獲利,計真正僅有十分之一分,如之何而求效哉!

造雷火針法

牙皂角、威靈仙、細辛、羌活、白芷、川芎、草烏、白蒺藜、 本、天麻、蒼術、獨活、良姜、官桂雄黃、乳香、沒藥、麝香少許,余各等分為末,用熟艾薄鋪綿紙上,少以藥末摻艾上卷作條子,如筋大長五寸。遇痛針痛,其效如神。女人隔衣,衣上用紙三層,將火針燈上燒燃,竟就紙上蒸之,良久火息痛止,不欲發(fā)泄,只蒸一壯;欲發(fā)泄者,任蒸三壯五壯,自然藥氣沖入經(jīng)絡,如著肉灸火一同。

制金銀屑法

用金銀銼為細末,以水銀少許研成泥。

制風化硝法

川皮硝十斤,蘿卜四斤,水一斗同煮過,取起卜,用水置瓷樽中澄之,過宿去清水,以沉下硝濾起風干,則成霜粉,是為風化硝。

花蕊石

花蕊石黃淡色者打碎,每十兩用硫黃二兩和之,以土罐大火 如粉,研極細用,敷金瘡神效。

葛可久治吐血,用之止血,能化血為水,效果神速。

竹瀝荊瀝法

用取新鮮金竹鋸尺許,中留節(jié),兩頭去節(jié),劈兩開,不拘多少,用磚二塊架定,竹兩頭出磚二寸許,各以瓷盤置于下,候其瀝滴其中,用烈火熏逼,則兩頭 滴瀝于盤中,竹將自然瀝則盡矣。就將滴過瀝竹為薪,又架新竹于磚上,如前燒逼,任取多少。

荊瀝法如竹瀝法同,但荊條要大者去枝,用大條截作一樣長,排架磚上,下亦烈火,兩頭滴瀝。

粉霜

用水銀(二兩)、鹽(一兩)、明礬(一兩)、皂礬(一兩)、硝(五錢),共研一處,以水銀不見星為度,用固濟罐一個,裝入前藥,罐口用鐵燈盞固封密,鐵線纏緊,安百眼爐上,先文后武火煉三炷香,燈盞注水,冷定取下。升在盞下者,掃下為粉霜;墜下者,可以洗瘡毒敷腫毒。

鉛粉

鉛不拘多少,入鐵鍋炒化鉛,下烈火,鉛化,用木柴炒之,久則成灰。以無活鉛,卻用大火燒鍋,紅枯鉛又炒百度,退火冷,再研極細熬膏妙。

制玉露霜法

用好真正干豆粉,以指捻之FS FS 聲者,又羅過,每粉一斤,用真蘇州薄荷葉半斤,略噴微濕,與豆粉和勻,裝瓷瓶中,松松勿實,密封瓶口,坐湯中煮一飯時。過宿開取,擇去薄荷,將凈粉加白糖半斤,研勻服。

取蟠桃酒法

凡女人十六歲以上而天癸至者,俟其癸至,先十日與通乳飲,空心煎服,后用小兒口咂兩乳,久之乳汁自來。取法宜于未經(jīng)來之先,不宜既經(jīng)之后,乳至每日以豬蹄煮爛作糜食之,不時飲蔥椒湯,可服酒汁,不可飲茶及食煎炙物,忌房事。

通乳飲 并治養(yǎng)子婦人無乳者,可服,及未行經(jīng),可以反經(jīng)作乳。

川當歸(一錢半) 王不留行(一錢半) 川芎(八分) 穿山甲(七片,炒研末) 木通(一錢) 漏蘆(一錢) 升麻(一錢) 甘草節(jié)(一錢)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盞,稍熱服,隨飲酒數(shù)杯以助藥。

取紅鉛法

用清俊體濃室女將行經(jīng)時,以橐 收之。有謂惟取初經(jīng),再經(jīng)不用,此亦難也。蓋初經(jīng)為先天一氣,而后經(jīng)亦后天之元,亦未可謂殊無用也。凡取此藥在擇鼎器調和之功,而先后天皆可用也。

催鉛方 補氣和血,凡經(jīng)過期者服之。

丹皮 紅花 當歸(各一錢) 肉桂 檳榔 沉香(磨汁) 乳香(末調入) 青皮(各五分)丁香(七粒) 麝香(一分,調入)上水鐘半煎八分,空心稍熱服。

前后尖彎,深約一寸,長約四寸,外用細帛緝護于邊沿,兩頭系帶。

橐 式 PS127a117.bmp (缺)

蟾酥

長夏時捉取癩大蝦蟆,用蛤蜊殼未離帶者,合蟆眉上用力一捻,則酥出于殼內,收在油明紙上,干收貯用。蝦蟆仍活,放去之而酥復生。

收秋露水法

交白露節(jié),先日未時將田禾以凈水潑過,次日寅時以洗白布拖展禾頭露水,攪下用新瓷瓶收貯。久留不壞,香甘止渴,治諸熱燥最佳。養(yǎng)道家謂之無為油,服食以甕盆置方諸于中取之。

