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痰飲統(tǒng)論
    

金匱翼:痰飲統(tǒng)論

人之有形,藉水飲以滋養(yǎng)。水之所化,憑氣脈以宣流。蓋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脈之始也。若三焦調(diào)適,氣脈平均,則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經(jīng),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設(shè)三焦氣澀,脈道不通,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因之聚成痰飲,為病多端。古方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

人之有形,藉水飲以滋養(yǎng)。水之所化,憑氣脈以宣流。蓋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脈之始也。若三焦調(diào)適,氣脈平均,則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經(jīng),化而為血,灌溉周身。設(shè)三焦氣澀,脈道不通,則水飲停滯,不得宣行。因之聚成痰飲,為病多端。古方論痰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是也。詳見《金匱要略》。然又有留飲、癖飲、流飲、伏飲之異。其聚而不散者曰留飲;僻處脅下者曰癖飲;流移不定者曰流飲∶沉伏于內(nèi)者曰伏飲。又因酒而成癖者曰酒癖。因寒多所致者曰冷痰。因熱邪所傷者曰熱痰。病雖多端,悉由三焦不調(diào),氣道否澀而生病焉。是以氣行即水行,氣滯即水滯,故知飲之為病,在人最多。善治者,以宣通其氣脈為先,則飲無所凝滯。所以治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蓋人之氣血,得溫則宣流也。及結(jié)而成堅癖,則兼以消痰破飲之劑攻之。

痰之源不一,有因熱而生者;有因氣而生者;有因風而生者;有因驚而生者;有因積飲而生者;有多食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傷冷物而成者;有因脾虛而成者。其為病也,驚痰則成心痛癲疾。熱痰則成煩躁懊 、頭風爛眼。風痰則成癱瘓,大風眩暈,暗風悶亂。飲痰成脅痛、四肢不舉,每日嘔吐。食痰成瘧痢,口臭痞氣。暑痰頭昏眩暈,黃膽頭疼。冷痰骨痹,四肢不舉,氣刺痛。酒痰飲酒不消,但得酒次日又吐。脾虛生痰,食不美,反胃嘔吐。氣痰生于脾胃,宜實脾燥濕。又隨氣而升,宜順氣為先,分導(dǎo)次之。又氣升屬火,順氣在于降火。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風痰則散之,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氣虛者,宜固中氣以運痰,若攻之太過,則胃氣虛而痰愈盛矣。(節(jié)齋)

古云∶治痰先補脾,脾復(fù)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然停積既甚,譬如溝渠瘀壅,久則倒流逆上,污濁臭穢,無所不有。若不決而去之,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無是理也。故須攻逐

神仙墜痰丸

黑牽牛(取頭末,三兩) 皂角(酥炙用,一兩) 白礬(生用,一兩)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酒下三五十丸。

控涎丹

甘遂 大戟 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水糊丸桐子大,臨臥湯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數(shù)。

李時珍曰∶痰涎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心則成癲癇。入肺則壅竅,為喘咳背冷肝則膈痛干嘔,寒熱往來。入經(jīng)絡(luò)則麻痹疼痛。入筋骨則牽引釣痛。入皮肉則bhskgw.cn/zhicheng/腫。陳無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此乃痰涎伏在心膈上下,隨氣攻注,bhskgw.cn隧道閉塞所致。誤認癱瘓,非也,須以此藥治之。

十棗湯

芫花(醋炒黑色) 甘遂(面裹水煮) 大戟(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水一升半,煮大棗十枚至八合,去滓調(diào)藥末。強人一錢匕,弱人五分,平之。不下更加五分,下后以糜粥調(diào)養(yǎng)之。河間云∶芫花之辛以散飲,大戟之苦以泄水,其甘遂直達水氣所結(jié)之處,乃泄水飲之圣藥也。

