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尿隱血(BLD)
(一)簡述
尿隱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紅蛋白(Hb)。正常人尿中無游離Hb。當有血管內溶血時,紅細胞破壞,大量Hb釋放入血液形成血紅蛋白血癥,若含量超過結合珠蛋白結合能力,則游離Hb可經腎小球濾出,當超過1.00~1.35g/L時,Hb可隨尿液排出,即為血紅蛋白尿。
參考范圍:尿血紅蛋白:陰性。
(二)臨床意義
(1)紅細胞破壞 如心臟心瓣膜手術、嚴重燒傷、劇烈運動、肌肉和血管組織嚴重損傷等。
(2)生物因素 如瘧疾感染、梭狀芽孢桿菌中毒。
(3)動植物導致的溶血 如蛇毒、蜂毒等。
(4)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 如DIC。
(5)服用氧化劑藥物 如阿司匹林、磺胺、伯氨喹、硝基呋喃類、萬古霉素等。
(6)免疫因素 如血栓形成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陣發(fā)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癥、血型不合的輸血。
七、尿中白細胞(LEU)
(一)簡述
參考范圍:
干化學試帶法:陰性
鏡檢法:正常人混勻一滴尿 WBC 0~3/HP
離心尿:WBC 0~5/HP
均勻尿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法:WBC 0~12/μl。
(二)臨床意義 2014X
尿中白細胞增多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女性白帶混入尿液時,也可發(fā)現(xiàn)較多的白細胞。
八、尿沉渣管型
(一)簡述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或細胞及其碎片在腎小管內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現(xiàn)管型是腎實質性病變的證據。
參考范圍:鏡檢法:0或偶見(0~1/HP,透明管型)。
(二)臨床意義
(1)急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還可見紅細胞管型。
(2)慢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透明管型,偶見脂肪管型、蠟樣管型和寬大管型。
(3)腎病綜合征 常見有脂肪管型,容易見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有透明管型。
(4)急性腎盂腎炎 可見少量白細胞管型,偶見有顆粒管型。
(5)慢性腎盂腎炎 可見較多白細胞管型、粗顆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異常尚可見于應用多黏菌素、磺胺嘧啶、順鉑等藥物時。
九、尿沉渣結晶
(一)簡述
多來自食物和鹽類代謝的結果。
(二)臨床意義
(1)磷酸鹽結晶常見于pH堿性的感染尿液。
(2)尿酸鹽結晶常見于痛風。大量的尿酸和尿酸鹽結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別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療期間,如發(fā)現(xiàn)有X線可透性結石并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則為有力的證據。
(3)大量的草酸鹽結晶提示嚴重的慢性腎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鹽尿增加提示有小腸疾病及小腸切除后食物中草酸鹽吸收增加。
(4)胱氨酸結晶可見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遺傳病、肝豆狀核變性可伴隨有胱氨酸結石。
(5)酪氨酸和亮氨酸結晶常見于有嚴重肝病患者的尿液中。
(6)膽紅素結晶見于黃疸、急性肝萎縮、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7)脂肪醇結晶見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盂腎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藥、氨芐西林、巰嘌呤、撲癇酮等藥物,可出現(xiàn)結晶尿。
十、尿酮體(KET)
臨床意義:
(1)非糖尿病酮尿 見于嬰兒、兒童急性發(fā)熱,伴隨有嘔吐、腹瀉中毒等。也可見于寒冷、劇烈運動后緊張狀態(tài)、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嘔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惡病質、麻醉后、糖原累積病、活動性肢端肥大癥,以及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分泌過度等。另外,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熱病,以及三氯甲烷、乙醚、磷中毒,也可見尿酮體陽性反應。
(2)糖尿病酮尿 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尿液中酮體,常見于血液中酮體的升高,嚴重糖尿病酮癥時,尿液中酮體可達6g/d。
十一、尿淀粉酶(UAMY)
(一)簡述
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產生糊精、麥芽糖或葡萄糖。它是一種需鈣的金屬酶,易由腎臟排出,半衰期很短。
參考范圍:碘-淀粉比色:100~1200U。
(二)臨床意義
1.尿淀粉酶增高
(1)急性胰腺炎發(fā)作期尿淀粉酶活性上升稍晚于血清淀粉酶,且維持時間稍長。
(2)其他疾病 如胰頭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潰瘍穿孔也可見尿淀粉酶增高。
2.尿淀粉酶減少 見于重癥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以上是本欄目相關輔導資料,祝大家考試順利!
>>>2018年執(zhí)業(yè)藥師網上課程輔導購買<<<
想獲取更多資訊敬請關注醫(yī)學全在線網-執(zhí)業(yè)藥師頻道;還可關注我們的微信醫(yī)學全在線官方微信。
執(zhí)業(yè)藥師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