收臘雪水

臘月以凈瓶收貯凈雪筑實,密封瓶口,置于陰室中,不見日色。暑天遇煩躁熱渴取飲之,甚解熱毒,尤勝涼藥。凡人家不可不收也。

收澡絲湯法

蠶繭絲湯,以瓷瓶收,密封,埋凈土地中,任經(jīng)數(shù)年,久而愈妙。大能治瘟疫及熱病消渴不能止者,涼飲數(shù)次即止。

熬金櫻膏法

霜降后,采金櫻子不拘多少,以粗器微搗去毛刺凈,復搗破去子,約有一斗。用水二斗煮之一飯時,漉起清汁,又入白水煮之,又漉起,又入白水煮,三次之后,其滓淡而無味去之止。將凈汁復以細密絹濾過凈,鍋熬之如飴乃止,收貯瓷樽中,坐涼水內一宿,用其膏。大能固精,良方二仙丹即此膏加入芡實粉。至于止嗽止瀉,補脾補腎,非醫(yī)不知。

百藥煎

文蛤不拘多少,為末,每一斤用糯米粉三合和勻,用溫水拌得所,捻作餅子,以黃荊葉之,三日退去,涼一日復盒,干收用。止嗽生津,其功甚速。造時要六月為妙。

又法六月間用文蛤,每五斤芽茶二兩,磨細為末,不必羅,用新木桶一個,將二味入其中,用涼水浸過一掌為度,上用木蓋固之。一七月水干,面上長出白毛,用木杵搗爛,又蓋住。數(shù)日后用手捻無滓方好,捻作餅子,曬干聽用。

造半夏曲法

半夏不拘多少,用滾湯泡過宿搗爛,每一斗入生姜一斤,同搗之,作餅子,用干稻稈或粟麥稈之,如 曲法,干久收取用。

神曲

六月六日為諸神集會之晨,故名神曲。如過此日造者,非神曲也。法用白虎白面(一百斤)、勾陳蒼耳自然汁(三升)、騰蛇野蓼自然汁(四升)、青龍青蒿自然汁(三升)、玄武杏仁(四升,泡去皮尖,搗爛入面)、朱雀赤小豆(三升煮熟,去皮湯搗爛禾曲一處勻。)一如造酒曲法。

又三伏中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也。

艾葉

用糯米濃飲揉艾葉成餅,曬干或瓦炕干,一研成粉。

款冬花、fo耳草(制法同上。)