礞石滾痰丸 王隱君曰∶痰病古今未詳,方書雖有五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病之源;蝾^風作眩,目暈耳鳴;或口眼蠕動,眉棱耳葉痛癢;或四肢游風腫硬,似疼非疼;或齒頰痛,牙齒浮痛;或噯氣吞酸,心下嘈雜;或痛或穢,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痰如墨,或如破絮、膠、蜆肉之狀;或心下如停冰鐵,心氣冷痛,夢寐奇怪,失志癲癇;或足腕酸痛,腰背骨節(jié)卒痛;或四肢筋骨疼痛,難以名狀,并無常處;或手臂痛麻,狀若風濕;或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者;或渾身習習如臥芒刺者;或眼粘濕癢,口糜舌爛喉痹等癥;或繞項結(jié)核,狀若瘰癘;或胸腹間有如二氣交紐,噎息煩悶,有如煙火上沖,頭面烘熱;或中風癱瘓;或癆瘵荏苒之疾;或風毒香港腳,或心下怔忡,如畏人捕;或喘咳嘔吐;或嘔冷涎、墨汁、綠水;甚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內(nèi)外為病百端,皆痰所致。其狀不同,難以盡述。蓋津液既凝為痰,不復(fù)周潤三焦,故口燥咽干,大便秘結(jié),面如枯骨,毛發(fā)焦槁,婦人則因此月水不通。若能逐去敗痰,自然服餌有效。余用滾痰丸以愈諸疾,今特相傳于世云。

青礞石(一兩) 沉香(五錢) 大黃(酒蒸熟,切曬) 黃芩(各八兩)

上將礞石打碎,用焰硝一兩,同入瓦罐,鹽泥固濟,曬干火 ,石色如金為度。研末,藥,水丸如梧子大,白湯食后服。人壯氣實者,可至百丸。服后仰臥,令藥在胸膈間,徐徐而下,除逐上焦痰滯惡物過膈,然后動作,食湯水,方能中病,明日當下痰積惡物。若不下愚按∶痰之與飲,同類而異名者耳。痰者,食物所化,飲者,水飲所成,故痰質(zhì)稠而飲質(zhì)稀也。痰多從火化,飲多從寒化,故痰宜清而飲宜溫也。痰多膠固一處,飲多流溢上下,故痰可潤而飲可燥也。是以控涎、十棗,為逐飲之真方,礞石滾痰,乃下痰之的藥。易而用之,罕有獲效者矣。學人辨之。

凡病痰飲未盛,或雖盛而未至堅頑者,不可攻之。但宜消導(dǎo)而已。消者,損而盡之,導(dǎo)者,引而去之也。

《和劑》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或嘔逆惡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并宜服之。

半夏(姜制) 橘紅(各五兩) 白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半,炙)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片,煎八發(fā),熱服無時。一方有大棗一枚。本方加枳實桔梗,名桔梗半夏湯。

《濟生》導(dǎo)痰湯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 南星(泡去皮) 赤茯苓 枳實 橘紅(各一兩) 甘草上 咀,每服四錢,水姜煎,食后溫服。

青礞石丸 治食積成痰。

青礞石(敲碎如棗子大,以焰硝二兩同入鍋 黃色) 半夏(湯炮七次) 天南星(漫火煨制,各五錢) 風化硝(三錢,盆凈者,冬月以絹袋盛,懸風前化之) 黃芩(五錢) 茯苓(

上為細末,神曲糊入姜汁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送下。一方加姜汁、蒲、滑石。一方無南星,有白術(shù)。一方有枳實,倍礞石。一方加蒼術(shù)五錢,滑石一兩。

又方

半夏 陳皮 白術(shù) 白茯苓 大黃 黃芩 人參 炙草 礞石(各一兩) 沉香(五錢)

上為末,以竹瀝一大碗半,姜汁三匙,拌勻曬干,如此五六度,仍以竹瀝、姜汁糊丸,如小豆大,每服百丸,臨臥姜汁吞下。

又方

牽牛(頭末二兩) 滑石(二兩) 大黃(一兩) 木香 黃芩 礞石 枳殼 青皮 陳皮 檳榔(各五錢) 沉香(二錢)

為末,水丸桐子大,姜湯下五十丸。

夏丸 治膈痰結(jié)實,滿悶喘逆。

半夏(姜汁制,五兩) 皂角(五挺,去皮,揉水煮半夏) 生姜(五兩,同半夏搗作餅,

上為末,蜜為丸,梧子大,姜湯下二十丸。

治熱痰結(jié)在胸膈,咯吐不出,滿悶作痛,名痰結(jié)。又脅下痛,作寒熱,咳嗽氣急,亦痰制半夏 陳皮(一錢) 赤苓(一錢) 桔梗 栝蔞仁 枳殼(各七分) 黃連 黃芩 梔子 貝母 蘇子 桑皮 杏仁 芒硝(各五分) 木香 甘草(各

上銼作一帖,姜三片,同煎至半,納芒硝溶化,去滓,又入竹瀝、姜汁調(diào)服。

鶴頂?shù)?/strong> 治諸頑痰迷塞,關(guān)竅不通,聲音不出。

白礬、黃丹各一兩,火 為末,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研末入全蝎少許,姜湯

青州白丸子 治風痰壅盛,嘔吐眩暈及癱瘓中風。

半夏(七兩) 南星(三兩) 附子(二兩) 川烏(五錢)

上共為細末,清水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朝夕換水,候日數(shù)足,乃取納絹袋中濾過,其滓再研再濾,以盡為度。澄清去水,曬干為末,以糯米粥清糊丸,綠豆大,姜湯吞下三五十丸!毒址健啡绨c瘓風,以溫酒送下。如小兒驚風,薄荷湯下。

《百一選方》加川芎二兩,天麻、僵蠶、全蝎各一兩,并生用,為細末,面糊丸。

《瑞竹堂方》加天麻、全蝎、木香、枳殼各一兩。

始因虛而生痰,繼因痰而成實,補之則痰益固,攻之則正不支,惟寓攻于補,庶正復(fù)而痰不滋,或寓補于攻,斯痰去而正無損,是在辨其虛實多寡而施之。

橘皮

半夏(制,五兩) 茯苓 陳皮(各三兩) 細辛 青皮 桔梗 枳殼 甘草(炙,各二兩) 人參 旋復(fù)花(去萼,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姜五濃片,煎服。(《直指》)

六君子湯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減半) 陳皮 半夏(各一錢)

水二盞,姜五片,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時服。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痰即液也,其本在脾。在腎者氣虛水泛,在脾者土虛不化。攻之則彌盛,補之則潛消,自非圣知,罕能得其故也。

濟生腎氣丸

四君子湯

苓桂術(shù)甘湯

凡痰飲停凝心膈上下,或痞、或嘔、或利,久而不去,或雖去而復(fù)生者,法當溫之。蓋痰本于脾,溫則能健,痰生于濕,溫則易行也。

《千金》半夏湯 治冷痰。

白術(shù)(三兩) 半夏(一升) 生姜(八兩) 茯苓 人參 桂心 甘草(炙) 附

水八升,煮三升,分溫服。

吳茱萸

吳茱萸 人參 半夏(姜制) 桂心(各二兩) 茯苓(二兩) 甘草(一兩)

姜棗湯煎三錢,空心溫服,日二。

《圣濟總錄》曰∶氣為陽,陽不足者,不能消導(dǎo)水飲,則聚而成痰,浸漬腸胃,上為嘔酸,下為洞泄寒中,久不已則令人消瘦,少氣倚息,妨于飲食。昔人治痰飲,多以溫藥和之

沉香茯苓丸 溫脾胃,利胸膈,和氣血。

沉香(一兩) 白茯苓 制半夏 人參 丁香(各二兩) 甘草 陳皮(去白)

共末,蜜丸桐子大,姜湯下二十丸。

《本事》神術(shù)丸

茅山蒼術(shù)(一斤,去皮,研為末) 生芝麻(半兩,水二盞研濾去汁) 大棗(十五枚,煮上三味搜和,乘熱入臼杵丸,如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溫湯吞下五十丸,加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蛤。初服心膈微燥,進山梔散一服,不燥矣。