制燈芯法

將燈芯用瓦礫同研細,清水泛之,浮者燈芯曬干用。又法與艾葉制法同。

黃精

黃精鮮者,用水煮,勿動蓋,直煮爛熟,濾起曬干,復蒸之,久曬。若果九蒸九曬,食之可以延年,久服令人飛升。

菟絲子法

菟絲子溫水淘去砂土凈,用酒煮一日夜,搗作餅曬干,然后復研方細。一法以白紙剪條同研易細。

制鐵砂法

每鐵砂一兩,加辰砂一錢,同研即如粉。

研犀角法

時法用水磨之,甚費力。又 屑入藥,其汁終粗。古法鋸成小塊如豆,極薄紙包,內懷中貼肉頃時,乘暖急投臼中搗之,應手如粉。

制乳香沒藥法

先將乳、沒為粗末,以箬炙之,去油冷定,用紙包內壁縫中,良久研如粉。一法以燈芯同研,一法研時口念玄胡索即成末。

制附子法

生附子、天雄之類,久收必用鍛石同罐不腐,制熟須用童便一時,去皮、臍,順切成片,復又黃連、甘草各錢許,同煮數(shù)沸,曬干收則久留不壞。

粉銅法

荸薺、胡椒和銅,研銅能成粉。以死茈入水同煮,則銅可雕刻。

粉鐵法

用鐵末同辰砂、肥皂角、荔枝同研,鐵成粉。

粉錫

錫溶化入水銀,同擂,錫為末。

死硝法

用深砂鍋盛硝,先滴水數(shù)合于爐火中,便放硝鍋于上,瓦蓋口,不令灰入,頃刻成水。卻用甘草截長一寸投入,有焰無煙,絕則硝死出之。

死鹽法

用砂鍋一個,安杏仁一個在底,卻入鹽八分,按實瓦蓋,大火溶作汁,傾入鐵槽成錠。

死砒法

用砒、硝各一兩為末,入鍋大火作汁,瓦口候無煙,傾入槽,凈有一兩五錢。

制硫黃法

硫半斤,用龍尾蒿、紫背天葵二味不拘多少,取二碗,再加東流水二碗,入鍋煮干為度,再用百部、甘草各一兩,煎湯入硫,復煮干為度,取出研萬匝入劑。

鐵華粉

用鋼鐵作片,藏于鹽醋中,日久取出,自然生華。用刀割下為鐵華粉。大能強志治健忘、破結、 癖及敷竹木刺,其功優(yōu)于鐵粉多矣。

制古銅錢法

古錢其形碎而爛者是,用火 微紅,淬醋中用之。人目者磨用,入散者同胡桃研成粉。治心腹痛、五淋、口瘡皆神效。目科用古錢以醋淬七次方用。

人中黃

其法春分日,用大竹鋸段,兩頭留節(jié),批去青皮,一頭取孔容一指,入單枝甘草去皮,五寸長,內孔中仍以木屑屑緊,用臘封密,系磚沉廁中,至來春取起,于長流水中浸一日夜,復埋凈地。凡遇時熱、發(fā)狂、大渴、大熱者,涼與之,一服而渴止熱退,極效。若于廁二三年者尤佳。

其甘草即名人中黃。

制亞芙蓉法

取鮮罌栗殼不拘多少,搗爛,以凈水砂鍋內熬漉起汁,又入水熬之。榨極干,渣不用。只以二汁慢火熬干如膏,加入炒黑文蛤末調和成餅,陰干。凡遇久嗽吐血、脫泄、崩中、久瀉不止,用之如神。世人不知,有謂粟殼之藥劫病而已,殊不知久瀉而諸藥不效,至于待斃,命在須臾,非粟殼一劫之功,其孰能解千鈞一發(fā)之危也?醫(yī)之用藥,正猶時之常變,而行道者宜用之,以經(jīng)權一理也。然則劫藥亦猶管仲之于霸也,寧不與于夫子乎!

造烏梅法

四月間取青梅或一石或五斗,微拌因煤 一二日稍軟,磚炕上用柴或草燒熏二晝夜,干濕得所,收起鋪折上,冷,向日中暴干,即成烏梅。其物怕水怕濕,即發(fā)熱如火而焚焦枯,惟光核而已。如有一簍,若著半杯水,則一簍俱焚而無用矣。緣烏梅之在藥,有生津止渴、止嗽、收汗、止瀉、止痢之功,或不可以無焉。

淡豆豉

大黑豆不拘多少,甑蒸香熟為度,取出攤置笊籃中,乘溫熱放在無風處,四圍上下用黃荊葉或青穣緊護之,數(shù)日取開,豆上生黃衣已遍,取出曬一日。次日溫水洗過,或用蘇葉切碎和之,烈日曝十分干,瓷器收貯密封。

江西淡豆豉法

六月六日用黑豆水浸一宿,蒸熟攤席上,以簸扁蓋之。三日一看,黃衣遍,曬干,簸去其黃衣,再用水拌得所,入瓶內筑實,桑葉塞口,泥封口。日中曬七日,開曝一時,又以水拌入瓶內,如此七次再蒸,映去火氣仍入瓶筑實,泥封則成矣。桑白皮(二寸半)、土瓜根(三寸)、大棗(七枚)同研為細膏,早起化湯洗面及手,大去皺紋。

又法以黑豆煮爛,撈起鋪樓板上,三寸濃,干草密蓋二七 干盡起黃衣,揭去草取豆餅,干七日然后用。

六月六日五更時,用河水洗去黃衣,乘溫入木桶內 之, 五日取出曬極干,再以凈器貯之任用執(zhí)業(yè)醫(yī)師。

造楂糕法

用大山楂蒸熟,杵去子,加錠粳米粉,砂糖量加,搗和成劑作餅子。不拘寺壬意當果子食之,能去積、消食、消痰飲。

造枯蔞餅法

用黃熟栝蔞取穣和子,置石臼中。用蛤蜊蜆殼 如粉,和入栝蔞穣中得斫。連子搗成餅,曬半干,細切過,復搗勻作餅子。曬干收用,或為散為丸。止嗽清痰,其功甚速于仁也。

取清明水制明目膏法

先清明節(jié)制下眼藥,諸劑按清明交接時刻,取東方上井泉水煮藥煎膏,如紫金錠、黃連膏、碧云膏之類,誠心精制,無不神效。有節(jié)日不暇制藥,只按節(jié)汲水,貯凈瓶中,密封瓶口,涂以泥頭,埋凈地中。暇日取清明水修制,是亦同也。

青魚膽法

臘月取青魚膽,用鴨嘴膽礬為末,裝入魚膽內,懸風處干。每遇喉痹、咽痛、單雙乳蛾,取膽礬為末,用蘆管吹半分許入喉即愈。

制旱蓮椹子膏

四月桑椹黑熟。先采旱蓮草不拘多少,用大者去根、莖、葉,洗凈曬干。用瓷樽微撒鹽腌半日。曬干入甑內,蒸熟曝干搗末,或三五升。然后取桑椹汁和之,作餅暴干,再研細末。每晨用酒調三錢空心服。大固精神,滋陰補腎,黑須發(fā)尤效。若修補丸中,任意加入。


點擊查看:<<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