許叔微云∶予平生有二疾,一則臟腑下血,二則膈中停飲。血有時而止,停飲則無時而始因年少時夜坐為文,左向伏幾案,是以飲食多墜向左邊,中夜以后,稍困乏則飲酒兩三杯,既臥就枕,又向左邊側(cè)睡。氣壯盛時殊不覺,三五年后,覺酒止從左邊下,漉漉有聲,脅痛,飲食殊減,十數(shù)日必嘔吐數(shù)升酸水。暑月止是右邊身有汗 常潤,左邊病處絕燥。遍訪名醫(yī),及海上方,服之少有驗。間或中病,止得月余復(fù)作。其補則如天雄、附子、礬石;其利則如牽牛、大戟、甘遂,備嘗之矣。予后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窠臼,不盈窠不行,水盈窠而后行者也。清者可行,濁者依然停蓄,蓋下無路以決之也。是以積之五七日,必稍吐去,而稍寬,數(shù)日復(fù)作。夫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莫若燥脾以勝濕,崇土以填窠臼,則疾當去矣。于是悉屏諸藥,一味服蒼術(shù),三月而疾愈。自此一向服數(shù)年,不嘔不吐,胸膈寬,飲啖如故。暑月汗周體而身涼,飲亦當中下。前此飲漬于肝,目亦多昏眩,其后燈下能書細字,皆蒼術(shù)之力也。予初用茅術(shù),半年后,止用燥烈味極辛者,削去皮不浸,極有力,而亦自然不燥也。山梔散用山梔一味,干為之末,沸湯點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邊,時或運動,亦消息之法。

或因熱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熱,交結(jié)不解,相助為瘧。是以欲去其痰,必先清其熱。昔痰因火盛逆上者,治火為先也。其證咽喉干燥,或塞或壅,頭目昏重,或咳吐稠粘,面目赤熱。

潔古小黃丸

南星 半夏 黃芩(各一兩)

上為末,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五七十丸,生姜湯下,食后服。

二陳湯加黃芩、連翹、山梔、桔梗、薄荷亦佳。

《圣濟》鵝梨煎丸 治熱痰,涼心肺,利胸膈,解毒,補虛益氣。

鵝梨(大者二十枚,去皮取汁) 皂夾(十條,去皮,水揉取汁) 生地黃(八兩,搗取汁)荷(生搗取汁) 白蜜(八兩,同上汁熬成膏) 人參 白茯苓 半夏(各一兩) 檳榔(煨,三分) 青皮(去白,炒) 桔梗 甘草(炙,各三分)

上共為末,搗膏為丸,梧子大,荊芥湯下二十丸、日二。一方有木香、蓯蓉、白蒺、

《圣濟》千金散 治熱痰壅盛,胸膈不利。

半夏(姜汁制) 蛤粉(各半兩) 甘草 凝水石(三錢, )

上共末,水下三錢,空心服,以利為度。一方有羌活

肺虛陰涸,枯燥日至,氣不化而成火,津以結(jié)而成痰,是不可以辛散,不可以燥奪。清之則氣自化,潤之則痰自消。

杏仁煎 治燥痰在肺中,上氣咳嗽,或心胸煩熱。

杏仁(去皮尖,三兩) 生姜汁 白蜜 飴糖(各一兩半) 桑皮 貝母 木通(各一兩二錢半) 紫菀 五味(各一兩)

上銼碎,用水三升,熬至半升,去滓,入前杏仁等四味,再熬成膏,每服一匕,含化。

一方有款冬、知母。一方有生地汁、紫蘇子

節(jié)齋化痰丸 治郁痰、老痰、膠固稠粘,難于咯唾。

天門冬 片芩(酒炒) 栝蔞仁 橘紅 海石粉(各一兩半) 香附(鹽水炒) 芒硝 桔梗 連翹(各五錢) 青黛(二錢)

上為末,煉白蜜入姜汁少許,和丸櫻桃大,細嚼一丸,清湯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